从表3看出:欧美重点企业面向未来开发的海上风电机组大多数部采用了直驱永磁风电机组+全功率变流器的技术组合。部分企业采用了中速齿轮箱+永磁风电机组+全功率变流器的技术组合。 3 我国海上大功率风电机组设计、制造、研发的现状;
3.1华锐风电大型海上风电机组研发现状
华锐风电6MW海上风电机组已经于2011年10月下线。华锐风电SL6000系列风力发电机组是目前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网友好型风电机组。可以广泛应用于陆地、海上、潮间带各种环境和不同风资源条件的风电场。该机组风轮直径长达128米,增加了扫风面积,提升了捕风能力,大大提高了风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同时可适应于-45 摄氏度的极限温度,并通过了62.5米/秒的极限风速测试。
SL6000采用平行轴齿轮传动和鼠笼异步电机技术,保证机组的高可靠性和经济性;通过全功率中压变频技术,使之具有优越的并网特性,电网适应能力强;此外,卓越的低电压穿越能力,可以满足各国电网导则的严苛要求;CMS 在线状态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机组主轴承、齿轮箱、发电机运行状态,实现故障预诊断;特殊的防腐系统,满足了海上高盐雾和高腐蚀的运行环境;SL6000机组具有大部件自维修系统,使整台风机无需外部吊车即可对齿轮箱、发电机、叶片等核心部件进行更换,从而有效降低吊装维护成本和维护时间,提高机组可利用率。目前,6MW 机组已经吊装完毕,正在处于调试和试运行阶段。
华锐的17台6MW海上风电机组已于2011年12月中标上海临港海上风电场一期示范项目,将于近年投入商业运行。这将是6MW海上风电机组在全球范围内的首次大规模应用。
3.2金风科技海上风电机组研发现状
2010年,装机容量40万千瓦的金风科技2.5MW海上风电机组已经中标江苏潮间带风电场。面向未来,金风科技正在研制6MW直驱永磁式海上风电机组,风轮直径126米,轮毂高度约100 米,采用永磁同步风电机和全功率变流技术。目前已经完成整体设计和零部件试制,样机将于2012 年6月在江苏大丰海上风电基地下线。
3.3东方汽轮机在研制5.5MW海上风电机组,预计2012年下线。 3.4湘潭风电海上风电机组研发现状
湘电风能5兆瓦风电机组项目整合了欧洲海上风电项目开发经验,采用的永磁直驱海上风力发电机攻克了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整机集成技术、专有单主轴承同步永磁发电机设计技术、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冷却系统及防腐防潮设计技术、大功率高叶尖线速度的复合材料叶片等难关,与欧洲已在试运行的几种同功率等级的风电机组比较,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运行可靠、单位功率对应质量最轻、便于维护等显著特点。并与欧洲资深海上风电运营商共同打造风机的基础设计及方便快捷的吊装方案。
目前,湘电风能已形成XD115/128等一系列5兆瓦风电机组,包括陆地、海上、潮间带系列机型,最长叶轮直径达128米,大大提高了风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是技术领先的电网友好型风电机组,具有单机功率大、风能利用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3.5中船重庆海装海上风电机组研发现状
海装风电自主研发的5.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为变桨变速功率调节、三叶片、上风向、水平轴、
高速永磁式并网型风力发电设备,具有技术先进性、高可靠性、可维护性好、电网适应性好等特征,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采用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设计,可对风机输出功率进行在线设置。海装公司瞄准国际前沿技术,攻克难关自主研发,拥有全部知识产权。
2012年7月27日海装风电自主研发的5.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重庆海装风电总装基地成功下线。该机组采用全功率变流器、机舱全封闭结构+内部空空冷循环系统。机头结构紧凑,重量比同级别风电机组轻15%。
3.6上海电气海上风电机组研发现状
上海电气3.6MW双馈式海上风电机组已经研制成功,并完成安装调试,正在试运行阶段。
3.6MW海上风机风轮直径达116米,采用变速变桨恒频控制,结构紧凑。上海电气3.6MW海上风电机组于2010年8月17日在位于临港的试验风电场中,顺利实现自动并网。截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