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简答题
1.简述包气带特征?
(1)包气带一般含有结合水、毛细水、气态水、过路重力水; (2)包气带自上而下可分为土壤水带、中间带和毛细水带;
(3)包气带水来源于大气降水的入渗、地面水渗漏和地下水通过毛细上升输入的水分,以及地下水蒸发形成的气态水。
(4)包气带水的运移受毛细力和重力的共同影响。 2.简述饱水带特征?
(1) 饱水带一般含有重力水和结合水。
(2) 饱水带的水体是连续分布的,能传递静水压力。
(3) 饱水带水在水头差的作用下可以发生连续运动。 3.潜水的水位动态一般随季节如何变化?
丰水季节或年份,潜水接受的补给量大于排泄量,潜水面上升、含水层厚度增大、水位埋深变浅。干旱季节排泄量大于补给量,潜水面下降、含水层厚度变小、水位埋深变大。
4.影响潜水面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影响潜水面因素有:地形、水文网、含水层渗透性和厚度以及人为因素。 地形缓、含水层厚且渗透性好,则潜水面缓;反之,地形陡、含水层渗透性差且厚度小,则潜水面坡度大。水文网与地下水有直接联系时,地表水体高于地下水面时,潜水面背向地表水体倾斜,潜水面高于地表水体时潜水面向地表水体倾斜。
5.承压水等水位线图可以揭示哪些水文地质信息? (1) 反应虚构的侧压水面的形状。 (2) 确定承压水的流向。 (3) 确定承压水的水力坡度。
(4) 定性判断含水层的厚度与渗透性的变化。
6.任一承压含水层接受其它水体的补给必须同时具备哪两个条件? (1) 存在水头差。
(2) 有水力联系。
7.一般承压水是由什么转化而来,其转化形式有哪几种? 除了构造封闭条件下和外界没有联系的承压含水层外,所有承压水最终都是由潜水转化而来;或由补给区的潜水侧向流入,或通过弱透水层接受潜水的补给。 8.上层滞水的特点? (1) 分布近地表。
(2) 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排泄为蒸发和向隔水底板边缘下渗。 (3) 动态变化显著。 (4) 极易受污染。
9.绘制简单水文地质剖面图,分别反映并表示地下水面、饱水带、包气带(土壤水带、中间带、毛细水带)?
10.绘制一水文地质剖面图,使之反映并表示出含水层、隔水层、潜水、承压水、上层滞水?
1—隔水层;2—透水层;3—饱水部分;4—潜水位;5—承压水测压水位;6—泉
(上升泉);
7—水井,实线表示井壁不进水;a—上层滞水;b—潜水;c—承压水 五、论述题
1.为什么说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划分是相当的? 2.潜水有哪些特征?
(1) 潜水与包气带直接相通。
(2) 潜水的补给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排泄以泉、泄流、蒸发等。 (3) 潜水的动态受季节影响大。
(4) 潜水的水质取决于地形、岩性和气候。 (5) 潜水资源易于补充恢复。 (6) 潜水易受污染。
3.潜水等水位线图可以揭示哪些水文地质信息? (1) 潜水面形状。 (2) 潜水流向。 (3) 潜水面坡度。
(4) 潜水面的埋藏深度,判断地表水、泉与潜水等的关系。 (5) 定性反映潜水含水层的厚度和渗透性。 4.承压水有哪些特征?
5.水量增、减时,潜水与承压水的区别?
第四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名词解释
1.渗流: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运动。 2.渗流场:发生渗流的区域。
3.层流运动:在岩层空隙中流动时,水的质点作有秩序的、互不混杂的流动。 4.紊流运动:在岩层空隙中流动时,水的质点作无秩序地、互相混杂的流动。 5.稳定流:水在渗流场内运动,各个运动要素(水位、流速、流向)不随时间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