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四中高二优秀作文(定稿)

铭记自己是爱国勇士;辛弃疾忘记自己地位卑微,铭记自己要心忧天下;再用泰戈尔和但丁的语言,论证就有力度。

操能春同学的文章很机智,跟一般同学不一样的是,他的文章立意很明白:铭记梦想,忘记一切杂念。有了这样一个主旨,议论起来,就很有章法。

而程正杰同学也记住了一个关键的东西,那就是议论文一定要有自己的立意,也就是文章的中心,他的中心也很明确——忘记是为了腾出更多空间装其他必须的东西。然后全文用古今中国历史人物来证明,也不错。

张骞同学的文章有另外的味道。一开头,他找到跟我们作文题目提供的材料相似的故事,引出立意:一切都会过去的。在文章结尾却又说,一切都会过去,一切又都会开始,这样写来,结束全文,就很有力度,使文章由故事开始,到议论作结。

我们有不少同学,喜欢把作文题目提供的材料作为考试作文的主要材料,这不行。第一,我们要铭记,作文是依靠新颖取胜的,你的作文材料是大家都知道的,你写出来,别人感到似曾相识,就绝对不会给你高分的。如果你要用,也只能是提出关键句和关键词,或者用一句话概括,作为写作的引子,然后找出跟原题材料相似的素材,这样最明智,不然就会撞车。

在作文赛监考时,我跟学生一起同写一篇文章,我对学生说,只要是要求你们写的文章,我都会写一篇。题目是学生定的,由罗思思同学写在纸上。我用了三十多分钟写出来。当场把文章交给语文课代表曾凯军。

我用一句话“我记住了什么”作为文章中反复出现的中心句,然后用了三则材料,《幸福的篮子》、《烦恼树》、牙医的专业记忆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证明,我们要记住美好,忘记烦恼,这样才能塑造完美、幸福的人生。最后用老师的话“把别人的长处变成自己的优点”来进一步证明,记忆美好,可以美化自己。

我们这次胶印这些优秀作文,不同于以往、外地的优秀作文,我们是按照学生竞赛时的原版印制,他们有优点,也有缺点,需要老师与同学一起学习、运用、修改、提升,因为这是原汁原味的东西,更需要同学们自己亲自去品味,不然,嚼过的馒头不香。

把这些优秀作文,借来作为你的垫脚石,弹射器,从此起飞吧!这次作文赛也激发出同学们的写作热情,同学们作文中出现了以前所没有了亮点,希望这些亮点,能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你成为一个太阳,一个星星。

在这里我们要感谢年级组领导毛校长、黄主任的督促支持,感谢各位语文老师的辛苦劳动与智慧奉献,舒正焱、陶兴加、杨玲等老师不辞辛苦阅卷,李娟老师,从出题到阅卷到登分出力不少。王桂红老师主动帮助登分、分卷。

不过,因为我们能力有限,眼光不足,还会遗漏珍珠,敬请老师、同学批评指正。

3

铭记与忘记

二(1)班 谢凯 指导老师 吴怀英

古往今来,铭记和忘记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在那里都能引发争论。有人说,忘记过去才走向更高的未来。又有人说,过去应当铭记,因为它永远存在。

以此看来,仿佛它们俩势不俱生,有你没我,有我没你。可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不然,前者侧重的是情绪:忘记失败带来的失落,忘记成功带来的骄傲,才能保持头脑的清醒,目光才能高远。后者侧重的是经验:记住失败带来的教训,记住成功的方法,这样就能让我们面对问题有更多的思路。“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铭记与忘记应当相互依存,同时存在,而不是相互排斥。

刘邦与勾践,都是大家熟知的历史人物,且两个颇有相似之处。楚汉争霸初期,刘邦处于下风,处处受项羽逼迫。然而最终击败了项羽登上帝位;吴越相争,勾践更是做成了别人的俘虏,然而最终卧薪尝胆,灭了吴国,报仇雪耻。他们都取得了成功,不得不说他们均是隐忍的高手。刘邦原先一直兵败,却没消沉,总结经验,于垓下之战一举灭楚。勾践被俘,心里总想着复国,最后也成功了。他们都没有忘记过去,而是把失败当作了垫脚石,走向高处,可成功之后,两人的情况却截然不同。刘邦做了汉高祖,却并没有沉浸于喜悦之中,没有着急去享乐。而是分析秦的暴政及覆灭,提出了一系列惠民政策,稳定民心,所谓“四百年基业从此开”;勾践成功之后,隐退范蠡,诛杀文仲,贪图享乐,致使越国短命而亡,成了

>>闁诲繒鍋炲ú鏍閹达箑绀傞柕濠忛檮閻庯拷<<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