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相似的基因突变。
2.假定辐射诱发率与剂量成正比。并进一步假定:当照射2000r时,6000个个体中有372个发生突变,而照射4000r时,5000个体中发生突变的有610个。依此估算自发突变率。 答:0.2%
3.有很多突变对于野生型基因是隐性的,也就是说,在一个含有突变型和野生型基因的二倍体细胞中,野生型的特性能够得到表达。请根据对突变过程的认识解释这一事实。
答:野生型对应一个活性蛋白,突变型对应一个失活蛋白,因此正常情况下野生型是显性的。
4.为了选择下面两种突变型,应对只含有葡萄糖、硫酸铵以及无机离子的基本培养基作何调整?(1)leu--,亮氨酸营养缺陷型;(2)gal-,不能以半乳糖作为唯一碳源的突变型。
答:在第一种情况下,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亮氨酸,然后分离在添加亮氨酸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而在未添加亮氨酸的基本培养基上不长的菌落。在第二种情况下,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半乳糖而不加葡萄糖,分离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而在以半乳糖为惟一碳源的基本培养基上不长的菌落。
5.通常从一个野生型基因变成突变型的频率总是显著地高于回复突变率,如何解释?
答:因为一个正常野生型的基因内部许多位点上的分子结构,都可能发生改变而导致基因突变,但是一个突变基因内部却只有那个被改变了的结构恢复原状,才能回复为正常野生型。 (五)综合分析与计算题:
已知鼠的皮毛是由复等位基因系列控制的:Ay等位基因纯合体在胚胎发育早期是致死的,当Ay同其它等位基因构成杂合体时表现为黄色。野生型灰色和黑色分别由等位基因A和a控制。等位基因的显性顺序如下:Ay>A>a。在杂交AyA×Aya中,成活F1的期望表现型和基因型比例各为多少? 答:P AyA(黄)×Aya(黄) F1 ♂配子 Ay a ♀配子 Ay Ay Ay(死) Ay a(黄) A Ay A(黄) A a(野灰) 因为出生前有1/4后代死亡,观察到的表现型比应是2(黄):1(野灰)。但基因型比是AyA∶Aya∶Aa=1∶1∶1。
第十章 细胞质遗传(教材11章,5-7%) (一) 名词解释:
1.细胞质遗传(cytoplasmic inheritance): 由细胞质内的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叫做,又称染色体外遗传、核外遗传、母体(性)遗传等。 2.细胞质基因组:所有细胞器和细胞质颗粒中遗传物质的统称。 3.母性影响(maternal effect):正反交的结果不同,子代表型受到母本基因型的影响而和母本的表型一样的现象。或由核基因的产物积累在卵细胞中所引起的一种遗传现象,其特点为下一代表现型受上一代母体基因的影响。又叫前定作用(predetermination)。
41
4.植物雄性不育: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形成有功能的正常花粉;而其雌蕊却是正常的,可以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
5.核不育型:是一种由核内染色体上基因所决定的雄性不育类型。 6.质-核不育不育型:由细胞质基因和核基因互做控制的不育类型。
7.自体受精:同一个体产生的雌雄配子受精结合。如:蚯蚓、草履虫等低等动物。 (二)选择题或填空题: A.单项选择题:
1.紫茉莉的枝条有绿色、白色和花斑三种不同颜色,其颜色的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用♀花斑×♂绿色,其后代表现为(4)
(1) 绿色; (2)白色; (3)花斑; (4)绿色,白色,花斑。 2.现代遗传学认为, 线粒体、质体等细胞器中含有自己的(4)。 (1) 蛋白质 (2)叶绿体 (3)糖类物质 (4)遗传物质 3.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恢复系基因型为(4)
(1) S(Rr) (2)N(rr) (3)S(rr) (4) N(RR)
4.植物质核型雄性不育中的孢子体不育类型,如基因型为Rr时,产生的花粉表现(3):
(1)全不育 (2)一半可育 (3)全可育 (4)穗上分离
5.植物质核型雄性不育中的配子体不育类型,如基因型为Rr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