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史诗》与《诗经》语言艺术比较研究

- 4 –

《荷马史诗》采用的语言与“赋”也大体相同。《伊利亚特》《奥德赛》两部史诗通过大量的抒情手笔将战争和漂流的过程写得既细腻又生动。1,直抒胸臆。我们以《赫克托耳之死》⑥为例:“女神雅典娜走到阿喀琉斯身旁,悄悄地对他说:“你站着,休息一下;让我去鼓动赫克托耳大胆地向你挑战!”阿喀琉斯听从了女神的话,立即停止追击,靠在插在地上的长矛旁,看着雅典娜朝赫克托耳走了过去。雅典娜变为得伊福玻斯来到赫克托耳的面前,对他说:“兄弟,让我们一起去反击阿喀琉斯”赫克托耳看到他的兄弟非常高兴,他说:“得伊福玻斯,你真是我最亲密的兄弟。现在,当别的兄弟都躲在安全的城墙后面,你却大胆地出城鼓励我作战,使我更加尊重你了。”于是雅典娜引着英雄朝阿喀琉斯走去。她举着她的长矛,跨着大步,走在前面。赫克托耳对阿喀琉斯叫道:“珀琉斯的儿子,我再也不躲避你了!现在我跟你拼个你死我活。”(《伊利亚特》)我们可以从这一段对话中看出史诗的语言往往是将内心的情感直接披露的,让读者一眼就能看明白。2,形神俱似。在大量的叙事中我们不难发现史诗的语言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例如:“阿伽门农讲完了,士兵们并不了解他的用意,全都动摇了。整个会场就像呼啸的东风和南风掀起了滔天巨浪,又像强劲的西风吹倒大片麦田,人们乱作一团扑向海边的战船······”(《伊利亚特》)作者并没花太多笔墨来写当时混乱的场面,而是通过“滔天巨浪”“吹倒大片麦田”等词生动简洁的词来描绘当时的场面,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3,情景交融。史诗中的叙事也有表达情感的。例如:“就在明眸女神雅典娜从天庭降下,斩魔的神使赫尔墨斯也足登他那金光灿烂、具有神奇力量的鞋子向······”“这里树林茂密,杨树和柏树参天挺立;各种各样羽毛华丽、歌声婉转的小鸟栖息在绿色的丛林里······”(《奥德修斯》)这两段话是写卡吕索送奥德修斯启程的一

4 4

- 5 –

个片段,这里虽然没有直接说神使赫尔墨的心情,但在这些写景的句子中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神使愉快的心情。史诗中还有大量情景交融的叙述。4,铺叙敷陈。这一点在史诗中体现的最为明显。史诗每一节的开篇通常以“战争进行得······”“正在这时······”“xxx说道:······”“面对···听了这些话···”等展开叙述,多数语言有重复的现象。

通过两者的仔细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诗经》“赋”的艺术与《荷马史诗》的铺成叙事有着极大的相近之处。

二《诗经》的“叠字叠句,重章叠唱”与《荷马史诗》“程式化语言”的相似性。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诗经》里除了赋、比、兴的艺术还有一个重要的特色那就是它的叠字叠句,重章叠唱,诗经的很多诗篇,全篇各章的结构和语言几

乎完全相同,中间只换几个字,反复咏唱

例如: ⑦《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一首耳熟能详的《关雎》,是诗经的代表作。诗歌开头以雎鸠起兴,借河水之中的小岛上的雎鸠和鸣,引出心中热烈的感情,全诗大多数字词相同,只需换掉个别动词便能表达出完整的意思。

这首诗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儿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

5 5

- 6 –

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却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与 《关雎》类似的诗歌,在《风》、《雅》、《颂》中多不胜数。

而《荷马史诗》“程式化语言”表现在使用固定的修饰语。如“捷足的阿基琉斯”、“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等。据统计,全诗重复的诗句约九千行,

占整个篇幅的三分之一。 再如《伊利亚特》第二十二卷 节选

“就这样,特洛伊城里,曾像小鹿一样逃跑的兵勇们,擦去身上的汗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