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功 功率和功能关系
[专题复习定位] 1.解决问题
本专题主要培养学生应用功能关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高考重点
功和功率的分析与计算;动能定理的应用;机械能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功能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3.题型难度
以选择题为主,一般考查功和功率的分析、动能定理的应用以及功能关系的理解,题目难度较大.
1.几种力做功的特点
(1)重力、弹簧弹力、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2)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①单个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②相互作用的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等于零,在静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只有机械能的转移,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相互作用的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不为零,且总为负值.在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不仅有相互摩擦的物体间机械能的转移,还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转化为内能的量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滑动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
③摩擦生热是指滑动摩擦生热,静摩擦不会生热. 2.几个重要的功能关系
(1)重力的功等于重力势能减少量,即WG=-ΔEp. (2)弹力的功等于弹性势能减少量,即W弹=-ΔEp. (3)合力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即W=ΔEk.
(4)重力(或系统内弹簧弹力)之外的其他力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即W其他=ΔE. (5)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做的功是系统内能改变的量度,即Q=Ff·x相对.
1.功和功率的求解
(1)功的求解:W=Flcosα用于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可以用动能定理或者图象法来求解. (2)功率的求解:可以用定义式P=来求解,如果力是恒力,可以用P=Fvcosα来求解.
Wt2.动能定理的应用技巧
若运动包括几个不同的过程,可以全程或者分过程应用动能定理.
例1 (多选)(2019·山东菏泽市下学期第一次模拟)如图1所示,半径为R的半圆弧槽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槽口向上,槽口直径水平,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从P点由静止释放刚好从槽口A点无碰撞地进入槽中,并沿圆弧槽匀速率地滑行到最低点B点,不计物块的大小,P点到A点高度为h,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物块从P到B过程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mg(R+h) 2mg2ghB.物块从A到B过程重力的平均功率为 π?R+2h?mgC.物块在B点时对槽底的压力大小为
RD.物块到B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mg2gh 答案 BC
解析 物块从A到B过程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动能定理有mgR-Wf=0,因此克服摩擦力做12
功Wf=mgR,A项错误;根据机械能守恒,物块到A点时的速度大小由mgh=mv得v=2gh,
21πR2πRW从A到B运动的时间t==,因此从A到B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为P==vt22gh2mg2ghv?R+2h?mg,B项正确;物块在B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N-mg=m,求得FN=,πRR?R+2h?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FN′=FN=,C项正确;物块到B点时,速度的方向与重力
2
R方向垂直,因此重力的瞬时功率为零,D项错误.
拓展训练1 (多选)(2019·山东济宁市第二次摸底)如图2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
m、2m,中间用轻杆相连,放在光滑固定的斜面上(轻杆与斜面平行).现将它们由静止释放,
在下滑的过程中( )
图2
A.两物体下滑的加速度相同 B.轻杆对A做正功,对B做负功 C.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D.任意时刻两物体重力的功率相同 答案 AC
解析 因为A、B两物体用轻杆相连,一起运动,加速度相同,A正确;对两物体整体受力分析得:(2m+m)gsinθ=(2m+m)a,整体加速度a=gsinθ;设杆对B的力为F,隔离B可得:2mgsinθ+F=2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