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 文本
潭榄溪两岸绿化和高速公路两侧的防护绿化组成的生态景观轴。其中老县城南渡江沿岸及新县城潭榄溪沿岸的自然景观区域、见龙大道和人民北路的人文景观区域将构成定安县城景观风貌标志区域。
“多点”指在新老县城中结合当地人文资源和文化传统,建设多处街头绿地、公园、广场和纪念性场所,并且以当地历史为依据对其命名,在其中建设雕塑、碑林等能够勾起人们对历史怀念的标志性建筑物或构筑物,成为充分展现定安县城历史文化风貌和现代城市景观的窗口,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游憩的公共场所。包括公园、广场,以及古城门、文庙、解元坊、王弘诲生祠、见龙塔、定城憩亭等具有真实历史文化遗存的县城景观风貌节点。
第58条 县城主要景观节点控制
构筑定安县城 “一江一城一溪一路一塔”的核心景观节点——即南渡江及沿岸的古城,潭榄溪两岸,塔岭区的见龙大道及见龙塔。其中,沿江路和古城是营造定安县城老城景观的重心,以改造和保护为主。南渡江沿岸作为滨水景观通廊,沿线不宜修建高层建筑和密集建筑群,而应使原本分散的公园、街头或社区绿化节点逐步串联,形成有一定宽度的有效绿色廊道。潭榄溪两侧除大面积的绿化以外,还可以建设风格新颖的建筑,尤其是东侧的塔岭地区,充分展示现代新城风貌。“一路”指见龙大道,两侧可建设高层或多层建筑。行政区建筑群须留出从高速公路出入口透视见龙塔的视线通廊,使见龙塔成为进入定安县城的标志性景观。
第九章 县城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第59条 县城给水工程规划
1.县城用水量预测
规划期末县城用水量为5.0万立方米/日。 2.县城水源及给水设施规划
规划保留定安县城塔岭水厂为供水水厂。规划期末供水水量5.0万立方米/日。供水水源为南渡江。
28
定安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 文本
3.县城给水管网规划
(1)县城内现状的给水管网尽量利用,并逐步连接、改造成为环网,互为连通,同时增配一些支管,增加供水可靠性。给水管道布置在道路西侧、北侧。
(2)主干管道的管径为DN700- DN400,DN600的主干管沿见龙大道布置,DN500主干管沿大众中路、大众东路、人民北路、人民南路布置,DN400的主干管沿定雷路、塔中路布置。支管的管径为DN300-DN200。
第60条 县城排水工程规划
1.排水体制
县城规划采用雨污分流制,新建地区采用雨污分流制,老县城逐步改造为雨污分流制。污水集中收集后,统一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潭榄溪。雨水则就近排入河道和水体。
2.污水量预测
县城污水排放量按给水量90%计,污水集中处理率为90%,规划期末县城污水量为4.1万立方米/日。
3.污水处理设施规划
规划建成定安污水处理厂,位于老县城东侧潭榄溪旁,处理能力达到4.5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后就近排入潭榄溪。处理要求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城市污水处理厂一级排放标准。
4.污水管网系统规划
县城污水系统以潭榄溪为界分为东西两个排水分区。县城污水干管为DN500-DN1000的管道,支管为DN300-DN450的管道。在受地形限制处设置污水提升泵站。管道布置在道路东侧、南侧。
第61条 县城雨水工程规划
1.暴雨公式采用海口市暴雨公式:
i = 2338(1+0.4LgP)/(t+P)0.65(升/秒?公顷) P —— 设计重现期(年) t —— 降雨历时(分钟)
县城雨水管道设计,重现期P 取1年,径流系数Φ取0.6。保留县城现有潭榄溪,雨水管网采用管道或暗渠的收集形式就近排入附近河道和水面。新建管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