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认真做两操奖一颗星。 (5).做好课前准备奖一颗星。
(6).每天都能穿校服,载红领巾奖一颗星。
(7).值日生工作做得及明认真,每个组员奖一颗星,组长奖两颗星。 (8).认真、诚实地写成长日记奖一颗星。 (9).劳动积极肯干奖一颗星
(10).校园内见到垃圾主动拣起奖一颗星。 (11).捡到钱、物能主动交还失主或交公奖两颗星。 B、对于某些学生的不良行为也有相应的惩罚制度。 每罚一分就扣除五角星,月末总结。 (1)、课桌脚下有垃圾扣一分。 (2)、在教室里疯跑、大声喧哗扣两分。 (3)、骂人扣3分。 (4)、打架扣5分。
(5)、不听从老师、父母教导扣5分。 (6)、懒惰、不做家务扣3分。
2、搭建家庭、学校合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的平台
(1)、构建有效的家校合作网络,架起责任意识培养的桥梁。
家庭是孩子日常生活的出发点和归宿所在,因此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农村凸显的尤为重要。我们多次对研究教师进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意识。然后教师通过家校联系电话、家长会、家访、家长来访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使家长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要求家长做到:让孩子了解家庭状况;家中的大小事情家长主动征求孩子的意见;对孩子提出的好建议、好想法要积极采纳并加以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承担家庭的义务,根据不同年龄做不同的家务。孩子从自己的家庭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家庭责任感增加了,主人翁意识也增强了。如:记住父母的生日,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有意义的日子里送上一首歌;送一张贺卡,写上真诚的话语;做一道拿手菜等等。在这种交流中增进了孩子对家人的关心和理解,责任心自然而然得到培养。
(2)、组织学生观看邹越老师的《让生命充满爱》的演讲视频,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作为小学生应该爱我们的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生命。使学生的内心发生变化,从中感受到自己的责任。
(3)、建立了家校联系卡,搭建学校与家长沟通的平台。家长会从卡上看到孩子在校
9
的表现,同时老师也能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家校联系卡”有效建立家校合作培养孩子责任意识的桥梁,为家长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指明方向。
(4)、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学校向家长委员会介绍学校的建设情况及未来的发展情况。家长委员会的成员参观学校。学校的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听取家长委员会成员的意见和建议。
(5)、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尚丽珠老师的《好习惯伴我成长》主题班会、孟莉老师的《感恩的心》主题班会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增进家长对学校、老师、孩子的了解,同时孩子倾听到家长对孩子的殷切希望。
成立家长委员会,建立家校联系卡,家长走进课堂等方式有效构建家校合作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的网络。
3、立足学校,让学生责任意识内化—塑造—形成。
责任意识的养成是一种内在的自觉行为,靠强迫是无法形成的。我们一要充分信任学生,不能靠各种重压手段;二要立足学校让学生的责任意识由内化、到塑造、最终达到形成的目的。
(1)注重过程,写好成长日记。成长日记的流程:①学生自行设定目标或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设定。目标的设定必须是学生乐于完成并能积极主动去做的。②让学生把每天听到的、看到的记录下来,做好评价分析。③学生本人一周总结。④下周一班会,全班剖析、总结、反思,找出有效改善自我行为的方式。这一环节关键是分好小组,用好组长。⑤教师要认真组织孩子写成长日记,组内交流,班内交流。⑥周量化本人评议,小组评议,填写家校联系卡,要让家长积极参与,写出反馈意见。⑦周后评出明星小组。⑧累积统计,评出月小明星称号,照片登上明星榜。这一过程中关键是上好反思课。在反思课上要让孩子充分表达看法,让孩子自己选择所作决定,尊重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