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们具备交往素质应包括以下几点:⑴ 诚信;⑵ 宽容和大度;⑶ 原则与灵活;⑷ 现代感。(×)
12、心理学家认为,个性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个体所表现出来的经常
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以及所有的意识倾向性总和。(√) 13、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但它不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14、“养于吾身,乐于吾心”,既健身又健心,即强筋骨又振奋精神,这是竞技体
育从产生之日起就具备的功能与价值。(√)
15、体育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它体现了人类意志力的能力。(√)
16、两强相遇勇者胜,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往往是体育精神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
17、一个优秀的运动队不但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天赋和高水平的竞技能力,更
要求运动员所在的运动队能为他们提供充分挖掘和展现其运动才能的集体氛围。(√)
18、体育作为一种竞技运动,它是规范的、合作的、有组织的。(√) 19、适应健康,也是健康的最高境界。(×)
20、体育的交往具有开放性,交流性与主体性协同性与互补性。(√) 21、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有接受、忍耐、顺应、支配、 保守、反抗、逃避等形式。(√)
22、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 23、体育往往是沟通人际、阶层、党派、民族及国家统一的催化剂。(√) 24、人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有机体,在影响和制约人体健康的诸多生物学因素
中,主要
有机能和心理两种因素。(×)
21
25、从科学思维方式和艺术思维方式关系来看,人文素质的培养对创新思维的发展大有实益,可以说:科学思维+艺术思维=创新。(×) 26、社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环境。(√) 27、人文素养教育,它可以概括为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
28、运动竞赛的形式有超越政治的特点,比赛能将不同政治观点、不同肤色的
人种、不同的民族聚集在一起,从而发展国际友好关系。(√)
29、修养之所以重要,其中一点是因为良好的修养可以帮助人们减少人际关系
中的紧张与摩擦。(√)
30、人的素质修养与人际关系是相互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际关系
决定人的素质的状况。(×)
31、事业的成功离不开人际交往,而人际交往始于合作。(×) 32、诚信不是人们在交往中最基本的心理保证。(×) 33、宽容是一种美德,爱便是宽容的出发点。(√)
34、体育能够培养学生坦然面对竞争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心理素质,学会自我
心理调节和科学训练,养成健全的心理素质。(√)
35、社会适应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
36、体育运动不仅有利于超脱不同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的局限,而且还有利于
各国的友好往来和民族间的相互交流。(√)
37、体育本身作为一种强力的训练,它不需要运动者承受一定的生理负担,更
不需要运动者承受一定的心理负担或心理考验。(×)
38、体育训练首先就应该是对规范的养成,引导学生对规范践行、履约、并逐
步形成习惯。(√)
22
39、体育作为一种竞技活动,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有效手段。(√) 40、大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独立和自尊的要求日益增强,于是产生了强烈
的“成人感”,对交往的平等性要求越来越高。(√) 二、 单项选择题:(共40题)
1、青年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是他们认识自我、认识社会、适应环境和社会,展现自我、发展自我,形成健全人格的 B 。
A: 重要途径; B:基本途径; C:基本特点; D: 重要特点。 2、 A 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
A: 社会适应; B: 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