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配网技术导则

考虑维护施工方便,同一地区内,相同应用条件的导线截面应尽量统一。主干线的截面不宜小于185mm2,次干线的截面不宜小于95mm2,分支线的截面不宜小于50mm2。 6.3.7 中压架空线路杆塔按以下原则选择:

a) 中压架空配电线路宜采用12m或15m水泥杆,必要时也可采用18m水泥杆。水

泥杆的强度应按最大受力条件进行校验。

b) 城区架空配电线路的承力杆(耐张杆、转角杆、终端杆)宜采用窄基塔或钢管杆。 6.3.8 中压架空线路金具、绝缘子按以下要求选择:

a) 宜采用节能金具,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

b) 宜采用针式绝缘子或瓷横担绝缘子, 城区宜选用防污绝缘子。

c) 重污秽及沿海地区,10kV绝缘子的绝缘水平,当采用绝缘导线时应取15kV,采

用裸导线时应取20kV。

6.4 中压电缆配电线路

a)中压电缆的应用条件、路径选择和敷设方式应参照本导则5.4.1、5.4.2、5.4.4的规

定。

b)电缆型式及导体截面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

中压电缆截面按线路计算负荷、允许电压损失选择,并考虑敷设条件的校正系数,电缆截面应留有适当裕度。宜选用交联聚乙烯铜芯电缆。配电线路主干线的截面不应小于240mm2,次干线截面不应小于120mm2。次干线、分支线需进行热稳定校验。

6.5 开闭所

a) 当变电站的10kV出线走廊受到限制、10kV配电装置间隔不足且无扩建余地时,

宜建设开闭所。开闭所应配合城市规划和市政建设同时进行,可单独建设,也可与配电站配套建设。

b) 开闭所宜根据负荷分布均匀布置,其位置应交通运输方便,具有充足的进出线通

道,满足消防、通风、防潮、防尘等技术要求。

c) 开闭所电气接线应简单可靠,宜采用单母线分段,两路进线、6~10路出线;开

闭所按无人值班及综合自动化要求设计。 d) 开闭所设计容量不宜超过10000kVA。

e) 开闭所的进出线应采用交联聚乙烯电缆;进线截面宜采用300mm2、400mm2、2

×240mm2;出线截面宜采用150mm2、185mm2。

6.6 配电站

6.6.1 配电站设置原则

a) 新建配电站位置应接近负荷中心。

b) 配电站宜按“小容量、密布点”的原则设置,并按小区居民户数布点:

居民户数在50户以下时,视临近区域配电网情况设置。 居民户数在50~250户时,宜设置一座配电站。 居民户数在250户以上时,宜设置两座或以上配电站。

6.6.2 变压器容量选择

单台配变容量不宜大于:油浸式,630kVA;干式,800kVA。 6.6.3 室内站

a) 室内站可独立设置,也可设在建筑物内,站址选择应符合GB 50053的规定。 b) 室内站宜按两台变压器设计,两路进线,根据负荷确定变压器容量。

c) 每台变压器低压出线宜4~6回;低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装设分段断

路器;低压进线柜宜装设配电综合测试仪。

6.6.4 箱式变

a) 城市繁华地段、柱上变不满足要求、受场地限制无法建设室内站的场所,可安装

箱式变;施工用电、临时用电可采用箱式变。 b) 箱式变应采用电缆进出线,低压侧4~6回出线。

c) 宜采用欧式箱变或美式箱变;箱式变的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33D。 6.6.5 柱上变压器

a) 柱上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500kVA;变压器台架宜按最终容量一次建成。 b) 变压器台架对地距离不应低于2.5m,高压熔断器对地距离不应低于4.5m。 c) 高压引线宜采用多股绝缘线,其截面按变压器额定电流选择,但不应小于25mm2。 d) 柱上变压器的安装位置应避开易受车辆碰撞及严重污染的场所,台架下面不应设

置可攀爬物体。

6.7 中压配电网设备的选择 6.7.1 配电变

>>闁诲繒鍋炲ú鏍閹达箑绀傞柕濠忛檮閻庯拷<<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