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若消费函数用C=a+βY表示,投资函数用S=e-dr, 表示,IS曲线r=a+e1???y,其斜率dd?1?? ,由自发消费a增加或减少,会使IS向右上或左下平行移动。边际消费倾向β增大或变小,d则使IS曲线斜率变小或变大,IS曲线变得更为平缓或陡峭。
例如边际消费倾向β增大,IS曲线变得更为平缓。原因是β变大表示同样收入中会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消费支出,用作储蓄的比例变少了,为使储蓄和一定利率水平上的投资相等,需要有更多的收入才能产生相应的储蓄,从而要有更多的收入和一定的利率相结合才能使I=S,这就使IS曲线变得更为平缓。
12. 什么是LM 曲线的三个区域? 其经济含义是什么?
答:(1) LM曲线上斜率的三个区域分别指LM曲线从左到右所经历的水平线、向右上方的倾斜线和垂直线三个阶段。LM曲线这三个区域被分别称为凯恩斯区域、中间区域、古典区域。见图14-3。
(2)从LM曲线的斜率来看。由r?kmky?可看出,LM曲线的斜率为。LM曲线斜率的大小取决于hhh以下两个因素:①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系数k。h一定时,k越大,LM曲线的斜率越大,LM曲线越陡峭。
②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系数h。k一定时,h越大,LM曲线的斜率越小,LM曲线越平缓。一般情况下,LM曲线的斜率为正值,LM曲线由左下向右上倾斜,这一区域称为中间区域。当利率下降到很低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无限大,即h无穷大,LM曲线斜率为零,LM曲线成为一水平线,这一区域称为凯恩斯区域。当货币的投机需求为零,即h为零时,LM的斜率无穷大,LM曲线为竖直曲线,这一区域被称为古典区域。凯恩斯区域和古典区域之间的区域即为中间区域。
(3) 从三个区域的经济含义来看。①在水平线阶段的LM曲线上,货币需求曲线已处于水平状态,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已达到“流动性陷阱”阶段,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性极大,也就是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无穷大。凯恩斯认为,当利率很低,即债券价格很高时,人们觉得用货币购买债券的风险极大,债券只会跌,不会涨,因此购买债券很可能亏损,人们愿意长期持有货币,不肯去购买债券,这时,货币的投机需求无限大,从而使LM曲线呈水平状态。由于这种分析是凯恩斯提出的,所以水平的LM区域称为凯恩斯区域。在凯恩斯区域,经济一般处于萧条时期,货币政策无效,而财政政策有很大效果。②在垂直阶段,LM曲线的斜率无穷大,或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率已毫无敏感性,从而货币需求曲线的斜率(1/h)趋于无穷大,货币需求曲线呈垂直状态表示不论利率怎样变动,货币的投机需求均为零,从而LM曲线也呈垂直状态(k/h趋于无穷大)。由于古典学派认为只有交易需求而无投机需求,货币需求的利率无弹性,因此垂直的LM区域称古典区域。在古典区域,经济一般处于繁荣时期,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有效。③LM曲线的斜率在古典区域为无穷大,在凯恩斯区域为零,在古典区域和凯恩斯区域之间的LM曲线是中间区域,在中间区域LM曲线的斜率为正值。在中间区域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大于零,小于无穷大,经济状况介于凯恩斯区域和古典区域之间,是复苏向繁荣的过度阶段。
第 17 页 共 77 页
图14-6 LM曲线的三个区域
13. 如果经济中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不在IS 曲线和LM 曲线的交点上, 市场能否使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这种非均衡走向均衡?
答:(1) 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在IS曲线上,有一系列使商品市场均衡的利率及收入组合点;在LM曲线上,有一系列使货币市场均衡的利率及收入组合点。IS曲线与LM曲线交于一点,在该点上,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其数值可通过解IS与LM的联立方程组得到。任何偏离这一组合的点意味着两个市场是失衡的,任何失衡情况都是不稳定的,最终会趋向均衡。
(2) 两个市场的失衡及调整 ①IS不均衡会导致收入变动:当收入与利率组合点位于IS曲线左下方,投资大于储蓄,即I>S,有超额产品需求,从而导致收入上升,组合点会右移;当收入与利率组合点位于IS曲线右上方,I<S,有超额产品供给,从而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