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构建] [考纲点击] 1.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象 (Ⅰ) 2.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 (Ⅰ) 3.理想变压器 (Ⅰ) 4.远距离输电 (Ⅰ) 实验十一: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复习指导] 1.理解交流电的产生及描述,掌握变压器的电压比和电流比,了解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决定因素,熟悉远距离输电的流程图。 2.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敏感元件的作用,同时注意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变化规律 1.交变电流
(1)定义: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如图10-1-1(a)、(b)、(c)、(d)所示都属于交变电流。其中(a)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变电流叫正弦式交变电流,简称正弦式电流,如图(b)为矩形脉冲电流,(c)(d)为锯齿形扫描电流。
图10-1-1
2.中性面
(1)定义: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平面。 (2)特点:
①线圈位于中性面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感应电动势为零。 ②线圈转动一周,两次经过中性面。线圈每经过中性面一次,电流的方向就改变一次。
图10-1-2
3.正弦式电流的产生和变化规律
(1)产生:当闭合线圈由中性面位置(图10-1-2中O1O2位置)开始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时,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而变化的函数是正弦函数。
(2)变化规律:
①电动势(e):e=Emsin_ωt; ②电压(u):u=Umsin_ωt; ③电流(i):i=Imsin_ωt。
1. 正弦式电流的变化规律及对应图象(线圈在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
规律 物理量 函数 图象 磁通量 Φ=Φm·cos ωt=BScos ωt 电动势 e=Em·sin ωt=nBSωsin ωt 电压 u=Um·sin ωt=REm sin ωt R+r 电流 i=Im·sin ωt=Emsin ωt R+r 2.两个特殊位置的特点 ΔΦ
(1)线圈平面与中性面重合时,S⊥B,Φ最大,=0,e=0,i=0,电流方向将发生改
Δt变。
ΔΦ
(2)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时,S∥B,Φ=0,最大,e最大,i最大,电流方向不改
Δt变。
3.由正弦交流电的图象可信息获取 (1)交变电流的最大值。 1
(2)周期(频率f=)。
T
(3)任意时刻线圈中产生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4.交变电流瞬时值表达式书写的基本思路
(1)确定正弦交变电流的峰值,根据已知图象或由公式Em=nBSω求出相应峰值。 (2)明确线圈的初始位置,找出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如:①线圈从中性面位置开始转动,则i-t图象为正弦函数图象,函数式为i=Imsin ωt。 ②线圈从垂直中性面位置开始转动,则i-t图象为余弦函数图象,函数式为i=Imcos ωt。
1.某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转轴匀速转动,产生交变电流的图象如图10-1-3所示,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
图10-1-3
A.在A和C时刻线圈处于中性面位置 B.在B和D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 3C.从A→D时刻线圈转过的角度为π
2
D.从O→D时刻历时0.02 s,在1 s内交变电流的方向改变100次
解析:选CD 从题图可知,在O、B、D时刻感应电流为零,所以此时线圈恰好在中
性面的位置,且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在A、C时刻感应电流最大,线圈处于和中性面垂3
直的位置,此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从A到D时刻,线圈旋转3/4周,转过的角度为
2π;如果从O到D时刻历时0.02 s,恰好为一个周期,所以1 s内线圈运动5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