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调:由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中哪种波长占优势
饱和度:色调的表现程度,即物体所发射出来的光线中规定其色调的主要波长占多少优势
颜色混合涉及两大法则,一是满足色光混合的加色法,二是符合颜色混合的减色法。 加色法:也称色光混合,新色为其组成颜色色光的并集,本质上是不同光波的混合 减色法:也称颜料混合,新色为其组成颜色色光的交集,本质上是反射材料的混合
视网膜中央凹能分辨出各种颜色,由中央凹向外周部分过度,对颜色的分辨能力减弱,人眼感觉到的颜色的饱和度逐渐降低,直到色觉消失。
浦肯野现象:黄绿色的物体在白天显得最亮,而在黄昏时,蓝绿色显得较亮,红色不明显。这种现象只有当光照射视网膜边缘部分时才会出现。
(1)视觉的颜色现象实验
颜色对比:两种不同的色光同时作用于视网膜的相邻区域,或者相继作用于视网膜的
同一区域时,颜色视觉所发生的变化
前者是同时对比现象,后者是继时对比现象。
颜色适应:在长时间或高强度颜色刺激作用下,造成对该颜色的感受性发生变化 受到刺激的神经末梢产生疲劳,而刺激颜色的补色就被主要的感知到了。 实验7 颜色适应实验 Helson,1948 在暗室中,照明是红色,几分钟适应后,实验者请被试辨别一套从黑到白的19件标本,并要求他根据熟悉的评定标准为这些标本的色调、明度和饱和度作登记排列。 结果:与墙壁背景反射率相近的样本被判断为红色,反射率越高饱和度越高;比墙颜色深的样本被认为是绿色或蓝绿色,即红色照明的后象补色。 自变量:标本的灰度; 因变量:被试感受的排列顺序 结论:这并不是一个证明颜色适应存在的实验,只是其中部分研究……
颜色混合定律
颜色混合在这里指光的混合,是加法混合,遵守以下相加混合三定律,其均可被混色轮颜色混合实验证明
①补色律:每一种颜色都有另一种颜色能与它相混合而产生白色或灰色,这两种颜色称为互补色
牛顿色圈上直径相对的两色称之为补色。
②居间律:混合色圈上两个非互补的颜色产生介于这两种颜色之间的中间色,其色彩
取决于两者的比例。
中间色饱和度一般较低,且与两色之间在色圈上的距离成反比而与两色的原来饱和度成正比。根据居间律的原理,我们只要确定出三种基本的颜色,逐一将其进行混合,即可得出光谱上的各种颜色。
③代替律:颜色外貌相同的光,不管其光谱成分是否一样,在颜色混合中具有相同的
效果(A=B,C=D则A+C=B+D)。代替律表明,只要在感觉上颜色是相似的,便可以互相代替而得到同样的视觉效果,尽管二者的光谱成分不同。
(2)颜色的知觉现象实验
麦考勒效应:受测验图形条纹方向决定颜色互补效应,即一种随方向而改变的颜色后效
对其的解释能够为视觉系统具有特殊通路的理论提供证据。 实验8 麦考勒效应实验 McCollough,1965 让被试注视一会儿红色背景的纵方向的黑白相间的条纹,然后再注视绿色滤光片的横方向黑白相间条纹,如此轮换,过几分钟发生适应后,再呈现一个一半横向一半纵向黑白条纹的复合刺激。让被试报告所看到的图案及颜色。 结果:被试报告图片上所有白色竖条是绿色而白色横条是紫红色 结论:由适应产生的颜色互补效应,受测验图形的方向线索决定,脑内对待不同空间线索的视觉细胞是不同的,因此可以有独立的疲劳和适应。 自变量:条纹的方向;
因变量:被试报告其所看见的图案及颜色
(三)知觉实验
1.知觉组织的实验研究
目前,认知心理学中对于知觉过程的解释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直接知觉的观点,以Gibson(搞视崖实验那个)为代表,把知觉看作是从环境中提取相关信息的直接过程。
实验支持:视崖实验
间接知觉的观点,以Gregory为代表,认为知觉是较为活跃的和主动的过程,即知觉是当前呈现的外部刺激和大脑中已经存在的对外部世界的内部表征两者之间的匹配过程,它包括两个阶段:首先,认知主体提供对刺激的描述,然后主动推断出该刺激是由那种客体产生的。
实验支持:不可能图形、主观轮廓、三维图形知觉实验、有关知觉恒常性的实验等
知觉组织:感觉映像是如何在知觉层面被组织从而形成和产生知觉的,其大量问题集中于图形和
背景的关系
知觉组织的理论解释,归纳出很多法则,下列尤为重要:
①接近法则:视野中,空间位置相近的信息容易合成一组,构成轮廓 接近不限于空间视觉方面,也可以在时间和听觉等方面。
②相似法则:在形状方面相同或相似的,以及在亮度和色彩方面相同或相似的图形倾
向于合成一组构成一个图形
③好图形的法则:形成一个好图形(完形)的刺激将具有组合的倾向
好图形一般是各种可能的组合中最有意义的图形,其构成因素有四:
连续、对称、闭合、共同命运
④经验定势:依个人主观条件而改变的因素,即非刺激性因素 可逆图形能很好得证明经验定势的存在。
2.知觉恒常性的实验研究
知觉的恒常性:对物理刺激变化而保持稳定的知觉现象
(1)经验和知觉恒常性实验
知觉不单纯是客观世界的映象,而且还包含着人对客观感觉信息的解释和推理,因此人的过去经验在知觉中起着重要作用。知觉的恒常性作为知觉的特性,正说明了过去经验在知觉中的作用。
布伦斯维克提出了一个测量恒常性程度的公式,即布伦斯维克比率:
BR =(R–S)/(A–S) BR:布伦斯维克比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R:被试知觉到的物体大小,亦即被试对大小判断的结果 S:根据视角计算的物体映象大小 A:物体的实际大小
实验9 指导语对知觉恒常性影响实验 Epstein,1963 简单的几何图形以不同的倾斜角度呈现。要求被试判断观察到图形的形状。但给予三组不同的指导语: 第一组:根据客观或已知形状判断 第二组:根据物理的网膜像的形状判断 第三组:根据观察图形的表面形状判断 结果:三组的布氏比率分别为:0.58、0.21、0.30 结论:指导语这种先前经验对后来的知觉判断影响很大 自变量:图形的倾斜角度;三种指导语; 因变量:布氏比率
(2)大小恒常性实验
埃默特(Emmert)发现,知觉到的后象的大小与眼睛和后象所投射的平面之间的距离成正比,后来这条规律称之为埃默特定律:
a:实际物体在网膜上成像的大小 A:物体的大小
D:人眼和物体之间的距离
大小恒常性:当观察物体的距离改变时,知觉到的物体大小保持恒定的现 实验10 测量大小恒常性实验 Holway & Boring,1941 观察者坐在两个走廊的交叉拐角处,其中一个走廊距离观察者三米处放一个可调大小圆形的比较刺激物,而另一边走廊在距离观察者三米至三十六米处分别放数个圆形标准刺激物,其大小都使得其在观察者视网膜上的投影相等。观察者的任务是调节比较刺激的大小,使其与不同标准刺激实际大小相同。此任务在四种条件下完成: 条件一:正常双眼观察 条件二:单眼观察 条件三:通过人工瞳孔的小孔观察以消除深度线索 条件四:通过人工瞳孔观察,同时消除刺激周围的各种景物和背景线索 结果: 横坐标为刺激距离; 纵坐标为调节比较所到的大小; 条件一至四依次对应于从粗到细的线条; 对角线虚线为完全遵守恒常性时的判断; 下端横向虚线为大小恒常性为零的判断 结论:深度线索和视觉结构共同对大小恒常性起决定作用 a = A / D 自变量:刺激物与观察者间的距离;不同的观察条件; 因变量:大小恒常性的变化
(3)形状恒常性实验
形状恒常性:从不同角度观看一个熟悉的物体时,虽然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映象不同,但
是我们仍把它知觉为一个恒常的形状
观察者对测验物体的判断形状大多在物体的真实形状与倾斜形状之间。判
断的条件越少,判断形状与真实形状的差异越大,但即使在正常的视觉条件下,观察者也很少表现出完全的恒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