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

章节框架:

第一节 企业文化及其特点与功能(重点) 一、企业文化的提出与含义 二、企业文化的结构和内容 三、企业文化的特点 四、企业文化的功能

第二节 企业文化的形成机制与建设 一、企业文化的形成机制

二、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建设

第三节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二、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与特殊性 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企业文化及其特点与功能

一、企业文化的提出与含义

企业文化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实际上早就存在。但作为一种概念和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管理学界在研究了日本企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20世界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特伦斯·狄尔和管理顾问艾伦·肯尼迪合著的《公司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一书的出版,标志着企业文化理论的正式诞生。

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和实践,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引进国外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开始的。不过,应该注意的是,改革开放以前,虽然那时没有企业文化这一概念,但企业文化理论所强调的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和实践却早已有之,这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例如“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企业作风,以及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庆油田”为代表的企业精神。在知识经济已经到来的今天,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我国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对于企业文化的含义,国内外学者见仁见智,提出了许多见解。最狭义的观点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成员有关企业的价值观的总和,包括企业价值观、经营观、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等内容。最广义的观点则认为企业文化包括人生观、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级观念、审美观念、经验、技术、厂房、机器、工具、产品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所有领域。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中所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外显于厂风厂貌、内隐于人们心灵中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一种意识形态。

企业文化的以上定义说明了企业文化是观念形态文化、制度形态文化和物质形态文化的复合体,但其核心是观念文化。

企业文化包括内隐部分和外显部分。企业文化的外显部分,是指从企业的物质形态中折射出来的企业的生产经营特色、管理特色。 企业文化的三次飞跃: (1)从传统的经验管理到20世纪初的以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形体系和行政命令为重要特征的科学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第一次飞跃。

(2)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顺应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第二次必然飞跃。

(3)目前只有靠企业文化才能实现对企业的更好的管理。

二、企业文化的结构和内容

企业文化的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深层的企业文化(精神)、中层的企业文化(制度文化)和表层的企业文化(物质文化)。 (一)深层的企业文化

深层的企业文化也叫企业文化的精神层,是渗透于企业全体成员思想和心灵中的意识形态。一般说来,企业深层文化包括企业最高目标、企业精神、经营管理风格、企业风气和企业道德几方面。 1.企业最高目标。它反映了企业全体成员的最高理想和追求,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崇高而又符合客观条件的目标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指明发展的方向,可以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企业精神。它是企业全体成员所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和思想境界。企业精神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企业原有的观念意识、行为方式中的积极因素加以提炼、整合、提升形成的。例如,大庆油田的“铁人精神”。 3.经营管理风格。它是企业为实现目标在整个经营管理活动中坚持的基本信念,是企业领导者对企业经营方针、管理风格的哲学思考和抽象概括。例如海尔集团的“真诚到永远”、TCL的“为顾客创造价值”、奥克玛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等。

除以上三个方面之外,企业的深层文化还包括企业风气和企业道德。企业风气和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