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0L-0.5L2
(1)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APL=Q/L=(-32+10L-0.5L2)/L=10-0.5L-32/L
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L=dQ/dL=10-L (2)①对于总产量函数Q= -32+10L-0.5L2 欲求总产量极大值,只有令其边际产量为零,即
10-L=0 求得:L=10
即当总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厂商雇佣的劳动为10。
②同样,对于平均产量函数APL=Q/L=(-32+10L-0.5L2)/L=10-0.5L-32/L
d32APL??0.5?2dLL
令
dAPL?0dL
即 -0.5+32/L2=0 L2=64
L=8(负值舍去)
即当平均产量达到极大时厂商雇佣的劳动为8。 ③对于劳动的边际产量MPL=10-L
由于MPL为负向倾斜的直线,而且劳动L不可能小于零。故当L=10时,MPL为极大值10,亦即当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厂商雇佣的劳动为0。
第五章 成本理论
1. 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DBABD
2. 简述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区别。
参考答案: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的区别在于能否在会计账目上查到。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的最大价值。会计成本是显成本,是企业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的花费,即企业购买和雇佣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可以从会计账目上查到。显成本是一般会计学上的成本概念,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而隐成本是对厂商自己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所应支付的费;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区别在于是否随产量变化而变化,固定成本指指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购买不变生产要素的费用支出,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变动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的产品,购买可变生产要素的费用支出,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变动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的产品,购买可变生产要素的费用支出。
13
3. 试说明短期总产量曲线与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
参考答案:在短期内,产量曲线与成本曲线存在着对偶关系。如果说短期产量曲线是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决定的,那么短期成本曲线则是由短期产量曲线所决定的。当总产量TPL曲线向下凸时,总成本TC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曲线向下凹;当总产量TPL曲线向下凹时,总成本TC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曲线向下凸;当总产量TPL曲线处于拐点时,总成本TC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曲线也都处在拐点的位置。
4. 试说明总成本曲线、可变成本曲线、平均成本曲线、平均可变成本曲线、边际成本曲线的关系。 参考答案:参考教材本章第二节之三“由总成本曲线到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的内容。 5. 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STC(Q)=0.04Q3-0.8Q2+10Q+55,求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值。 参考答案:SVC(Q)=0.04Q3+0.8Q2+10Q;AVC(Q)=0.04Q2-0.2Q+10 使平均可变成本取最小值的一阶条件为:AVC’(Q)=0.08Q-0.2=0;Q=2.5 平均可变成本取最小值为12.
6. 影响长期平均成本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影响长期平均成本变化的因素可以归纳为规模经济、学习效应、范围经济等。 7. 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TC(Q)=Q3+10Q2+17Q+66。 (1)指出该短期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和不变成本部分;
(2)写出下列相应的函数:TVC(Q)、AC(Q)、AVC(Q)、AFC(Q)和MC(Q)。 参考答案:(1)可变成本部分TVC=Q3+10Q2+17Q,不变成本部分TFC=66 (2)相应的函数分别为: TVC(Q)=Q3+10Q2+17Q
AC(Q)= TC(Q)/Q=Q2+10Q+17+66/Q
AVC(Q)= TVC(Q)/Q= Q2+10Q+17 AFC(Q)=66/Q
MC(Q)=d TC(Q)/dQ=3Q2+20Q+17
8. 某企业打算投资扩大生产,其可供选择的筹资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利率为10%的银行贷款,二是利用企业利润。该企业的经理认为应该选择后者,理由是不用付利息因而比较便宜,你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吗?
参考答案:他的话没有道理。
在作经济决策时,必须重视隐性成本的计算。所谓隐性成本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企业自己所拥有的资源的价值,这个价值必须按照它可能的最好的用途来计算。本例中,如果企业利润不投入自己的企业而贷给其他人经营,它也可能得到年利率10%的利息收入的话,这两种筹资方法对该企业来说是无可选择的。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14
1. 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BACC
2. 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是重合的?
参考答案:(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厂商是既定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市场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2)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决定相应的收益曲线。
3.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和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如何得到的?
参考答案: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该厂商短期边际成本高于厂商短期平均可变成本以上的部分,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行业内所有完全竞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水平加总得到。
4. 为什么说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是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参考答案: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是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
5. 某公司生产和销售X产品,该产品的市场是接近完全竞争的,产品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的需求函数为 Qd=184-20P,市场的供应函数为 Qs=124+4P。
(1)求出竞争市场的价格和产出。
(2)如果整个行业很景气,供应的产出要比往常增加8%,该公司得到的价格是多少?对公司的收入会影响多少? 参考答案:(1)竞争市场的价格P=2.5,产出Q=134.
(2)如果整个行业很景气,供应的产出要比往常增加 8%,说明在原来的均衡产出134单位的基础上增加8%,即134×l.08= 144.72,代人需求函数,该公司得到的价格是: 184-20P=144. 72, P=1.96,整个行业的销售数量增加了8%,但价格下降了(2.5-1.96)/2.5=21.6%,原来行业的销售收入是134 ×2.5= 355,现在是144.72 × 1. 96= 283. 65,下降的幅度是15.32%。既然整个行业的情况是这样,那么这个企业也与行业情况相类似。
6. 简述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短期和长期均衡的形成及条件。
参考答案: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短期在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前提条件下,完全竞争厂商实现短期均衡的原则是MR=SMC,其中,MR=AR=P。在短期均衡时,厂商可以获得最大的利润,可以利润为零,也可以发生最小的亏损。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长期均衡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数目不再发生任何变动的前提条件,根据MR=LMC=SMC=LAC=SAC,其中,MR=AR=P的条件,实现长期均衡,在长期均衡时,该市场上所有厂商的利润为零。
7. 某公司的Y产品,面临的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其市场价格是40元,公司的成本函数是TC=100+4Q+Q2。问: (1)决定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产出是多少?
(2)企业为了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增加社会性支出,使固定成本从100上升到150,是否会改变企业的供应曲线? (3)固定成本的增加是否会改变市场的长期均衡价格?
参考答案:(1)根据利润极大化的原则,要求 MR=MC, MR=40元, MC=dTC/dQ=4+2Q,
所以 :40= 4+2Q, Q= 18(单位),利润=TR-TC=40Q-(100+4Q+Q2)=40×18-(100+4×18+182)=224(元) (2)企业为了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增加社会性支出,使固定成本从100上升到150,不会改变企业的供应曲线,因为企业的供应曲线是由边际成本决定的,在短期内与不变成本没有关系。
15
(3)固定成本的增加可能会改变市场的长期均衡价格,因为在长期中,企业不存在不变成本,所有的开支都是可变成本,所以会抬高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
8. 为什么在完全竞争的行业中实现了长期均衡时,经济利润为零?
参考答案:完全竞争行业实现长期均衡时,厂商数目不再发生任何变动,而且MR=LMC=SMC=LAC=SAC,其中,MR=AR=P。于是有:P=LAC=SAC,即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
9. 己知某完全竞争的成本不变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LTC=Q3+12Q2+40Q。试求: (1)当市场商品价格为P=100时,厂商实现MR=LMC时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 (2)若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和单个厂商的产量。
(3)当市场需求函数为Q=660-15P时,行业长期均衡时的厂商数 参考答案:(1)LMC=dLTC/dQ= 3Q2-24Q+40
P=MC=100 3Q2-24Q+40=100 Q=10 (负数舍去)
AC=LTC/Q= Q2-12 Q+40 =100-120+40 =20 R=Q P-Q·AC =10×100-10 ×20 =800
(2)该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P= LAC=LTC/Q= Q2-12 Q+40
MR=LMC=P=LAC
LMC= dLTC/dQ=3Q2-24Q+40 3Q2-24Q+40= Q2-12 Q+40 2 Q2-12Q=0 Q=6
P= Q2-12 Q+40=36-72+40 = 4
该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为4,单个厂商的产量为6。
(3)长期均衡时的厂商的产量P=LAC的最小值:
LAC=LMC/Q= Q2-12Q+40 当d LAC/dQ=2Q-12=0 Q=6 则P=LAC=4
当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660-15P的行业总产量为 Q=660-15×4 =600
所以,行业长期均衡时厂商数量=行业长期均衡时的总产量/厂商的产量=600/6=100(家),即行业长期均衡时厂商数为100家。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