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课后复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导论
1.什么是经济学,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性假定的意义何在?
参考答案: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到相互竞争的用途之中以使人类欲望得到最大满足的科学。或者说,经济学就是研究选择问题的一门学科,即经济学是研究个人、企业和政府如何进行选择,才能把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地配置和有效地利用的一门学科。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而言,再多的经济物品总是不足的。由于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人们只能对资源的利用作出选择。选择就要有标准,在微观经济学中这个标准就是消费者满足程度的最大化和厂商利润的最大化。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性假定提出了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存在稀缺性、或不存在稀缺性的案例。 参考答案:根据自己生活中的体验举例说明(略)。 3.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
参考答案: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是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生产什么涉及资源在产品之间的配置;如何生产涉及要素在生产中的配置;为谁生产涉及生产出来的产品在社会成员之间的配置(收入分配)。
4.试举例说明你身边存在的交替关系。 参考答案:略。
5.计算一下你学习的机会成本。
参考答案: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s)就是在既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人们把某一既定资源投入于某一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利用该资源在其他用途中可能给选择者带来的最大收益。选择上大学,直接花费(成本)包括4年学杂费和生活费,放弃的机会是4年时间所能够挣到的收入。假定4年学杂费约3万元,4年生活费约4万元,则直接付出的货币为7万元左右;如果这4年时间参加工作,可以挣到4万元。合计上4 年学的机会成本是11万元。
6.市场中的那只“看不见的手”能够做什么?
参考答案: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是指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调节资源配置。具体体现在:通过市场价格信号,使市场经济主体做出反应和选择(3W),使得经济资源在部门和企业间流动;同时,“看不见的手”还能够决定收入分配,如工资和利息分别是劳动力和资本的价格。
7.说明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联系与区别。
参考答案:实证分析就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这种方法旨在解释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规范分析则是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么解决的;这种方法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准则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和制定政策的依据,并考察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准则。二者的联系体现在“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之间的关系,是分析问题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有以下两点:实证分析所研究的内容
1
具有客观性,而规范分析所研究的是经济现象的是非善恶,是以一定的行为准则为出发点,从而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实证分析所提出的用于解释经济现象的理论是否正确,可以用经济运行过程的事实进行验证;而规范分析正确与否无法检验。
8.说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参考答案:微观经济学分析的重点是市场价格,将均衡价格作为中心理论;宏观经济学把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作为中心理论。微观经济学分析以个量分析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宏观经济学以总量分析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微观经济学以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作为主要目标;宏观经济学以实现全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作为主要目标。两者都主要采用实证分析,都把社会经济制度作为既定的前提,并在此前提下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补关系,两者是互为基础、互为前提的。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因为总量是由个量综合而成的;宏观经济学又是微观经济学的前提,因为微观经济分析是以既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为前提的。
9.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能用“经济人”解释,或不能用“经济人”解释的的案例。 参考答案:略。
10.指出下列那些是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