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注释】①赵襄主:赵襄子,战国时赵国君主。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此处指王良。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④调:协调。⑤诱:引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 (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 于:_______ .(2)术未尽也 尽:_______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3.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 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 ?(2分)
十六、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鲁哀公问孔子曰:“予闻忘之甚者,徙而忘其妻,有诸乎?”孔子对曰:“此非忘之甚者也,忘之甚者忘其身。”哀公曰:“可得闻与?”对曰:“昔夏桀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不修禹之道,毁坏辟法,裂绝世祀。荒淫于乐,沉酗于酒,其臣有左师触龙者,谄谀不止。汤诛桀,左师触龙者,身死,四支不同坛而居,此忘其身者也。”哀公愀然变色曰:“善!”
(节选自《说苑·敬慎》)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
⑤
④
(1)予闻忘之甚者 闻:_______ .(2)谄谀不止 止:_______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哀公愀然变色曰:“善!”
3.结合选文说说,孔子的回答有何妙处?(2分)
读书求知(4篇)
十七、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陈晋之读书法
读书惟在牢记,则日见进益。陈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后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晋之为得法云。
(选自陈善《扪虱新话》)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 (1)后遂无书不读 遂:_______ .(2)初若可喜 喜: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读书惟在记牢,则日见进益。
3. 陈晋之读书方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
十八、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人有从学者,董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又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于无日。”董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董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选自《三国志·魏书》)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 (1)人有从学者 从:_______ .(2)或问“三余”之意 或:_______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董遇利用“三余”而读书百遍。从他身上,你学到了什么?(2分)
十九、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知之难乎哉!夫人之所以谓知者,非知其姓与名也,亦非知其声容之与笑貌也;读其书,知其言,知其所以为言而已矣。读其书者,天下比比矣;知其言者,千不得百焉;知其所以为言者,百不得一焉。然而天下皆曰:“我能读其书,知其所以为言矣。”此知之难也。人知《离骚》为辞赋之祖矣,司马迁读之,而知悲其志,是贤人之知贤人也。夫不具司马迁之志,而欲知屈原之志,则几乎罔矣。
(选文有改动)
【注释】本文节选自章学诚的《知难》。知难,即知音难,是说古代贤人在后世少有知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 (1)非知其姓与名也 知:_______ .(2)则几乎罔矣 罔: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读其书,知其言,知其所以为言而已矣。
3.为什么司马迁能真正“知其所以为言”成为屈原的知音?(2分)
二十、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叶奕绳尝言强记之法:“某性甚钝。每读一书,遇所喜即札录之,录讫朗诵十余遍,粘之壁间,每日必十余段,少也六七段。掩卷闲步,既就壁间观所粘录,日三五次以为常,务期精熟,一字不遗。壁既满,乃取第一日所粘者收笥中。俟再读有所录,补粘其处。随收随补,岁无旷日。一年之内,约得三千段。数年之后,腹笥渐满。每见务为泛滥者,略得影响而止,稍经时日,便成枵腹,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
(选自《蒿庵闲话》)
【注释】①叶奕绳:清代文人。②强记:记得住,记忆力好。③某:代词,指一定的不明说的或不定的人、地、事、物,这里指代自己。④札录:用小纸片摘录。⑤腹笥(xì):笥,藏书的器具,以腹喻笥,言学识丰富。⑥
⑦
⑧
⑤
⑥
①
②
③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