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甲托病人头颈部,乙托腰、臀部,丙托小腿和足部。 C 甲托病人颈背部,乙托背臀部,丙托膝腿部。
D 甲托病人头背部,乙托病人腰、臀部,丙托小腿和足部。 E 甲托病人头肩部,乙托病人臀部,丙托膝腿部。 23、以下关于各种铺床法的说明正确的是:C A 麻醉床用来供新入院病人使用。 B 暂空床主要准备接受新入院病人。
C 麻醉床可以保护被褥不被血液和呕吐物污染。 D 备用床主要供暂离床病人使用。 E 病人床单的设备和管理应以美观为前提。
24、铺备用床(被套式)操作中以下错误的一项是:C A 移开床旁桌距床约20CM。
B 座椅放在床尾正中,按顺序放上用物。 C 双手掌心向下将大单平铺于床垫下。 D 棉被两边与床沿平齐,尾端塞于床垫下。 E 套上枕套,开口处背门放置。 25、不符合铺床时的节力原则的是:D
A 将用物备齐 B 按使用顺序放置物品 C 铺床时,身体靠近床沿。 D 先铺远侧,后铺近侧。E 下肢前后分开并降低重心
26、住院处护理管理错误的一项是:D A 按收病人后通知有关病区,做好准备。 B 急重病人应先护送病人入院,后补办手续。 C 对一般病人需进行卫生处置。 D 有虱、螨的衣物由家属带回存放。 E 护送过程中,不应停止必要的治疗。 27、两人搬运病人的正确方法是:C A 甲托背部,乙托臀部。 B 甲托头肩部,乙托臀部。
C 甲托病人头颈、肩、腰,乙托臀、腘窝处。 D 甲托头颈、腰部,乙托小腿和大腿。 E 甲托头、背,乙托臀、小腿。
28、护士协助病人向平车挪动时顺序应为:A
9
A 上半身、臀部、下肢 B 上半身、下肢、臀部 C 下肢、臀部、上半身 D 臀部、上半身、下肢 E 臀部、下肢、上半身 29、单人搬运法适用于搬运:A
A 体重较轻者 B 老年人 C 昏迷的病人
D 颅脑损伤者 E 腿部骨折者 六、病例分析
1、刘先生,男35岁,农民。腹胀、乏力半年,近一周加重。诊断为肝硬化,腹水,收入院。作为一名值班护士,你应如何接待他?
2、林先生,男46岁,司机。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0年,今日出现大呕血,呕血量达1500ml。入院时意识淡漠,面色苍白。作为一名值班护士你应如何接待他?
第五章 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一、概念题2
1、医院内感染 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2、外源性感染 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内遭受非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3、内源性感染 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内遭受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4、清洁 指用清水、清洁剂及机械刷洗等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作用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并非杀灭微生物 5、消毒 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除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6、灭菌 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全部微生物的处理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
7、压力蒸气灭菌法 8、光照消毒法 9、无菌区指经灭菌处理且未被污染的区域 10、非无菌区指未经灭菌处理,或虽经灭菌处理但又被污染的区域 11、无菌物品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保持无菌状态的物品
12、隔离是将传染源、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 13、清洁区 指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14、半污染区 指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15、污染区 指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16、终末消毒处理 指对出院、转科或死亡患者及其所住病室、所用的物品及医疗器械等进行的消毒处理
10
17、无菌技术 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