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检验》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

第 17 页 共 80 页

⑷稳定

性 ⑸毒性作用 ⑹抗原

60-80℃,30min被破坏

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效应,可分为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和肠毒素三大类,引起特殊临床表现 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甲醛液处理脱毒形成类毒素

160℃,2-4h才被破坏

较弱,各菌的毒性效应大致相同,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微循环障碍、休克、DIC等。

弱,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作用弱;甲醛液处理不形成类毒素

4、简述细菌性感染的类型有哪些?全身细菌性感染类型有哪些? 细菌性感染的类型有:

⑴ 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隐性感染、显性感染、。其中显性感染又可根据病情缓急分急性感染、慢性感染;

⑵ 根据感染部位分: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其中全身感染又可分为毒血症、内毒素血症、菌血症、败血症和脓毒血症。

5、病原菌标本的采集与送检要注意什么?

采集细菌标本的一般原则是: ⑴ 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标本;

⑵ 因时取材。根据疾病特点采集不同标本(不同病期取不同标本);在采取局部病变标本

处,不可用消毒剂;

⑶ 尽早取材。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对已用抗菌药患者的标本,应注明药物名称; ⑷ 因地取材。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

⑸ 标本必须新鲜。采集后尽快送检(多数细菌标本可冷藏保存或运送)。 【附】病毒性疾病标本的采集与送检方法原则基本,

病毒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标本采取基本原则与细菌相似,即:早期采样,冷藏速送。但还要特别注意下列原则:

⑴ 被杂菌或易受污染的标本,在进行分离培养时应该使用抗生素(加入高浓度青霉素、链霉素或庆大霉素处理);

⑵ 标本的运输和保存:若标本采集地点离病毒实验室较远,可将标本置甘油缓冲盐水中低温保存送检;

⑶ 进行病毒血清学诊断时,应采取双份血清即在发病初期和病后2-3w内各取一份血清,以对比抗体效价变化。

6、填空题

⑴ 感染的后果与病原菌本身的 、侵入的 和 密切相关。 ⑵ 细菌的毒力由 和 构成。

⑶ 内毒素主要是 菌细胞壁中的 成分。其他微生物如 、 和 中亦存在类似物质。

⑷ 内毒素引起发热的机制是作用于机体的 细胞,使之产生具有 的细胞因子。 ⑸ 因为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 ,所以可用 处理制备成 用于预防疾病。 ⑹ 根据外毒素的作用机制不同,可将其分为 、 和 三类。 ⑺ 多数外毒素的分子结构由 和 亚单位组成,其功能前者是 ,后者是 ,二者缺一既无致病作用。 ⑴ 毒力 数目 侵入部位 ⑵ 侵袭力 毒素

⑶ 革兰阴性 脂多糖(LPS) 螺旋体 衣原体 立克次体

宜春学院医学院 杨婧编写 17

第 18 页 共 80 页

⑷ 巨噬 内源性致热原 ⑸ 蛋白质 甲醛 类毒素 ⑹ 神经毒素 细胞毒素 肠毒素

⑺ A B毒素活性部分(决定毒性效应)与特殊受体结合(介导毒素进人靶细胞)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

1、简述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AST)的意义。 ① 可预测抗菌治疗的效果。即AST试验结果为 ―敏感‖时,治疗可能有效; 试验结果为―耐药‖ 时,使用该药物治疗大多失败。

② 指导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所选择药物的依据)。AST的结果往往在给予病人经验性治疗24~48h之后,若AST结果为―敏感‖该治疗为有效,若结果为―耐药‖,即应更换药物。

③ 监测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状况并将结果定期通报临床,分析耐药菌变迁,掌握耐药菌感染病流行病学,控制和预防耐药菌感染发生和流行。 ④ 评价新抗菌药物的抗菌谱及抗菌活性等药效学指标。

2、简述常规药敏试验抗菌药物选择原则。

选择原则应考虑到药物临床疗效、耐药菌株流行情况、预防耐药菌株产生和经济等综合因素,最终目的是达到控制感染病。目前,我国主要遵循美国NCCLS(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 ,NCCLS)制定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在标准中分成A、B、C 、U四组:

A组(所列的抗生素)为首选药敏试验并常规报告的抗菌药物(简称:首选/一级试验并常规报告的抗菌药物即:常规首选药物)。

B组为临床使用主要抗生素,尤其在医院感染时使用的抗生素(简称:一级 / 首选试验并选择报告的抗菌药物)。该类抗生素可在下列情况下使用:①对A组同类抗生素耐药;②标本来源不同时,如三代头孢菌素使用于脑脊液中的肠杆菌,磺胺甲恶唑使用于尿道分离的细菌;③多种微生物感染;④多部位感染;⑤感染流行的控制;⑥对A组抗生素过敏、耐受或无反应。

C组药物用于对A组药物耐药的流行菌株或对A组药物过敏的病人和某些不常见的细菌(如肠外分离的沙门菌属或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即:C组为补充实验,有选择报告的抗微生物药物。

U组仅用于尿道中分离的细菌,不作为尿道外分离菌的常规药敏试验。即: U组仅用于泌尿道的补充实验的抗微生物药物。

3、药物敏感试验(AST)结果如何解释?简述常用的药物敏感试验(AST)方法有哪些?

不论是抑菌圈的量取或MIC、IC值的读取,根NCCLS标准,药物敏感试验(AST)结果最终以―敏感‖、 ―耐药‖和―中介‖报告。

常用的药敏试验方法包括纸片扩散法(K-B法)、稀释法、抗菌药物梯度法(E-test)和自动化仪器法。

稀释法是体外定量测定抗菌药物抑制细菌生长活性的方法。分为肉汤稀释法和琼脂稀释法。稀释法所测得的某抗菌药物能抑制待测菌肉眼可见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为最低抑菌浓度(MIC)。 宜春学院医学院 杨婧编写

18

第 19 页 共 80 页

肉汤稀释法:分为常量稀释法(使用无菌试管,每一浓度抗菌药物的量通常为2ml)和微量稀释法(使用微量稀释孔,每孔有0.1ml肉汤) 。原理是用MH肉汤将抗菌药物作不同浓度的稀释后,再接种待测菌,定量测定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待测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或最低杀菌浓度(MBC)。 琼脂选择法是将不同浓度药物混匀于琼脂培养基中,配制含不同浓度药物平板,使用微量多头接种器接种细菌,经孵育后观察细菌在含不同浓度药物的平板上的生长情况,以抑制细菌生长的琼脂平板所含的药物浓度测得MIC。该法的特点是可同时做多株细菌的MIC测定,结果的重复性优于肉汤稀释法,且易于发现耐药突变株或污染,是验证新药体外抗菌活性时常用的参照标准。 E-test法是一种新型的检测细菌或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方法,是稀释法和扩散法原理的结合。E试条是一条 5mm×50mm无活性的无孔塑料薄条(无孔试剂载体),一面固定有预先制备的,浓度呈连续指数增长稀释抗生素,另一面有以μg /ml为单位的读数和判读刻度。将E-test试条放在细菌接种过的琼脂平板上,其载体上的药物立即且有效地释放入琼脂介质,从而在试纸条下方马上建立一个抗菌药物浓度的连续的指数梯度。经孵育过夜,围绕E试条明显可见椭圆形抑菌圈,圈的边缘与试条交点的刻度浓度即为抗生素抑制细菌的特定浓度,又称抑制浓度(IC),它与MIC呈高度相关。 自动化仪器法:ViteK-ATB系统和Microscan是半自动或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系统,通过系统中药敏专家系统可报告分离菌的药敏结果。

4、简述纸片琼脂扩散药敏试验(K-B法)的原理、方法、结果判断和报告。

原理: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收琼脂中水分溶解后不断向纸片周围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测试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形成无菌生长的透明圈即为抑菌圈。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测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对测试菌的MIC呈负相关关系。

实验方法:接种—贴放药物纸片—培养 用无菌棉拭子蘸取已制备好的菌液,在管内壁将多余菌液旋转挤去后,均匀涂布于M-H琼脂表面,涂布3次,每次旋转平板60度,最后沿平板内缘涂抹一周(沾菌棉拭子用后,放入消毒缸中,勿乱丢)。盖上平皿盖,在室温下干燥3~5分钟后,用无菌镊子将药敏纸片贴于琼脂表面,用镊子尖压一下,使其贴牢(纸片贴上就不再移动,因为有些药物已扩散到琼脂内;贴纸片要求:纸片距平板内缘应大于15mm,各纸片中心相距应大于24mm。直径为90mm的平板可贴6张纸片)。置35℃温箱培养16~18小时后读取结果。

结果判断和报告:用精确度为1mm的游标卡尺量取抑菌圈直径。根据NCCLS标准,作出―敏感‖、―耐药‖和―中介‖的判断。

【附】接种菌液的准备:①直接调制法:用接种环挑取琼脂平板上形态相同的菌落4~5个,置于无菌3~5ml生理盐水或MH肉汤管中,校正菌液浓度至0.5麦氏比浊标准(相当于1.5×108cfu/ml的含菌量)。校正后的菌液应在15分钟内接种。②生长法:用接种环挑取琼脂平板上形态相同的菌落4~5个,接种于3~5mlMH肉汤管,35℃培养4h。再用生理盐水或MH肉汤校正菌液浓度至0.5麦氏比浊标准。 5、简述体外联合药物敏感试验的意义有哪些?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可出现哪4种结果? 体外联合药物敏感试验的意义: ⑴ 扩大抗菌谱,治疗混合性感染;

⑵ 预防或推迟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

⑶ 联合用药可以减少剂量,以避免达到毒性剂量;

宜春学院医学院 杨婧编写

19

第 20 页 共 80 页

⑷ 对某些耐药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联合用药比单一用药时效果更好。 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可出现4种结果:

⑴ 无关作用:两种抗菌药物联合作用的活 性等于其单独活性; ⑵ 拮抗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显著低于单独抗菌活性;

⑶ 累加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时的活性等于两种单独抗菌活性之和; ⑷ 协同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显著大于其单独作用的总和。

6、名词解释

折点药物敏感试验:仅用特定抗生素浓度(敏感、中介或耐药折点MIC)而不使用测定MIC时所用系列对倍抗生素浓度测试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称折点敏感试验。当选择区分中介和耐药折点值药物浓度时,若两种抗药物浓度培养基均生长可判断为耐药;如在两种药物浓度均不生长则为敏感;仅在较低药物浓度培养基中生长提示为中介。

超广谱β-内酰胺酶就是能水解青霉素、广谱头孢菌素及单胺类的酶,主要由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肠杆菌等细菌产生。临床意义 :产ESBL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不论其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如何,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单环类(氨曲南)耐药(治疗无效)。 但对头霉素、碳青霉稀及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制剂可能敏感。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1μg苯唑西林纸片的抑菌圈直径≤10mm,或其MIC≥4μg/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μg苯唑西林抑菌圈直径≤ 17mm,或MIC ≥ 0.5μg/ml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称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临床意义 :MRS不论其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所有的β-内酰胺类药物和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均无临床疗效;绝大多数的MRS常示多重耐药,包括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

当对1 μg/ml苯唑西林纸片抑菌圈<20mm或MIC>0.06 μg/ml应视为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临床意义:PRSP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克肟、头孢唑肟,临床治疗的疗效很低。但应检测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和美咯培南的MIC以判断是否对这些抗生素敏感。

对 30μg万古霉素纸片抑菌圈直径 ≤14mm或 MIC≥32μg/ml应视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临床意义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但对青霉素敏感的VRE

可用青霉素和庆大霉素联合治疗,若对青霉素耐药而不是高水平耐氨基糖苷类可用替考拉宁+庆大霉素。

肠球菌对 120μg庆大霉素纸片抑菌圈直径 ≤6mm或 MIC≥500μg/ml时;对 300μg链霉素纸片抑菌圈直径 ≤6mm或 MIC≥1000μg/ml(肉汤)或MIC>2000 μg/ml(琼脂)时,被称为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HLAR)肠球菌。临床意义:HLAR菌株,青霉素和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治疗无效,须使用万古霉素。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治疗比较困难,没有特定的规律,可供选择的有四环素、氯霉素、喹诺酮类,泌尿系可考虑呋喃妥因或磺胺类。

病原性球菌及检验

1、名词解释:β-溶血;α-溶血;抗O试验。

⑴ β-溶血(β-hemolysis)/乙型溶血:有些细菌在血琼脂平板生长繁殖,在菌落周围可形成一个2~4mm宽、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无色溶血环。此种溶血环称为β-溶血。 ⑵ α-溶血(α-hemolysis):有些细菌在血琼脂平板生长繁殖,在菌落周围有1~2mm宽的草绿色溶血环,溶血环中的红细胞未完全溶解。此种溶血环称为α溶血(甲型溶血)。

宜春学院医学院 杨婧编写

2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