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检验》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

第 13 页 共 80 页

高压蒸气灭菌法是一种最常用、最有效的灭菌方法,是在密闭的蒸气容器中进行。随着压力升高,蒸气的温度也相应升高,在103.4kpa 蒸气压下,温度达到121.3℃,维持15~20 min,可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微生物。适用于耐高温、耐潮湿物品的灭菌,如一般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用品等。但该温度还不足以灭活朊粒和热原质。

5、请叙述紫外线的杀菌作用机制、特点和注意事项。

⑴ 紫外线(UV)的杀菌机制主要是损伤细菌DNA构型,使一条DNA链上相邻的两个胸腺嘧啶共价结合而形成二聚体,从而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导致细菌死亡。 ⑵ 特点与注意事项:

① UV的杀菌作用与波长有关:240-300nm波长的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其中以265-266nm最强,因其正好与DNA的吸收光谱一致。 ② 紫外线的穿透力极弱:不能透过玻璃或纸张等,故一般只用于空气消毒及物体表面消毒。 ③ 杀菌波长的UV对人体皮肤、眼睛有损伤作用,使用时应注意防护。 ④ 一般用低压水银蒸气灯做紫外线杀菌处理。

6、简述乙醇、碘酊、过氧化氢、过氧乙酸、戊二醛、环氧乙烷消毒灭菌的主要特点。 乙醇消毒灭菌的机制、特点及主要用途:

⑴ 机制:去除菌细胞膜中的脂类,并使菌体蛋白质变性与凝固。 ⑵ 特点与主要用途:

① 以浓度为70% ~75%时杀菌力最强。 ② 易挥发,需加盖保存,定期调整浓度。 ③ 主要用于皮肤消毒和浸泡体温计。

2.0~2.5%碘酊、0.5%碘伏:多用于皮肤黏膜、体温计以及其他物品的表面消毒。 过氧化氢:

机理:导致酶蛋白-SH基转变为-S-S-,导致酶活性丧失。3%~ 6%过氧化氢 kill most bacteria;10%过氧化氢 kill all microorganism including spore.

用途:可用于物品表面和皮肤黏膜消毒(如口腔、创口的消毒、厌氧菌感染的消毒)。但对金属制品有腐蚀作用。

0.2%~0.3%过氧乙酸:类似于过氧化氢。 2%戊二醛:

机理:细菌蛋白和核酸的烷化作用。 特点:广谱,高效,快速。

用途:戊二醛以0.3%NaHCO3调整pH至7.5~8.5, 配成2%水溶液,浸泡5min,适用于精密仪器、内窥镜(不能用热力灭菌法进行灭菌)等的灭菌。 环氧乙烷:

种类:杂环类化合物,沸点10.8℃,气体消毒剂。 机理:细菌蛋白和核酸的烷化作用。

特点:能穿透包裹物,广谱高效,杀灭芽胞,易燃,对人有毒性。 用途:已广泛用于医疗器械、一次性用具的灭菌。

常用的灭菌要求是浓度800~1200mg/L;相对湿度55%~60%;50 ℃;6h。 7、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⑴ 消毒剂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时间

消毒剂种类不同,其杀菌效果亦有很大差别,大多数浓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但醇类例外,作用时间越长,杀菌效果越好。

⑵ 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菌龄、有无特殊构造等。

宜春学院医学院 杨婧编写

13

第 14 页 共 80 页

同种消毒剂对不同的微生物杀菌效果也不一致,且微生物数量越多,所需消毒的时间就越长。

⑶ 温度、湿度:温度升高可提高消毒效果。 ⑷ 酸碱度:酸碱度可影响消毒剂的杀菌效果。

⑸ 有机物:环境中有机物的存在,可影响消毒剂的效果。生理盐水清洗污染创口表面。 8、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有哪些?各自种类的代表是什么? ⑴ 使菌体蛋白变性或凝固,导致细菌死亡:酚类(高浓度)、醇类、重金属盐类、酸碱类、醛类

⑵ 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某些氧化剂、重金属盐类(低浓度)与细菌酶蛋白的-SH基结合而使有关酶失去活性,导致细菌代谢发生障碍而死亡;

⑶ 损伤细胞膜,能降低菌细胞的表面张力并增加其通透性,胞外液体内渗,导致细菌破裂:酚类(低浓度)、表面活性剂、脂溶剂

9、毒性噬菌体增殖以何种方式增殖?它的增殖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毒性噬菌体以复制方式增殖。它的增殖过程包括吸附,穿入,生物合成和装配、成熟与释放等步骤。

10、填空题

⑴ 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发生明显改变时,可出现 ,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称为 。

⑵ 当正常菌群发生 或 时,可成为 菌。

⑶ 正常菌群对机体的有益作用是 、 、 、 和 。

⑷ 引起微生态失调动主要原因是 、 和 。

⑸ 毒性噬菌体以 方式进行增殖,增殖过程包括 、 、 、 几个阶段。 ⑹ 噬菌体参与的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有 和 。 ⑺ 噬菌体的化学组成主要为_______、_______。

⑻ 温和噬菌体有三种存在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 菌群失调 菌群失调症

⑵ 寄居部位改变 菌群失调 条件致病菌

⑶ 生物屏障作用 营养作用 免疫作用 抗衰老作用 抗肿瘤作用

⑷ 正常菌群寄居部位改变 滥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 机体免疫功能降低 ⑸ 复制 吸附 穿入 生物合成 成熟与释放 ⑹ 转导 溶原性转换 ⑺ 核酸 蛋白质

⑻ 游离的具有感染性的噬菌体颗粒 宿主胞质内类似质粒形式的噬菌体核酸 前噬菌体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1、名词解释: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耐药性变异;卡介苗(BCG)

⑴ 转化:是供体菌裂解游离的DNA片段被受体菌直接摄取,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遗传性

宜春学院医学院 杨婧编写

14

第 15 页 共 80 页

状。(转化是指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从而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遗传性状的过程。) ⑵ 接合:是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沟通,将遗传物质(主要是质粒DNA)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⑶ 转导:是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一段DNA 转移到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⑷ 溶原性转换: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噬菌体作为供体,宿主菌染色体中整合了噬菌体的DNA片段,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⑸ 耐药性变异: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由敏感变成耐药的变异称耐药性变异

⑹ 卡介苗:卡-介二氏将有毒力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接种在含有胆汁、甘油、马铃薯培养基上,经过13年传230代,终于获得一株毒力减弱但仍保持免疫原性的变异株,即卡介苗。

2、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有哪些?

⑴ 形态、结构变异:如 L型细菌的产生;荚膜、芽孢、鞭毛的形成与缺失。 ⑵ 菌落变异:细菌S-R变异

⑶ 毒力变异:毒力增强的变异与毒力减弱的变异

⑷ 抗原性变异:O抗原与H抗原变异;H抗原的I相与II相的互变。

⑸ 耐药性变异: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由敏感变成耐药的变异称耐药性变异。 ⑹ 酶活性变异 3、简述细菌耐药性获得的主要机制有哪些? ⑴ 钝化酶的产生 ⑵ 药物作用靶位发生改变

⑶ 细胞壁的通透性的改变,抗菌药物的渗透障碍 ⑷ 主动外排机制:细菌主动外排系统的过度表达 4、医学上重要的质粒的种类有哪些?简述质粒的主要特征。 医学上重要质粒的种类:① 致育质粒(F 质粒),② 耐药质粒(R 质粒),③ 毒力质粒(Vi 质粒),④ 细菌素质粒:如Col 质粒,⑤ 代谢质粒。 质粒的主要特点:

⑴ 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

⑵ 编码产物赋予细菌某些性状特征:如sex pilus 、细菌素、毒素和耐药性等; ⑶ 可自行丢失与消除,非生命活动所必需;

⑷ 质粒的转移性:可通过接合、转化或转导等方式在细菌间转移; ⑸ 质粒的不相容性与相容性。

5、细菌基因的转移与重组方式有几种?

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有: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和原生质体融合等。 6、简述F+菌、F-菌、Hfr的区别以及F+菌和Hfr的共同特点。 F+菌:带有F质粒具有性菌毛的细菌,这种细菌可通过性菌毛将遗传物质传递给F-菌。 F- 菌:不带有F质粒无性菌毛的细菌。

Hfr:当F质粒进入受体细菌并将质粒DNA整合到染色体上,这种细菌称为Hfr (染色体上整合有F质粒的细菌) 。

F+菌和Hfr 菌的共同特点是:两者都有性菌毛,均可通过接合方式进行基因转移。

宜春学院医学院 杨婧编写

15

第 16 页 共 80 页

7、填空题

⑴ F-菌亦称 ,可经 方式变为F+菌。

⑵ R质粒可通过 、 和 等基因转移和重组的方式在细菌间传递耐药性,其中最主要的方式为 。

⑶ 通常把细菌的鞭毛从有到无的变异,称为 变异,把细菌因受青霉素、免疫血清等作用而致细胞壁缺陷称为 变异。 ⑴ 雌菌,接合

⑵ 转化,接合,转导,接合 ⑶ H-O,细菌L型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1、名词解释:侵袭力;毒血症;脓毒血症;败血症;菌血症;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 ⑴ 侵袭力: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皮肤、粘膜生理屏障等免疫防御机制,进入机体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⑵ 毒血症是指致病菌侵入宿主机体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病菌不进入血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外毒素经血到达特定的靶器官和组织,引起特征性的毒性症状。例如白喉、破伤风等。

⑶ 脓毒血症是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到机体其他组织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引起肝脓肿、肾脓肿、肺脓肿。

⑷ 败血症是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包括内毒素和外毒素等)所引起严重的全身性中毒症状。例如高热、皮肤和粘膜瘀斑、肝脾肿大等。 ⑸ 菌血症是指病原菌由局部入血,一过性从血流到达易感部位后再行繁殖而致病,例如伤寒早期有菌血症。

⑹ 外源性感染:病原菌来源于宿主体外的感染。 ⑺ 内源性感染:病原菌来自病人自身的体内或体表。多数由正常菌群引起;少数是以潜伏状态存在于体内的致病菌引起,如结核分枝杆菌、HSV、CMV。 2、细菌性感染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细菌的致病机制如何?) ① 侵入体内的微生物(细菌)的数量

侵袭力:菌体表面结构与侵袭性酶等 ② 侵入体内的微生物(细菌)的毒力

毒素:内、外毒素 ③ 侵入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创伤)、血液、人畜共患病的传播(节支动物媒介传

播)、性接触等 ④ 机体免疫力 3、内毒素与外毒素的比较。 区别点 ⑴来源 ⑵存在部位 ⑶化学成分

外毒素 内毒素 G+菌和部分G-菌 G-菌

从活菌分泌出,少数菌崩解后释出 Cell wall成分,菌裂解后释出 蛋白质,分子结构为A-B模式

脂多糖

宜春学院医学院 杨婧编写 16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