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惠州市名校生物七年级(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

24.( )取口腔上皮细胞的准确部位应是侧壁上。 三、连线题

25.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各100粒)的绿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情况如表.

(1)根据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 .

(2)种子萌发后,如果继续培养几周,幼苗生长较好的应该是 组.你判断的理由是: . (3)要证明“黑暗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 作对比. (4)丙组中有7粒种子没有萌发,请你给一个合理的解释.

26.

27.将下列相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四、综合题

28.如图分别是海带、银杏、桫椤、葫芦藓四种植物,据图回答:

(1)桫椤和葫芦藓对比,桫椤已经出现_____等器官。 (2)图中的葫芦藓、桫椤都是用_____繁殖后代。 (3)藻类能通过_____作用合成有机物。

(4)银杏能产生种子繁殖后代,但种子是裸露的,没有_____包被,因此称为裸子植物。 29.下图所示是玻片标本制作的主要过程,请回答问题:

(1)正确的制作过程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 。 (2)制作标本之前应该用__________将玻片擦拭干净。 (3)制作标本时应该选择________________的生物材料。

(4)在步骤④中,将生物材料浸入水中展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制作标本染色时使用的染色剂是_____________,染色时应该重复2-3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标本制作完成之后,需要把标本放到显微镜的___________上,把观察目标对准________,用__________固定好,以便进行观察。

30.如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关系,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示中一个较长的食物链:______;图中细菌和真菌属于______,属于第二营养级的是______.

(2)该农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能量最终来源是______,能量在流动过程中______.

(3)在此系统中碳元素首先以______形式被______利用,最终又以______回到无机环境中,还可再经植物的______又进行循环,而它的量______,若该生态系统中受到某种重金属污染,一段时间后该图示中体内重金属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

(4)水稻生长过程中会有各种害虫危害,农民一般采用喷洒农药的方法消灭害虫,想一想,施用农药对该生态系统会产生什么影响?______

(5)而在自然的生态系统中,植物种类较多,还有各种类型的野草,多种动物,还会有各类蘑菇、蚯蚓等,这时食物链就______,平衡能力就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A D D C B A C B A A B C C B D C C 二、判断题 19.对 20.对 21.× 22.对 23.错 24.对

三、连线题 25.(1)水

(2)甲种子萌发形成幼苗后,种子中储存的营养物质已经消耗光,幼苗生长需要的养料来自幼苗自身的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 (3)甲和丙

(4)这7粒种子本身的结构被破坏或者是死种子.

26.

27.植物——分生组织——具有分裂能力; 植物——营养组织——储存营养物质; 植物——输导组织——输送水和无机盐;动物——上皮组织——保护和分泌;动物——神经组织——产生和传导兴奋;四、综合题

28.根、茎、叶 孢子 光合 果皮

29.① ③ ④ ②干净的纱布薄而透明避免细胞重叠稀碘液使染色均匀载物台通光孔压片夹 30.水稻→昆虫→青蛙→蛇 分解者 昆虫 太阳能 逐级减少 二氧化碳 水稻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不变 蛇 污染环境、对以害虫为食的生物造成伤害、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等 更多 更强

植物——保护组织——保护; 动物——肌肉组织——收缩和舒张;

动物——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

2019-2020学年七上生物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此诗句中黄鹂和柳树在结构层次上的差别在于( ) A.系统 B.器官 C.个体 D.组织

2.下表为某科研人员对A、B、C、D四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单位:个)的调查统计结果,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推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 ) A B C D A.A 物种1 1 10 150 30 物种2 90 350 250 200 B.B 物种3 0 0 100 0 C.C 物种4 0 0 800 0 物种5 0 30 40 0 D.D 物种6 30 0 30 0 物种7 40 40 1 50 3.下列各项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不相对应的是( )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形象地说明生物影响环境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该食物链可以表示为“蝉→螳螂→黄雀” D.“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间的竞争关系

4.蚯蚓需要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它可以疏土,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这说明( ) A.环境会影响生物 B.生物会影响环境

C.生物会适应环境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会影响环境

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35℃和10℃两种水温,探究“不同水温对金鱼呼吸的影响”.这种探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分类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6.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活,蛇的冬眠主要与下列哪一种环境因素有关?( )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分

7.在显微镜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与其结果不相符的是( ) A.转动转换器一一更换物镜

B.转动粗准焦螺旋﹣﹣较大幅度升降镜筒 C.转动凹面镜﹣﹣调节视野亮度 D.转动遮光器﹣﹣调节视野大小 8.下列各项活动适合进行抽样调查的是 A.我校初一某班的男女生比例 B.全国青少年的近视率 C.我校初一某班学生平均身高 D.我校初一某班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9.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流程图“擦→()→取→()→盖→()→吸”中,空格一次应该填写的是

A.滴、展、染 B.染、展、滴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