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测评(二)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积累(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天下 匡:匡正?九合诸侯,一匡.A.?
?尝与鲍叔贾 贾:做买卖?.
?鄂侯 脯:制成肉干?鄂侯争之强、辩之疾,故脯.B.??途于邹 假:借?将之薛,假.? 恨:遗憾?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C.? 贼:盗贼?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请之 数:多次?公子往数.?D.
?乃谢客就车 就:登上?.
【解析】 贼:指凶手。 【答案】 C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贤?鲍叔知其.A.?
?路曼曼其修远兮?.
?宫中?屠岸贾闻之,索于.B.??蓝?青,取之于.?母婢也?叱嗟!而.C.??智不若耶?宁力不胜而.?害何如?秦称帝之.?D.
?纣之三公也?.
【解析】 A项,代词,他/句中助词,无意义;B项,介词,到/介词,从;C项,代词,你,你的/连词,表并列;D项,均为助词,的。
【答案】 D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朱亥袖四十斤铁椎 .②不敢以其高贵骄士 .③为之祭邑,春秋祠之 .
1
④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 .⑤公子纠败,召忽死之 .⑥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⑦吾请为君责而归之 .
⑧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令赵帝秦 .A.①③/②/④⑦/⑤/⑥⑧ B.①③⑧/②④⑥/⑤/⑦ C.①③/②⑧/④⑥/⑤/⑦ D.①③⑧/②④⑥/⑤⑦
【解析】 ①③名词用作动词;②形容词用作动词;④⑦使动用法;⑤为动用法;⑥⑧意动用法。
【答案】 A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 ..B.夫人有德于公子 ..C.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D.秦称帝之害何如 ..
【解析】 A项,“以致”,古义:以便牵连;今义: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所形成的结果。B项,“夫人”,古义:夫,发语词,人,别人;今义:尊称别人的妻子,多用于外交场合。C项,“首功”,古义:斩首之功;今义:头等功劳。D项,“何如”,古今义均是“怎么样”之意。
【答案】 D
5.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为却军五十里
A.臣有大事但君不闻,是无君也 B.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C.今又内围邯郸而不能去
D.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解析】 C项与例句均为省略句;A项,判断句;B项,宾语前置句;D项,介宾后置句。
【答案】 C 二、阅读鉴赏(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20分)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
2
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管仲贫困,常欺鲍叔 欺:欺负 .B.鲍叔遂进管仲 进:举荐 .C.一匡天下 匡:匡正 .D.尝与鲍叔贾 贾:做买卖 .
【解析】 A项,“欺”应为“占便宜”。 【答案】 A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不以为言 ..B.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C.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D.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
【解析】 B项,不肖,古今义相同,同是“不成器不成材”的意思。A项,“以为”古义是“‘以’是‘因为’,‘为’是‘说’”;今义是“认为”。C项,“穷困”古义是“困窘”;今义是“贫困”。D项,“谋事”古义是“出谋办事”;今义是“找职业”。
【答案】 B
8.下面六句话分别分为四组,全都表现鲍叔“能知人”的一组是( )(3分) ①鲍叔知其贤 ②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 ③鲍叔遂进管仲 ④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⑤多鲍叔能知人也 ⑥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A.①②③ C.③④⑥
B.①③④ D.②③⑤
【解析】 ①表示鲍叔了解管仲有才能,但不属于行为表现,④说管仲任用情况,⑥赞扬鲍叔谦虚的美德。
【答案】 D
3
9.下列对文意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做买卖常占便宜。鲍叔却一直很好地待他,不将这事声张出去,原因是鲍叔知道管仲没遇上好时运。
B.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会合诸侯,匡救天下,这都是鲍叔知贤、荐贤、让贤的结果,说鲍叔是最大的功臣一点都不为过。
C.在常人看来,管仲无德、无才又贪心,但鲍叔独具慧眼,他深信管仲做事不顺、当官不成,原因是缺乏磨炼、机遇不到,他坚信管仲是治国之才。时来运转,会发挥潜能。
D.本文虽选自《管晏列传》,但并没有把主要笔墨放在写管仲的个人功绩上,而是着重写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重点写鲍叔牙的高尚品德和行为,暗示没有鲍叔牙就没有管仲。
【解析】 管仲欺骗鲍叔牙,鲍叔牙对他好是因为知道管仲家贫。 【答案】 A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他知道我不会为失小节而羞,却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 (2)天下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而称赞鲍叔善于识别人才。 (二)(2016·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尝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