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A′B′C′和△A″B″C″,这两个三角形分小组讨论,两次翻折(对称轴互相垂对称吗?画出使这两个三角形成轴对称的对称轴,你发现了什么? 两次翻折(对称轴互相垂直)与中心对称的关系: 如果对称轴互相垂直,那么两次翻折就相当于一次中心对称,且两条对称轴的垂足为对称中心. 1、如图,已知△ABC和过点O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x、学生可在课本上直y,画出△ABC关于直线x对称的△A′B′C′,再画出△A′B′C′关于直线y对称的△A″B″C″,△A″B″接画。 提高审美能力。 ―――从敦煌洞窟到欧洲教堂 讨论、体会。 直)与中心对称的关系:得出结论。 反C″与△ABC是否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 馈 训练 应用 提高 阅读材料:古建筑中的旋转对称 小两次翻折(对称轴互相垂直)与中心对称的关系。 结 提高 布课本P22页3、4 置 作业 反 思
教学内容:
小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复习巩固基本变换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熟练掌握各种基本变化画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进一步体会培养学生之间合作、自主式的学习方法。 情感与态度目标:认识和欣赏这些基本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对生活中与旋转现象有关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交流等活动,发展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用知识结构中的要点自查掌握情况。 教辅工具:多媒体,投影仪 分为2教时,即第11、12教时
第11教时
教学程序设计: 一、知识回顾: 投影:
说明:采用边复习边展开的方式进行。注意鼓动学生的积极参与。。 程序 教师活动 1.投影1:课本第25页1题 巡视、评价。 2.投影2:课本第25页2题。 巡视、评价。 3.投影3:课本第26页3题。 巡视、评价。 学生活动 1.动笔解答,谈自己的解题思路。 2.动笔解答,谈自己的解题思路。 3.动笔解答,谈自己的解题思路。 4.动笔解答,谈自己的解题思路。 5.学生可以借助实物观察。 备注 应 用 举 例 与 反 馈 训 练 4.投影4:课本第26页B组7题。 5.投影5:课本第27页C组10题。 1.平移、旋转与轴对称都是图形之间体会 小结 段的长度与教的大小都没有改变,图提高 形的形状与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 2. 自我评价 的一些主要变换,在这些变换下,线布置 A组:第26页复习题:4、5、6 作业 B组:第27页8、9 反 思 第12教时
教学程序设计: 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序 再次理清知识结 理 重复投影第20页知识结构图 构。 清 知 识 采用边复习边展开的方式进行。注意鼓动学生的结 积极参与。 构 图 用硬纸板剪出两个同样大小的三角形,按照下列两种情况将△ABC和△A′B′C′放在桌面上。 分小组进行。 操 作 实 践 1 动手试一试,如何通过平移、旋转与轴对称将△ABC运动到△A′B′C′上,使两者互相重合。与你的伙伴交流一下,看看谁的办法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