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重点中学。进入中学后,张某逐渐远离母亲,母女很少交流。张某犯错误时,母亲也一味地包容,使之越来越放纵。她对母亲的话充耳不闻,甚至经常撒谎,逆反心理表现强烈。张某在小学时表现较好,成绩一般,对美术兴趣较浓。张某从初一开始于其他班、外校学生交往,初二开始出现撒谎、逃课现象。
答:一、原因分析
张某的症状是典型的品行障碍问题。根据对张某各方面的分析,导致张某品行障碍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因素使她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
2.学习适应不良带来自信心的丧失,造成自尊需要得不到满足。 3.交友不慎,造成行为偏差。 二、解决方案
1.运用认知疗法,改变错误认知。运用认知疗法,使她认识到;在交友问题上要明辨是非,自己犯了错误,除了寻求客观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从自身找原因。
2.运用心理动力学分析其成长历程。
3.开展家庭辅导,与家长沟通。向张某的母亲了解张某成长过程及家庭情况,并向其反馈张某的感受,特别是对母亲的看法。
4.创设情景,开展家庭治疗。针对张某和母亲相处时身体无法解除的问题,采用行为疗法,让张某挽住母亲的手臂,母亲楼主女儿,抚摸女儿,反复多次,逐渐自然放松。要求母亲鼓励并帮助张某。
5.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帮助张某重新树立学习信心,创造各种条件,使她融入班级的洪流中,让张某充分感受到同学、老师的爱,机体的荣誉感,个人的成功体验,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
三、小结
品行障碍指儿童期或少年期反复而持续地出现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包括反社会、攻击性或对抗性行为。它的两个典型症状是出现反社会行为或攻击行为。另外还有逃课、撒谎、吸烟、抢劫行为等出现。
品行障碍的致病原因有可能是父母有反社会行为或者父母小时候有品行障碍,经遗传获得。其中家庭环境因素时青少年出现品行障碍的重要因素,如单亲家庭、家庭不和、教育方式不一致等。本案例中的张某就是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单亲家庭成为她出现一系列品行问题的首要因素。
当青少年出现品行障碍问题的时候,应引起家长和学校的相应重视。因为品行障碍问题不治疗的话很可能会导致青少年的犯罪,后果会更加严重。因此,家长和老师教育过程中应格外注意,出现问题要及时治疗。
案例分析
13.基本情况:(学习兴趣的激发)
许某,今年刚升入初中。这位男同学身体发育良好,性格活泼热情,也很聪明。但他很不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表现为整天乐呵呵的,部分时间地玩,喜欢看儿童连环画、打游戏机,不参加有组织的经济类活动。如开运动会时,其他同学在为运动员助威呐喊,他一个人巴宰地上玩泥巴。平时行为表现也很幼稚,缺乏独立性;没有远大的理想,对前途从不考虑。老师问他将来打算做什么,他一脸天真地回答:“不知道呀。”表现为七八岁年龄的行为和想法。学习毫无自动性,完全依赖家长,小学时的作业都是在老师办公室里完成的。进入初中后,上课不积极思考,但谈到玩“玩”时便大有兴致。作业每天少做,有时甚至不做,经常丢三落四,害怕学习,有轻微“厌学”症状。生活能力极差,连家庭住址都写不清楚。
答:一、原因分析
1.心理因素。许某的心理行为表现比同龄人幼稚,精神卫生水平低下;缺乏远大理想追求,谈不上自我人生设计、认识、规划和奋斗。
2.人格因素、许某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兴趣要求幼稚化。
该学生的心理幼稚症状表现明显,虽然症状不很严重,但具有一定的危害性。该生已形成学习困难的问题。
二、解决方案
心理幼稚症状严格地讲并不是心理疾病,只属于一种心理缺陷。因此,可以采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训练的方法矫治。
1.指导家长进行成人化教育和训练。
2.社会化教育和训练法。人的一生应该是社会化学习的一生。人的心理成熟、丰富和发展,只有参与社会实践,赋予社会内容才能实现。形式包括以下两种:
第一,学校内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化学习,使他接触社会实际生活,扩大信息量,促进兴趣多样化和高尚化,激发学习动力,促进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二,通过有意识的旅游来训练该生。
3.大量信息刺激训练法。心理幼稚学生信息量不足,长期沉湎于低级儿童型兴趣爱好也
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儿童的兴趣爱好:一是阅读名人传记训练法;二是改变成长环境。
4.提供互帮小组。许某由于心理幼稚而表现为学习困难。除了一项训练外,教师还可以为许某请两位学生辅导员。主要帮他做好课堂笔记,并每天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
三、小结
1.通过两个多月的矫治,许某现在的心理发展水平有所提高。对于自己的表现和未来都能客观地做出评价,也有了自己的理想,学习习惯已经养成,不再出现不做作业或是少做作业的现象,且学习成绩处于班内中等。对学习有了信心,不再厌学了,与同学也想出融洽。可以说,他的心理幼稚症状已基本矫治成功。
2.许某热情聪明,他的心理幼稚完全是错误的家庭教育造成的,他的矫治成功也取决于家长的配合。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成员父母,有必要科学地教养子女。
3.面对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老师与家长应该从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将学习视为一种自我成长的需要,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行为特征。
案例分析
14.基本情况:(多动症儿童的教育)
孙某上初中一年级了,上课时经常发生不遵守纪律的现象,好摇晃凳子,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课余活动中好搞恶作剧,东跑西奔,有意用头把几个同学撞倒,自己却满不在乎;在家里遇到不能满足的事情便大喊大叫,甚至在地上打滚,表现得任性冲动;他很爱看电视,碰到喜爱的节目如武打片、侦探片能一脸看上一两个小时,并手舞足蹈;做作业时边做边玩,注意力难以集中,以致经常出现错误,学习成绩在一般以下。为此,孙某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父母的训斥。
答:一、原因分析
1.注意力不集中。孙某智力正常,但有与实际年龄不相符合的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冲动任性、自控能力差的特征,以致影响学习,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日常生活中使家长和老师感到困惑。
2.人格因素。孙某性格较压抑,加上家长和老师经常训斥形成压力。这种压力过大导致学习自卑、社交性自卑、家庭间情感不和。
孙某“不安分守纪”的毛病是一种常见的行为异常问题:青少年多动症,又称脑功能轻
微失调或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症。
二、解决方案
1.适当用药。对多动症必须进行药物治疗,但药物不能代替教育。
2.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不应歧视、打骂多动症青年,以免加重孩子的精神创伤。 3.父母的教育要保持一致。父亲需纠正急躁、粗暴的缺点,不要动不动就打孩子,要多看一看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母亲则应克服对孩子的溺爱、娇惯的弱点,努力做到热爱孩子与严格要求孩子相结合。
4.控制孩子的饮食。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家长还必须适当控制孩子的饮食。
5.家长应该了解多动症的特点。对于多动症青少年的要求不应过于苛求,切莫像对待正常孩子那样严格,也不能急于求成,只要求他们的多动行为能控制在一个不太过分的范围内就可以了。
6.加强集中注意力的培养。应逐步培养多动症青年静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可以从看书、听故事做起,逐渐延长其集中注意力的时间。
7.培养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应从小培养多动症青少年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早晨要按时起床,最好参加一定时间的晨练;饮食定量定时,并注意营养;中午要适当午休,晚上要准时休息,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不要迁就孩子的兴趣而让他看电视至深夜,以致影响睡眠。
三、小结
1.对于多动症青少年应耐心地、反复地教育和帮助,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消除他们所存在的紧张心理,帮助他们提高自控能力。
2.父母应和老师、医生经常保持联系,争取孩子、医生、家长、教师四方面的合作,共同做好矫正教育。
案例分析
15.基本情况:(学习困难)
王某,男,八年级学生,学习上情绪抑郁。通过期中考试后,由于成绩与自己预计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加上家长的指责,情绪较为低落,烦恼随之而来。
据了解,该生在小学一到四年级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工作方面都是班里的佼佼者,到五年级因转学成绩下降了许多。进入初中学习后,由于自我定位不清,自认为自己的学习天赋较高,而且初中的学习与小学的学习比较起来其实也差不多,因此有一种“七年级、八年级可以尽情地玩,等到九年级再去拼搏照样能考上高中”的想法。另一方面,由于初中数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