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性、于老师交往也不敢使用目光,怕人们看出他的目光又问题。

从此,与同学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漠,孤独感和自卑感时刻笼罩着自己,情绪很不稳定。由于情绪很不稳定使得学习精力很难集中,成绩也急剧下降。现在已经休学在家,与家人交往基本正常,但言语较少。

答:一、原因分析

1.隔代教育。对孩子过于溺爱,为孩子“全方位服务”,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都予以满足,亦容易是孩子刁蛮任性、一直薄弱、缺乏独立性、以自我为中心,日后难以与人相处。

2.适应能力差。依赖于较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社会应变能力较差,一旦遇到困难则束手无策,不是去设法调整自己心态、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而是怨天尤人,内心极度不平衡,采取消极抵制态度,甚至变得消沉。

3.与异性交往的错误认知。认为异性交往的方式、分寸等都应符合规范,否则就是为不道德行为。甚至认为与异性接触频繁、关系密切的人都是品质有问题或不学无术的坏孩子。尤其是出来一些问题后,简直就是道德败坏。

二、解决方案

1.徐某的问题是在成长经历的背景此案和人格特点的基础上不断习得和形成的,这其中无论是情绪的变化,还是行为的异常,也都同样纯在这认知偏差和能力欠缺。所以,应及时地采用操作性、时效性、目标性很强的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使徐某尽快摆脱目前的困境。

2.不适应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之间的转换,再加上学校适应不良的催化式导致徐某社交恐惧的主要原因。所以,应转换到家庭环境后用支持心理疗法,在合适的时机使徐某再回到学校,融入学校正常的学习、生活。

3.通过认知疗法让该生认识到与异性之间的交往虽然涉及一些道德和礼仪问题,但大多数与道德无关,尤其是与异性交往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绝大多数是心理问题,不能做道德评价。

三、小结

如果男女同学的交往处理不当,也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情绪和行为上的困扰,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身心健康。这些困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尚处于成长阶段,他们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了解有很大的局限性。异性同学过于频繁地单独交往,很容易导致早恋的产生。早恋的学生对其他活动或事物兴趣减少会影响其人格的全面发展。

2.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暗中思恋异性同学,这种心理使得双方在相处时变得紧张、胆怯、少言寡语、行为怪癖、情绪复杂多变。长此以往,容易产生自卑、孤僻、冷漠等不良情感体验,甚至发展为社交恐惧症。

3.有的同学由于以往的生活经历造成了对异性同学的偏见,从内心深处对异性没有好感。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学生异性之间的交往既有利又有弊,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引导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异性关系。只要处理得当,引导正确,正常的异性交往就会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促进青少年人格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