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地理综合实习报告(优秀) - 图文

庐山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XXX XXXX

图4-15 天桥

(4)秀峰

秀峰位于汉阳峰东南4km左右,由香炉峰等尖削成簇的群峰构成,峡谷深邃、瀑布高悬、山峰陡直而秀丽。秀峰的成因主要有三类:①岩性:以变质岩为主,背面为云母片岩,易被风化剥蚀,形成山脊线上的凹缺,而正面的主题则是以混合岩化的片麻岩垂直节理,比较陡直②构造:北东—南西的温泉大断裂为阶梯状的断层涯带,不等量抬升,造成山峰参差不齐,略呈阶梯状分布③流水切割侵蚀:源于汉阳峰的河川沟谷汇集于此,强烈下切,造成阶梯状分段的瀑布与成串的壶穴。

图4-16 秀峰

- 26 -

庐山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XXX XXXX

4.4 水文特点

4.4.1 庐山水系概况

庐山位于长江以南,鄱阳湖以西,以1300多米的相对高度一山飞峙于江湖之滨,山体面积282平方千米。

庐山地处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气候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庐山地势较高,地形特殊,因而与邻近平原相比,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933.9毫米,多年平均水面蒸发1017.8毫米。庐山多云雾、多阴雨,年平均雾日119天。植物茂盛,种类繁多,垂直分布明显。气候凉爽,多年年平均气温11.5摄氏度,年平均最高值15.2摄氏度,夏季最高日平均气温为22.6摄氏度,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避署胜地。

庐山是一个断裂上升形成的断块山,新构造运动强烈,断裂显著、切割破碎,垂直节理发育、河溪发达,呈辐射状流入长江、鄱阳湖中。在构造影响下,河流流向与构造走向一致,两者相互平行,作北东—南西向,少数河流流向与构造垂直,作南东—北西向。

庐山地区降水量总的趋势是:山区大于丘陵,丘陵地区北部大于南部。多年最大降水量、多年平均一日、三日降水量则北部小于南部。庐山地区蒸发量分布趋势是:由上向下逐渐增大,丘陵地区南部大于北部。

4.4.2 河流袭夺

河流袭夺现象在庐山地区较为显著,主要有汉口峡、如琴湖、芦林湖等地。河流袭夺六大要素:被夺河,袭夺弯,袭夺河,反向河,断头河以及风口。且在风口处常常存在棕红色网纹泥。庐山地区一般是流向东南或西北的河流袭夺流向东北或西南的河流,并使水系发生变化,变平行水系为格网状的水系。

产生的原因是:庐山山体抬升之前,地面发育已处于成熟阶段,河谷循较弱岩层发育,故流向呈东北或西南向;当山体大量抬升,流向东南或西北的河流由于流路短、比降大,再加上沿断裂或垂直节理发育,下切、溯源侵蚀强烈而迅速,以致袭夺东北或西南流向的河流在我们实习区域内,主要有两处河流袭夺地点:

1.锦绣谷袭夺河:西谷原来由虎背岭南侧向西流入石门涧,但在天桥附近被向西流的锦绣谷袭夺。证据:花径风口是西谷自然延伸部分,谷内堆积物与西谷

- 27 -

庐山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XXX XXXX

相似,保持着棕红色—棕黄色沙砾层及棕红色网纹红土风化壳;在裂点(天桥)以上为宽谷(西谷),以下为峡谷(锦绣谷)。

图4-17 锦绣谷

2.东谷支流袭夺河:该河穿过女儿城,袭夺了大校场河上游,使大校场河上游原来向西南流入芦林湖盆地,改为向西北流入东谷,造成汉口峡。

图4-18 汉口峡河流袭夺示意图

- 28 -

庐山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XXX XXXX

4.4.3地表水体特征及水文实习

庐山水系为辐射状,以仰天屏为分水岭。以南水流入鄱阳湖,以北水流入长江。河道特征为:0-200米为山麓地形,峡谷激流,基岩裸露;200-900米发育瀑布;900米以上发育宽谷,侵蚀易形成谷中谷。水量主要来源于天然降雨,越往山下,汇水面积越小。水系的演变与构造运动有关,溯源侵蚀加剧。

图4-19 庐山水系图

1.溪流

庐山的气候、地势造就了庐山的溪流。庐山水系大概以庐山中部、海拔高度为1374米的仰天坪为中心,向四周辐散,沿着条条高峡深谷向山体外侧汇集,分别流入长江或鄱阳湖中。汇入长江的河溪有:石门涧,剪刀峡涧,王家坡双瀑,

- 29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