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

资源情况 进程 P0 P3 P4 P1 P2 Work 1 6 2 2 1 6 5 4 1 9 8 7 1 9 9 11 2 9 9 11 Need 0 0 1 2 0 6 5 2 0 6 5 6 1 7 5 0 2 3 5 6 Allocation 0 0 3 2 0 3 3 3 0 0 1 4 1 0 0 0 1 3 5 4 Work+Allocation 1 6 5 4 1 9 8 7 1 9 9 11 2 9 9 11 3 12 14 17 Finish true true true true true ⑵若进程P2提出请求Request(1,2,2,2)后,系统不能将资源分配给它,若分配给进程P2,系统还剩的资源情况为(0,4,0,0),此时系统中的资源将无法满足任何一个进程的资源请求,从而导致系统进入不安全状态,容易引起死锁的发生。

1. 为什么要配置层次式存储器?

这是因为:

a.设置多个存储器可以使存储器两端的硬件能并行工作。

b.采用多级存储系统,特别是Cache技术,这是一种减轻存储器带宽对系统性能影响的最佳结构方案。

c.在微处理机内部设置各种缓冲存储器,以减轻对存储器存取的压力。增加CPU中寄存器的数量,也可大大缓解对存储器的压力

2.在采用首次适应算法回收内存时,可能出现哪几种情况?应怎样处理这些情况?

3. 分区存储管理中常采用哪些分配策略?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分区存储管理中常采用的分配策略有:首次适应算法、循环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最坏适应算法。

a.首次适应算法的优缺点:保留了高址部分的大空闲区,有利于后到来的大型作业的分配;低址部分不断被划分,留下许多难以利用的、小的空闲区,且每次分区分配查找时都是从低址部分开始,会增加查找时的系统开销。 b.循环首次适应算法的优缺点:使内存中的空闲分区分布得更为均匀,减少了查找时的系统开销;缺乏大的空闲分区,从而导致不能装入大型作业。 c.最佳适应算法的优缺点:每次分配给文件的都是最适合该文件大小的分区;内存中留下许多难以利用的小的空闲区。

d.最坏适应算法的优缺点:给文件分配分区后剩下的的空闲区不至于太小,产生碎片的几率最小,对中小型文件分配分区操作有利;使存储器中缺乏大的空闲区,对大型文件的分区分配不利。 4.为什么引入对换?对换可分为哪几类?

5.什么是页面?什么是物理块?页面的大小应如何决定? 6.什么是页表?页表的作用是什么? 7.在分页系统中是如何实现地址变换? 8.具体快表时是如何实现地址变换?

9.较详细地说明引入分段存储管理是为了满足用户哪几方面的需求? 10.在具有快表的段页式存储管理方式中,如何实现地址变换? 11. 为什么说分段系统较之分页系统更易于实现信息共享和保护?

a.对于分页系统,每个页面是分散存储的,为了实现信息共享和保护,则页面之间需要一一对应起来,为此需要建立大量的页表项;

b.而对于分段系统,每个段都从0开始编址,并采用一段连续的地址空间,这样在实现共享和保护时,只需为所要共享和保护的程序设置一个段表项,将其中的基址与内存地址一一对应起来即可。

12. 分页和分段有何区别?

a.分页和分段都采用离散分配的方式,且都要通过地址映射机构来实现地址变换,这是它们的共同点;

b.对于它们的不同点有三,第一,从功能上看,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分页是为实现离散分配方式,以消减内存的外零头,提高内存的利用率,即满足系统管理的需要,而不是用户的需要;而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它含有一组其意义相对完整的信息,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第二页的大小固定且由系统确定,而段的长度却不固定,决定于用户所编写的程序;第三分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一维的,而分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二维的。

13. 试全面比较连续分配和离散分配方式。

a.连续分配是指为一个用户程序分配一个连续的地址空间,包括单一连续分配方式和分区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