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工程设计专业调考-变电专业试题(带答案)要点

144. 闭锁式纵联保护跳闸的条件是( B )。

A.正方向元件动作,反方向元件不动作,没有收到过闭锁信号;

B.正方向元件动作,反方向元件不动作,收到闭锁信号而后信号又消失; C.正、反方向元件均动作,没有收到过闭锁信号; D.正方向元件不动作,收到闭锁信号而后信号又消失; 145. 双母线的电流差动保护,当故障发生在母联断路器与母联TA之间时出现动作死区,此

时应该( B ) A.启动远方跳闸

B.启动母联失灵(或死区)保护 C.启动失灵保护及远方跳闸。 146. 当微机型光纤纵差保护采用专用光纤时,两侧保护装置的通信方式应该是( A )方式。

A.主-主 B.主-从 C.从-从 D.无所谓 147. 智能变电站光缆的选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智能变电站全站光缆均采用多模光缆 B.智能变电站全站光缆均采用单模光缆;

C.智能变电站保护通道用光缆采用单模光缆,其余均采用多模光缆 D.智能变电站可采用多模光缆,也可采用单模光缆。 148. 母线合并单元根据母线的主接线方式最多可以接受( D )条母线的三相电压,同时能

通过GOOSE或硬接点方式接收母线隔离开关的位置信号,实现电压并列功能。 A.1 B.2 C.3 D.4 149. 与常规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用( B )网取代了原来的信号二次回路及控制回路,

( B )网取代了原来的交流回路。

A.GOOSE, MMS B.GOOSE, SMV C.MMS,SMV D.SMV,GOOSE 150. IEEE802.1Q引入了媒体访问控制(MAc)报文优先级的概念.并将优先级

的决定权授予使用者,假设使用者都将优先级定义为最高,等于没有优先级。GOOSE通信机制优先级最高的为( A )。

A.电气量保护跳闸;非电气量保护信号;保护闭锁信号。 B.非电气量保护跳闸;遥控分合闸;断路器位置信号。 C.刀闸位置信号;一次设备状态信号。 151. 以下哪种不属于智能变电的对时方式( C )

A.IRIGB–码对时 B.SNTP网络对时 C.分脉冲对时 D.IEEE–1588网络对时 152. 安全区Ⅰ、Ⅱ与安全区Ⅲ、Ⅳ之间必须实现( B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

设技术规范》第5.2条

A.逻辑隔离 B.物理隔离 C.数据链路隔离 D.应用隔离 153.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站控层系统可用率不小于( A )。《220-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

系统 设计技术规程》 第5.5.1条

A、99.90% B、99.60% C、99.50% D、99.00% 154. 站控层设备宜采用( A )对时方式。《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第

7.3条

A.简单网络时间协议(SNTP) B.IRIG-B C.1PPS D.1PPM 155. 变电站应配置1套全站公用的时间同步系统,主时钟应双重化配置,优先采用( B ),

时钟同步精度和守时精度满足站内所有设备的对时精度要求。《110(66)kV~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第6.3.1条

A.GPS系统 B.北斗系统 C.格洛纳斯系统 D.伽利略系统

13

156. 实现一次、二次设备的灵活控制,且具有双向通信功能,能够通过信息网进行管理,满

足全站信息采集、传输、处理、输出过程完全数字化的技术特征属于( A )《智能变电站建设技术》1.3.1智能变电站的技术特征

A.全站信息数字化 B.通信平台网络化 C.信息共享标准化 D.高级应用互动化 157. 一种采样值传输标准,它定义了电子式互感器往外发送采样值报文所应遵循的报文格

式,可用于传输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采样值信号,适用于以太网或点对点传输方式,目前在智能变电站中大量采样。这个标准号为( D )《智能变电站建设技术》1.4.4通信标准(协议)及网络类

A.IEC6044-7 B.IEC6044-8 C.IEC61850-9-1 D.IEC61850-9-2 158. 组播注册协议的缩写为( D )。《智能变电站建设技术》1.4.4通信标准(协议)及

网络类

A.GOOSE B.SV C.MMS D.GMRP 159. 简单网络时间协议的缩写为( A )《智能变电站建设技术》1.4.7时间同步类

A.SNTP B.B码 C.IEEC1588 160. 智能变电站的110(66)kV电压等级线路应按间隔采用保护测控装置( B )。《国家电

网公司办公厅关于印发智能变电站110kV保护测控装置集成和110kV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集成技术要求的通知》(办基建[2013]3号)P.2 A.无要求 B.集成 C.分散 161. 关于母线电压合并单元要求,下列错误的的为( B )。《电网输变电工程通用设备110

(66)~750kV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2012版)P.165 A.母线电压应配置单独的母线电压合并单元。

B.对于单母线分段接线,一台母线电压合并单元对应一段母线; C.对于双母线接线,一台母线电压合并单元宜同时接收两段电压;

D.对于双母线单分段接线,一台母线电压合并单元宜同时接收三段电压; 162. 关于光/电缆选择要求,下列描述错误的的为( C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

设计110(66)~750kV智能变电站部分》(2011年版)P.115等 A.继电器室内通信联系宜采用超五类屏蔽双绞线;

B.采样值和保护GOOSE等可靠性要求较高的信息传输宜采用独立的光缆。 C.除线路纵联保护专用光纤外,其余采用暖变型多模光纤; D.室内光缆可采用尾缆或软装光缆联接; 163. 在安全Ⅱ区中,综合应用服务器与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和辅助设备进行通信,采集电源、

计量、消防、安防、环境监测等信息,经过分析和处理后进行可视化展示,并将数据存入( C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Q/GDW 679-2011)》 5.2 (P3) A.监控主机 B.综合应用服务器 C.数据服务器 D.计划管理终端 164. 电气设备的操作采用分级控制:其中调度(调控)中心控制属于第( D )级,优先级

最( D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Q/GDW 679-2011)》 8.2 (P7) A.一,高 B.四,高 C.一,低 D.四,低 165. ( A )是反映设备运行异常情况的报警信号, 影响设备遥控操作的信号,直接威胁电

网安全与设备运行,是需要实时监控、及时处理的重要信息。《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Q/GDW 679-2011)》 B.1 (P16)

A.事故信息 B.异常信息 C.变位信息 D.越限信息 166. 调度(调控) 中心通过( A )实现对智能变电站内设备调度控制、远程浏览等。《智

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Q/GDW 679-2011)》5.3.3 (P5) A.数据通信网关机 B.数据服务器 C.综合应用服务器 D.图形网关机

14

167. ( A )负责站内各类数据的采集、处理,实现站内设备的运行监视、 操作与控制、 信

息综合分析及智能告警,集成防误闭锁操作工作站和保护信息子站等功能;《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Q/GDW 679-2011)》7.1.1.1 (P10) A.监控主机 B.操作员站 C.工程师工作站 D.数据服务器 168. 智能变电站时间同步子系统,主时钟应( A )重化配置,站控层设备宜采用( A )对时

方式。《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Q/GDW 679-2011)》7.3 (P12) A.双,SNTP B. 单,SNTP C.双,IRIG-B D. 单,1PPS 169.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通过( B )向Ⅲ/Ⅳ区数据通信网关机传送数据,实现与其

他主站的信息传输。《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Q/GDW 679-2011)》9 (P13)

A.防火墙 B.正反向隔离装置 C.纵向加密装置 D.工业级交换机 170. 实现智能变电站全景数据的集中存储,为各类应用提供统一的数据查询和访问服务的设

备是( B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Q/GDW 679-2011)》3.5 (P2) A.数据通信网关机 B.数据服务器 C.综合应用服务器 D.图形网关机 171. 110kV(66kV)智能变电站中主要设备应双重化配置的是( A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

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Q/GDW 679-2011)》7.1.1.3 (P11)

A.I区数据通信网关机 B.数据服务器 C.综合应用服务器 D.图形网关机 172.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与远方调度(调控)中心进行数据通信应设置( C )。《智

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Q/GDW 679-2011)》9 (P13) A.防火墙 B.正反向隔离装置 C.纵向加密装置 D.工业级交换机 173. 坚强智能电网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D )。

A.统一思想、统一规划、统一标准 B.统一思想、统一标准、统一建设 C.统一思想、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D.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 174.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以划分为( A )三层。

A.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 B.控制层;隔离层;保护层 C.控制层;间隔层;过程层 D.站控层;隔离层;保护层 175. 智能终端在智能变电站中属于:( D )。

A.变电站层 B.间隔层 C.链路层 D.过程层 176. 合并单元在智能变电站中属于:( D )。

A.变电站层 B.间隔层 C.链路层 D.过程层 177. 保护信息子站在智能变电站中属于:( A )。

A.变电站层 B.间隔层 C.链路层 D.过程层 178. 无源电子式电压互感器采用的是什么技术( D )。

A.空心线圈、低功率线圈(LPCT)、分流器 B.电容分压、电感分压、电阻分压 C.Faraday磁光效应 D.Pockels电光效应 179. GOOSE是一种面向( A )对象的变电站事件。

A.通用 B.特定 C.智能 D.单一 180. 电子式互感器是由( C )构成。正确答案:(C)

A.一次部分和二次部分 B.二次部分和传输系统

C.一次部分、二次部分和传输系统 D.铁芯、绕组、二次部分和传输系统 181. 以下哪种文件必须由SCD导出生成:( B )。正确答案:(B)

A.ICD B.CID C.SSD D.CONFIG 182. 智能辅助系统的安全警卫子系统中配电装置室、二次设备室等出入口易配置:( A )

(Q/GDW688-2012,8.2.3,d)

15

A.红外双鉴探测器 B.门禁 C.红外对射 D.高压脉冲 183. 智能辅助控制系统后台设备按全站( D )规模配置,前端设备按( D )建设规模配置。

(Q/GDW688-2012,4.2)

A.本期建设 最终 B.最终 最终 C.本期建设 本期建设 D.最终 本期建设 184. 初步设计阶段,对于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的要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Q/GDW166.2-2010,7.7.6.1)

A.可以不含全站图像监视系统设计方案(包括功能、监视范围及摄像设备布点方案) B.可以不提出视频图像信号传输方案、带宽要求 C.说明变电站的安全警戒设计方案 D.前端设备的预埋管线布置 185. 初步设计阶段,关于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深度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D )

(Q/GDW166.2-2010,7.7.6.2) A.火灾报警系统设计方案

B.火灾报警的系统结构、布线要求及主机、控制模块布置方案 C.提出火灾报警系统与其它系统的联动方案 D.火灾报警探测器的选型 186. 智能辅助控制系统宜采用( B )系统,系统设备配置和功能应满足无人值班技术要求。

(Q/GDW688-2012,4.1)

A.一体化 B.开放式 C.双网式 D.单网式 187. 智能辅助系统的各子系统与辅助控制系统后台之间应采用( A )标准互联。

(Q/GDW688-2012,5)

A.DL/T 860 B.RS485 C.RS232 D.IEC61850 188. 当梁间净距小于( A )时,可不计梁对火灾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GB

50116-98,8.1.5.5)

A.1米 B.1.5米 C.2米 D.0.5米 189. 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室、通讯机房、楼梯、走道等宜选择下列哪种类型的火灾探测器?

( C )(GB 50116-98,7.2.2)

A.离子感烟探测器 B.感温探测器 C.点型感烟探测器 D.火焰探测器 190. 火灾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C )米;探测器周围( C )米范围

内,不应有遮挡物。(GB 50116-98,8.1.7-8)

A.0.5,0.5 B.1,1 C.0.5,1 D.1,0.5 191. 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子系统、环境监测子系统、火灾报警子系统与智能辅助控制系统后

台处于同一建筑物内且距离小于( A )m时宜采用超五类屏蔽双绞线连接,其余采用光纤互联。(Q/GDW688-2012,10)

A.100 B.300 C.200 D.400 192. 智能化变电站蓄电池要求采用:( C )

Q/GDW 576-2010《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系统电源技术规范4.3.2.1.1》

A.中倍率铬镍碱性蓄电池 B.防酸式铅酸蓄电池 C.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193. 直流电源供电能力要求之一是:( B )

Q/GDW 576-2010《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系统电源技术规范4.3.2.2.2》 A.设备正常运行时,当发生交流电源中断或充电装置故障的情况下,直流母线应能连续 供电,而且其电压的瞬间波动不得低于直流标称电压的80% B.设备正常运行时,当发生交流电源中断或充电装置故障的情况下,直流母线应能连续 供电,而且其电压的瞬间波动不得低于直流标称电压的90%

16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