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工程设计专业调考-变电专业试题(带答案)要点

C.应带旁路 D.不宜带旁路

54. 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干扰最严重的故障一般是( B )

A.投切大型空载变压器; B.发生三相短路故障; C.发生两相接地短路; D.发生单相接地。 55. 内桥接线具有的特点为( A )

A.变压器不经常切换;线路长,故障率高;线路无穿越功率; B.变压器不经常切换;线路长,故障率高;线路有穿越功率; C.变压器经常切换;线路短,故障率低;线路无穿越功率; D.变压器经常切换;线路短,故障率低;线路有穿越功率。 56. 110kV及以上配电装置采用角形接线的条件是( A )

A.一次建成,最终进出线为3-5回; B.一次建成,最终进出线为5回以上; C.需再扩建,一期进出线为3-5回; D.需再扩建,一期进出线为5回以上。 57. 如果要求任一母线发生短路故障均不会影响各支路供电,则应选用( C )

A.双母线接线; B.双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 C.一台半断路器接线; D.多角形接线。 58. 发生三相对称短路时,短路电流为( A )

A.正序分量 B.负序分量 C.零序分量 D.正序和负序分量。 59. 当电源系统为无限大,且计算电抗Xjs≥3时,一般可认为( C )

A.短路电流衰减; B.随远近而衰减; C.周期分量起始值不衰减; D.冲击电流衰减; 60. 计算电路电流时,系统的运行方式为( B )

A.切换并列运行方式; B.最大运行方式; C.最小运行方式; D.实际运行方式; 61. 在负序网络中,负序阻抗和正序阻抗不相同的是( B )

A.变压器 B.发电机 C.电抗器 D.架空线路 62. 短路电流计算中,电路元件的参数采用( C )

A.基准值 B.额定值 C.标幺值 D.有名值

63. 对于SF6 封闭式组合电器的选型,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B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

技术规定DL/T5222-2005》12.0.5

A.断路器元件断口布置型式可采用水平或垂直布置; B.电压互感器元件宜采用电容式; C.封闭电器的适当部位应装伸缩接头;

D.封闭电器内各元件应分成若干气隔,除断路器外,其余气隔压力宜采用相同气压。 64. 发电厂、变电所中,下列电压互感器型式选择条件,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D )《导体

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2005》16.0.3

A.35kV屋内配电装置,宜采用树脂浇注绝缘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B.35kV屋外配电装置,宜采用油浸绝缘结构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C.110kV屋内配电装置,当容量和准确度满足要求时,宜采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D.SF6全封闭组合电器宜采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65. 电力工程中,对TP类电流互感器,下列那一级电流互感器的剩磁可以忽略不计?( D )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2005》15.0.4条文说明 A.TPS级电流互感器 B.TPX级电流互感器 C.TPY级电流互感器 D.TPZ级电流互感器 66. 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力系统中,中性点电流互感器一次回路起动电流应按下列哪一条

件确定?( A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2005》15.0.9 A.应按二次电流及保护灵敏度确定一次回路起动电流 B.应按接地电流确定一次回路起动电流

5

C.应按电流互感器准确限值系数确定一次回路起动电流 D.应按电流互感器的容量确定一次回路起动电流 67. 验算某110kV终端变电站管母线的短路动稳定时,若已知母线三相短路电流,请问冲击

系数Kch推荐值应选下列哪个数值?( B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2005》附录F,表F.4.1 A.1.9 B.1.8 C.1.85 D.2.55

68. 发电厂、变电所中,选择屋外导体的环境条件,下列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B )《导体

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2005》6.0.3 A.发电机引出线的封闭母线可不校验日照的影响 B.发电机引出线的组合导线应校验日照的影响

C.计算导体日照的附加温升时,日照强度取0.1W/cm2 D.计算导体日照的附加温升时,风速取0.5m/s

69. 某变电所中,10kV屋内配电装置的主母线工作电流是2000A,主母线选用矩形铝母线、

平放。使正常工作电流双片铝排最小应选为:( B )(海拔高度900m,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25℃)《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2005》表D.9,表6.0.2

22

A.2×(100×6.3)mm B.2×(100×8)mm

22

C.2×(100×10)mm D.2×(125×8)mm

70. 某变电所装有一台交流金属封闭开关柜,其内装母线在环境温度40℃时的允许电流为

1200A,当柜内空气温度50℃时,母线的允许电流应为下列哪个值?( D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2005》第13.0.5条 A.958A B.983A C.1006A D.1073A

71. 电缆终端的绝缘特性选择,其额定电压及其绝缘水平,不得低于以下哪种规定?( B )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2005》第7.8.11条 A.不得低于所连接电缆操作过电压及其绝缘水平 B.不得低于所连接电缆额定电压及其绝缘水平 C.不得低于所连接电缆雷击过电压及其绝缘水平

D.不得低于所连接电缆133%的使用回路工作相电压及其绝缘水平

72. 选用的电器额定电流不得低于所在回路各种可能运行方式下的持续工作电流,即IN≥

Ig ,则变压器回路电流按( C )选择(假设需考虑承担另一台变压器事故或者检修时转移的负荷)《设计手册》第一册第六章

A.变压器的额定电流 ; B.1.05倍变压器的额定电流; C.(1.3~2.0)倍变压器的额定电流; D.1.2倍变压器的额定电流 。 73. 验算电器动稳定、热稳定以及电器开断电流所用的短路电流,应按工程的规划容量计算,

电力系统的远景发展规划容量宜按( C )选择。《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2-2005第5.0.4条

A.3~5年 B.4~8年 C.5~10年 D.8~15年

74. 普通的高压电器在环境最高温度为+40℃时,允许按额定电流长期工作。当电器安装点

的环境温度高于+40℃时(但不高于+60℃)时,每增高1℃,建议额定电流按( C )数值减少。《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2-2005第5.0.3条 A.1.2 % B.1.5 % C.1.8 % D.2.0 %

75. 电力变压器中性点电流互感器的一次额定电流应大于变压器允许的不平衡电流,一般可

按照变压器额定电流的( B )选择。《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2-2005第15.0.6条

A.20% B.30% C.40% D.45%

6

76. 消弧线圈过补偿的补偿容量的计算公式为( B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2-2005第18.1.3条

A.Q=1.5ICUN3UN3; B.Q=1.35ICUN3;

C.Q=1.3IC; D.Q=1.4ICUN3。

77. 装设在变压器中性点的消弧线圈,其补偿方式应为( C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

规定》DL/T 5222-2005第18.1.6条

A.补偿容量应与系统中总的电容量相等; B.欠补偿; C.过补偿;

D.只要补偿系数合适,欠补偿和过补偿都可以。 78. 选择户外高压断路器时必须校验的环境条件是( C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

DL/T 5222-2005第9.1.2条

A.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污秽、地震烈度; B.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日温差、地震烈度; C.环境温度、最大风速、污秽、地震烈度; D.日温差、相对湿度、最大风速、污秽。

79. 220KV及以下复导线的间距可取( B )mm。《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2-2005第7.2.2条

A.50~100; B.100~200; C.200~300; D.300~400。

80. 220KV及以下回路正常工作电流在( B )A时,宜选用( B )导体。《导体和电器选

择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2-2005第7.3.2条

A.4000~8000,矩形; B.4000~8000,槽形; C.4000~8000,管形; D.4000,槽形。

81. 为消除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危险应力,矩形硬铝导体的直线段一般每隔( C )m左右

安装一个伸缩接头。《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2-2005第7.3.10条 A.15; B.30; C.20; D.25。

82. 智能变电站连接过程层设备的光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数字化变电站技术

丛书设计分册》9.1 电缆、光缆、网络线选择与敷设

A.智能变电站连接过程层设备的光缆均采用缓变型多模光缆,每根光缆备用芯数为2~4 芯;

B.智能变电站连接过程层设备的光缆均采用缓变型多模光缆,每根光缆备用芯数为1~2 芯;

C.智能变电站连接过程层设备的光缆均采用缓变型单模光缆,每根光缆备用芯数为2~4 芯;

D.智能变电站连接过程层设备的光缆均采用缓变型单模光缆,每根光缆备用芯数为1~2 芯。

83. 室内光缆一般采用( C )《数字化变电站技术丛书设计分册》9.1 电缆、光缆、网络

线选择与敷设 A.中心束管式光缆 B.层绞式光缆

7

C.非金属阻燃增强型光缆 D.以上均可。

84. 以下哪种光纤接头结构形式不属于智能变电站常用的接口类型:( D )《智能变电站

建设技术》 6.3 网络通信技术

A.ST B.SC C.LC D.MU

85. 当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于等于160kPa、小于200 kPa时,不需进行变形验算的砌体承

重结构的最高层数为( C )

A.4层 B.5层 C.6层 D.7层 86. 地基附加应力沿深度的分布是( B )

A.逐渐增大,曲线变化 B.逐渐减小,曲线变化 C.逐渐减小,直线变化 D.均匀分布 87. 桩基设计中,布桩时应充分考虑群桩效应的影响。为减少群桩效应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D )

A.合理控制桩数 B.增加桩的长度 C.增加桩的直径 D.合理控制桩距 88. 适用于处理浅层软弱地基、膨胀土地基、季节性冻土地基的一种简易而被广泛应用的地

基处理方法是( A )

A.换土垫层 B.胶结加固 C.碾压夯实 D.挤密振冲 89. 框架结构地基变形的主要特征是( B )

A.沉降量 B.沉降差 C.倾斜 D.局部倾斜 90. 地质勘查报告由文字和图表构成,三图一表包括( C )

A.勘探点平面布置图、钻孔柱状图、工程地质剖面图、地质资料总表 B.勘探点平面布置图、钻孔剖面图、工程地质柱状图、地质资料总表 C.勘探点平面布置图、钻孔柱状图、工程地质剖面图、土工试验成果总表 D.勘探点平面布置图、钻孔剖面图、工程地质柱状图、土工试验成果总表 9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规定嵌岩灌注桩桩底进入中风化硬质岩体

的最小深度为( C )

A.300mm B.400mm C.500mm D.600mm

92. 下列地基中,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效果最好的基础类型是( B )

A.条形式基础 B.箱形式基础 C.独立基础 D.十字交叉基础

93.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中需通过实验直接测定的指标为( C )

A.含水量、孔隙比、饱和度 B.密度、含水量、孔隙率 C.土粒比重、含水量、密度 D.密度、含水量、孔隙比 94. 地基处理的目的不包括( B )

A.降低土的压缩性 B.降低土的透水性

C.提高地基抗剪强度 D.提高地基土抗液化能力

95. 配电装置室设备单列布置时维护通道最小宽度为:( A ) GB50060-2008《3-110kV高

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第5.3.2

A.800mm B.单车长+800mm C.1000mm D.单车长+1200mm

96. 屋内布置的GIS应设置通道,宽度应满足设备运输部件需要,其不宜小于:( C )

GB50060-2008《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第5.3.3 A.1m B.1.2m C.1.5m D.2m

8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