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XX/ ××××—2010
在施工现场的上下不同层次,于空间贯通状态下同时进行的作业。
3.25 应急救援预案
指根据预测危险,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虑现场由物质、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的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3.26 重大危险源
指长期的或临时的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3.27 防火重点部位
是指火灾危险性大、发生火灾损失大、伤亡大、影响大的部位和场所,一般指煤棚、输煤皮带、控制室、加压机房、鼓风机房、焚烧炉、酚水池、焦油池、炉渣场、电缆桥架及电缆沟以及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认定的其他部位和场所。
4 安全生产基础管理
4.1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职责 4.1.1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
a)企业应建立健全以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明确安全生产的目标、任务、职责、程序和权限。
b)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职责
1)根据企业安全生产目标,分解各级安全生产目标,制订实现目标的具体保证措施,并组织实施;
2) 制订各级岗位职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3) 制订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技术规程,并组织实施;
4) 组织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的安全性能检测及事故预防措施的制定、落实;推广安全生产先进技术和经验;
5)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定和企业制度,组织岗位技术培训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取证工作;
6) 组织设备事故、设备障碍、设备异常和设备不安全事件的调查和分析; 7)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生产实际需要的其他安全生产工作。 4.2 煤气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4.2.1 应明确包括以下内容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建立相应的台帐。 a) 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制度;
b)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c)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落实监管人员;
d) 煤气作业人员经过培训考核建立三级安全教育台帐; e)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
f) 煤气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并建立相关台帐; g) 煤气重大隐患预防措施方案和整改计划; h) 安全生产奖惩管理;
8
DBXX/ ××××—2010
i) 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j) 对煤气危险区域、煤气安全设施的定期检查制度; k) 制定和完善煤气事故应急预案制度; l) 煤气检修安全管理制度; m)“两措”管理; n) 特种设备管理; o)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p) 工器具管理; q) 职业健康管理;
r) 消防安全管理(包括动火工作票管理); s) 危险化学品管理;
t) 危险作业现场安全生产台帐; u) 交通安全管理;
v) “两票”“三制”管理; w) 相关方安全管理;
x) 按照本单位煤气发生炉的说明书,编制煤气安全、技术操作、检修(包括新建、改建、扩建)规程;
y) 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规程制度。
4.2.2 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应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并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4.2.3 企业应及时获取安全生产的有效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上级管理制度,每年公布有效规程、制度清单。并据此及时修订本单位制度规程。
4.3 安全生产投入与“两措”
4.3.1 应按国家有关规定,优先安排和保证必要的安全费用。 4.3.2 安全费用使用范围如下:
a)用于改善作业条件(包括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安全防护装备、装置、设施的添置、维护和改造等),使其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b)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