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二首

作者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12~13题。

韩冬郎为诗相送寄酬

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注】 ①韩冬郎:即晚唐著名诗人韩偓。李商隐在唐宣宗大中五年到四川去,当时只有十岁的韩偓与父亲韩瞻为其送行,并作诗送给李商隐。本诗是李商隐大中十年回到长安时的酬答。

12.这首诗前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冬郎韩偓怎样的感情?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这首诗最鲜明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末句“雏凤清于老凤声”中的“清”有怎样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链接】

(二)(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8.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是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彩,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答出“烘托和渲染”得2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9.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有无从说起,以致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答出作者心情的,给3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素材积累】

1.以李商隐诗句为素材的作文片断

在那个百花齐放的年代,见过柳三变的多情,苏东坡的专情,元稹的痴情,但深情者,平生所见,唯义山尔。在如今这个乱花迷人眼的E时代,我迫切的需要些什么聊做心灵的安抚。

于是我想起了李商隐:那个写下“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为爱断肠的李商隐;那个意想“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生钟情的李商隐;那个浅唱“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清词丽句的李商隐。那个低吟“春心莫共花挣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幽怨诗人。

“虚负凌云壮志才,一生襟抱未曾开。”恐怕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剧,李商隐处在唐朝末年,朝廷败落,牛李党争激烈,而他与敌党王茂元女儿的结合,无疑成了政治争斗的牺牲品,从此他背上了忘恩背义的骂名,纵使一生从未放弃过为仕途的求索奔波,但早已注定是个落寞的收场。

一首《锦瑟》为李商隐一生的写照,“一弦一柱思华年”寄托了多少辛酸往事,这曲子弹了千遍万遍,而真正懂得其中意韵的,恐怕也只有李自己知道了。我们只是无心的过客,只是路过偶然听到他的弹唱,心甘情愿地被或苦涩或美妙的弦音拨乱了自己的心绪,然后轻叹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在他哀婉凄迷的诗,尽管悲伤,我们总能找到一种对生命的淡淡珍爱之情。不然如何在月白霜清的寒夜,独倚高楼,望见一片澄澈的空明时,想起那句“青娥素女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李商隐的这两句诗非常亮丽华美,他的诗学极了李贺的奇幻象征手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又承袭了杜甫的精严顿挫和李白的浪漫自如。

2.高考满分作文

圆润锋芒 福建考生

朝阳与落日总是更能令人感动,只因那一刻他正午的锋芒熔成了圆润的辉光。

——题记

历史的演进一如浪潮,总有新生的力量站到风口浪尖,擎起前进的大旗,同时,老迈陈旧的慢慢没入时间的深渊。然而在涌动的浪花背后是广阔深沉的海洋,这一动一静的转换结合,构成了历史和人生完整的美感。

“一事能狂便少年”。少年的锋芒是调色盘中最耀眼的亮色。少年的杜甫面对壮丽的山河朗声宣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目光清澈而炽热。而在他前后,有李白的“兴酣落笔摇五岳,涛成吴傲凌沧州”,有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有李商隐的“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这些年轻而又才华

横溢的心脏,有力地搏动,从而翻卷出大唐的万千气象,使大唐绽放成一朵傲视群芳的牡丹,使后人远远仰望永远怀想。

然而,花总是会谢的。渔阳鼙鼓终于让大唐盛世成为了历史。锋芒的绽放常常是一种能量的迅速耗散,当潮水涨起时潮落也就成为必然。余秋雨说,惟有不张扬不激越的事物才能长久。我想,这便是历史的法则。火烧岛上的柏杨遭到长期的囚禁和妻子的抛弃,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并最终从一个愤青成长为一个热情却不偏激的思考者。锋芒毕露没有错,然而我们要找到一种更持久的方式。路途是遥远的,若一路狂奔而去,我们很可能如古希腊马拉松英雄一样,在冲过终点后倒下;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虽然慢,但终会到达。这就是年少轻狂之后的思考和成长。

经历了少年的意气风发、锋芒毕现与青年时的思考,人,终于要真正成熟起来了。他不再像年少时那样刺目得不可接近;他开始散射出圆润柔和的清辉,渐臻圆满。黄州的苏东坡不再是那个傲世的才子,或高高在上的官员,他回归成了“寂寞东坡一病翁”,他只是一个纯朴真挚的文人。他在赤壁怀古,在林间穿行;他不再计较仕途上的得失,他的眼界已经由平面的当下扩展到立体的古今。他的内核充实了。他敢于吟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坦然地在山路上行走。他的前后《赤壁赋》,成为中华文化中不朽的篇章,被一代代的传诵。这便是真正的成熟。不是抵抗,不是愤怒,不是针锋相对,而是如山间的朗月,圆满无缺,向世间洒下清朗的光芒,却自生自落。不因外物而随波逐流,这就是人生的大境界。

当我们年少时,要有绽放锋芒,展现自我的胆略;在我们的成长中,要学会慢慢使自己圆满,丰盈起来。成长,便是如此的一个充实的过程。当我们完成了这样一个渐变,便能如朗月朝阳般,向世间投射出圆润的光芒,我们便是历史的大海中纯粹与丰满的一滴水珠。

(点评:作者以睿智的目光审视文题,深入思考,准确把握话题材料中规范的圆和不规范的圆的特征,用“圆润锋芒”作标题,立论别致而精彩。然后,作者纵横捭阖,汪洋恣肆,评古论今,或喻证,或例证,或引证,或正反论证;目光独特,言辞肯綮;语言精美,论证严密;说理透彻,热情洋溢。在考场这方特定的时空,小作者能如此从容地纵马由缰,秀口一吐就是一篇华章,彩笔一挥就是一篇宏论,实属难得。何以能如此?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透过此文,我们看到了一个认真读书,精于思考,勤奋积累的少年的倩影。)

(三)李商隐诗歌名句集锦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

3.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无题六首(其六)》 4.桐花万里关山路, 雏凤清于老凤声。《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6.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原》

7.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 8.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

9.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

1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无题六首(其三)》 1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暮秋独游曲江》 12.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安定城楼》 【推荐阅读】

1.周汝昌:《李商隐诗二首赏析》 2.《诗词曲赋名作赏析》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