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台湾历史高考题及答案

(C)与国民党合作,以对等的地位,组成抗日统一战线 (D)中共党员以个人身分加入国民党,认同反帝反军阀

34. 1945年7月,同盟国领袖在柏林近郊举行波茨坦会议。在会议期间,一个历史性的变化出现了,英国参谋部长因此记下:「我们已经不再需要苏联参与对日战争了……因为我们手里已握有筹码,足以替代苏联的力量了。」文中所说的「我们」以及「筹码」分别是指: (A)英、美两国;坦克 (B)英、中两国;原子弹 (C)英、法两国;坦克 (D)英、美两国;原子弹 二、多选题(占12分)说明:第35题至第38题,每题各有5个选项,其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的,选出正确选项,将答案填涂在选择题答题卡上。各题的选项独立判定,所有选项均答对者,得3分;答错1个选项者,得1.8分;答错2个选项者,得0.6分;答错多余2个选项或所有选项均未作答者,该题以零分计算。

35. 以下两段资料是学界对清代台湾社会发展的辩论:

资料一:清代台湾移民心态上仍认同中国大陆祖籍,台湾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延伸。但随着时间推移,移民在地缘意识上逐渐认同台湾本土,社会群体也产生改变,新的血缘和地缘团体形成。

资料二:清代台湾社会的发展,在政策上倾向于以学习中国各省的社会形态为目标,期能转变成与中国本部完全相同的社会,并强调中华民族向边陲地区扩展融合、趋于一体的过程。 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两者都是在讨论台湾社会变迁的模式

(B)两者都认为清代台湾社会是土著化的过程 (C)两者都认为清代台湾社会是内地化的过程 (D)数据一是土著化过程,数据二是内地化过程 (E)数据一是内地化过程,数据二是土著化过程 36. 下列两段资料论及某一时代的政治运作:

资料一:「艺(太)祖有约,藏于太庙:不诛大臣言官,违者不祥。故七帝相袭未尝辄易。」

资料二:「太祖不杀大臣及言官之密约所造成之家法,于有 一代历史影响甚巨。」

请仔细阅读,选出妥当的选项:

(A)两段资料所述是关于有「宋」一代 (B)两段资料所述是关于有「明」一代

(C)两段数据均为该时代的史家所写 (D)影响之一是家法严,士人不敢议政

(E)影响之一是培养士人批评时政的精神

37.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盟军占领日本,占领策略是「非军事化」与「民主化」。1945年10月起,盟军最高司令部发起一波波改造运动,目的是粉碎日本原来的权威式统治,将其改造为民主社会。下列盟军最高司令部发布的措施中,哪些与推动日本社会的「民主化」最为相关?

(A)保留日本的「天皇制度」 (B)释放监狱中所有的政治犯 (C)解除日本的军事武装力量 (D)鼓励工会组织与罢工活

(E)开放各种公民权利给女性

38. 甲:「发生在1871年的『统一』与其说是德国民族主义发展的结果或表现,倒不如说是普鲁士实行扩张主义、对非普鲁士地区实行殖民化、并与被排斥在外的奥地利竞争的一种形式。」 乙:「俾斯麦是个彻头彻尾的普鲁士人,他对普鲁士的认同高过对德国统一的渴望。只不过他心里明白,普鲁士若要以强权姿态迎向未来,必然就得扮演起德国这个民族国家的领导人。对俾斯麦而言,德国统一其实只是普鲁士在欧洲立足的前提。」

以上是两位史家对于德国统一的看法。下列哪些说法为宜? (A)甲认为不应把民族主义当作德国统一的最主要因素 (B)乙认为俾斯麦的统一德国理想高于普鲁士意识 (C)甲和乙都肯定普鲁士自始至终追求德国统一之说法

(D)就「德国统一与普鲁士利益无法分开」这点,两种看法互相支持 (E)就「德国统一与普鲁士利益无法分开」这点,两种看法相互冲突 第贰部分:非选择题(占20分) 一、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每与诸将言及五省沿海人民移徙内地,叹曰:『吾欲留此数茎(根)发,累及桑梓人民!且以数千里膏腴鱼盐之地、百万亿众生灵,一旦委而弃之,将以为得计乎?徒殃民而已!吾若不决志东征,苟徇(顺从)诸将意,株守各岛,岂不笑吾英雄为其束缚?今当驰令各处,收沿海之残民,移我东土,开辟草莱,以相助耕种,养精蓄锐。俟有衅

隙(等其发生内变),整甲而西,恢复迎驾,未为晚也。』」 1.文献中的「吾」应是指谁?(2分)

2.文中提及「五省沿海人民移徙内地」,主要是因为当时政府颁布了什么命令所致?(2分)

3.「收沿海之残民,移我东土」,对当时东土的发展有何意义?(2分)

二、下文是学者有关明清法律发展的叙述:清代法律基本上沿袭明律,律文一成不变,亦不再修订。但两朝因时制宜,随时加上「例」,以应需要:有的是皇帝下旨为条例,有的是官员条奏,经议决纂为条例。明成化元年(1465)辽东巡抚曾上奏:「大明律乃一代定法,而决断(判案的)武臣独舍律用例,武臣益纵荡不检(随意判决,难以约束),请一切用律。」但此建议始终未能实行。至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部议更明确规定:「既有定例,则用例不用律。」遂成为定制。 仔细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这位明代巡抚,对「律」与「例」的主张为何?(2分) 2.从明到清在法律运作上,「例」的援用是增加或减少?(1分)如何判断?(请根据文中资料指出一项具体证据)(1分)

3.明清时代既有「律」作为「定法」,何以又出现使用「例」的现象?(2分)

三、以下两则有关1832年英国改革法案的评论,分别出自当时两份报纸:

资料一:「人民的胜利得到确保……由于这个法案,一套古老、强韧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