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练习题答案

心理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解释

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实验者通过自己的感官或录音录像等辅助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的表情、动作、言语、行为等,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实验法:一种有严格控制的、特殊的观察形式,是有目的、有方向、严格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谋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出现或变化,从而进行规律性探讨的研究方法。 二、选择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5、(B)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789 B、1879 C、1798 D、1897 6、(A)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A、冯特 B、洛克 C、笛卡儿 D、缪勒 7、人的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 (D)

A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B 能力、气质、性格C 感知、记忆、思维、想象 D 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三、填空

1、心理过程又叫 动态 心理活动,是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

2、根据心理过程的形成和作用,可将其分为 认知 、 情感 和 意志 -——三个方面,简称知、情、意。

3、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 1879 年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开始的。

4、认识过程是人的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 感觉 、 知觉 、 记忆 、思维 、 想象 等。 5、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 能力 、 气质 和 性格 ,其中以 能力为核心。

6、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 需要与动机 、 兴趣与爱好 、 理想与信念 、 价值观 、 人生观 和 世界观 —。

8、 心理学 是研究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学科,在心理学中,处于基础学科的地位,也是学习心理学的入门学科。

9.心理学研究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有(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因果性原则)等。

10.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是(观察法)和(实验法)两种。 11.心理实验法包括(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两种基本形式。 四、判断正误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N

2、在心理过程中,认知和情感是基础,意志是将认知和情感转化为行为的动力。Y 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知觉。N

4、心理过程是在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影响着个性心理特征的进行与发展。N

5、心理学研究通过揭示心理现象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为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依据,使人更自觉的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Y

6、在实验室研究中,引起变化的因素是因变量。Y 7、用观察法研究心理现象时,不必借用仪器。N

8、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Y

9、调查法中只有保证总体中每一个人被抽到的机会相等,才能使样本情况代表总体情况。Y 五、简答

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观察法、实验法、心理测验法、调查法。 2、在研究心理学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答;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因果性原则。

第二章 心理的实质

一、名词解释

反射:它是有机体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反应。

条件反射 :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

心理发展:广义指从受精卵开始到衰老的心理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狭义是个体从 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是个体对客观现实反应活动的扩大、改善、提高的过程。

二、选择

1. “ 谈虎色变 ” 与 “ 谈梅生津 ” 都是 ( D )的表现形式。

A 、无条件反射 B 、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C 、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D 、条件反射

2.下列哪一选项属于条件反射( D )

A. 眨眼反射 B. 吮吸反射 C. 防御反射 D. 信号反射 3. 下列哪一选项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B ) A. 望而生畏 B. 谈梅生津 C. 望梅止渴 D. 尝梅生津 4.最早对条件反射进行研究的是( B ) 。

A 、谢切诺夫 B 、巴甫洛夫 C 、斯金纳 D 、冯特 5.(C)是关于心理实质的唯一正确的观点。

A.唯心主义心理观 B.唯物主义心理观

C.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观 D.灵魂论 6.(B)是人的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A.自然环境 B.客观现实 C.人际关系 D.社会生活条件 三、填空

1 .从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来看,心理是( 人 )脑的机能;从心理反映的内容来看,心理是对( 客观现实 )的反映。

2 .心理活动按其产生的方式而言,是脑的( 反射活动 )活动。

3 .反射弧由(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等五部分组成。 4 .反射活动分为( 条件反射 ) 和(非条件反射 ) 。

5 .高级神经活动有两种基本过程:一种是( 兴奋)过程,另一种是( 抑制 )过程。 四、判断正误

1 .大脑是产生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因而大脑可以单独产生心理活动。N 2 .人的心理是人脑对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Y

3 .人们常说“心之官则思”,说明心理是由心脏产生的。N 4.心理现象不仅人有,动物也有。人和动物的心理都差不多。N 5.所有唯物主义心理观都可以正确解释心理的实质。N

6.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因此,只要有了正常人的脑,便可以产生人的心理。N

五、简答

1、如何理解客观现实是产生心理的源泉?

答:客观现实是指个体的意识之外的各种物质和精神现象。它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有机体内的物质和精神因素。人的心理是客既现实的一种映象。如果没有客现现实的影响,人就不可能产生这种相应的映象。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客观现实的作用,人就可能产生们么样的映象。例如,当你看到了一束鲜花,你脑子里就会产生一束鲜花的映象。可见,没有客观事物的刺激,就没有人的心理活动,就不可能产生心理现象。所以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的内容和源泉。这就说明,客观存在、物质是第一性的,人的心理、意识是第二性的。存在决定人的意识,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有了反映的对象存在,人才可能形成相应的映象。

2、心理的实质是什么?

答:心理是脑的机能,任何心理活动都产生于脑,即心理活动是脑的高级机能的表现;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即所有心理活动的内容都来源于外界环境;心理是外界事物在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3、“狼孩“的事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答:影响儿童心理产生和发展的因素是极为复杂多样的。但是最重要的是人类社会生活条件。如果没有人类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儿童不可能产生和形成人的心理一个孩子尽管生下来是正常的;但是,没有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资料和教育影响,就不可能有人类的智慈和性格。 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家庭、幼儿园、学校等各种渠道,以儿童在日常生活、学习等活动中所见所闻、所接触到的种种物质的和精神的东西为媒介而产生的。由于各种渠道和媒介的差别,便形成了人的心理的各种差异。所以说,儿童的具体的生活和学习环垅、条件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4、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①主体与客体、先天与后天、内因与外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性②内部发展的驱动力③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④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⑤心理发展有不平衡性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性⑦心理发展各方面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性⑧心理发展是逐渐分化和统一的过程。 六、实例分析

孟子自幼丧父,由孟母教养。传说孟母为了教育孟子,曾三迁其舍,从“其舍近墓”到“近居市旁”,最后“徙舍学宫之旁”,终使孟子成为儒家大师。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答:我认为孟母三迁的故事给了人们应该重视孩子的成长环境,教育环境的启示。我们从中可知道,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的成长及品格的养成至关重要,人应该接近好的人、事、物,这样才能学到好的习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要造就一个人,健康成长的环境尤其重要,如果一个人身处良好的环境,那么他的思想和行为就会得到正确的指导和发展,反之,有可能走上邪路用心理发展的辩证观解释:遗传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要使这种可能性得以实现,就要依赖于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一、名词解释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