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第一章试题

论 D、认知理论

20、态度变化过程的三阶段理论认为态度转化的过程包括服从、同化和( B )

A、从众 B、内化 C、顺从 D、依从 2、多选题

1、某校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如用“过马路”的儿歌:“过马路,要记住,先看左,再看右,没有车,向前走,向前走,不回头”学习“注意安全”;在“学会共处”中要求队员讨论“当我的作业本被同桌不小心损坏后??”,使得学生懂得理解他人,原谅他人,学会赔礼道歉,赔偿规则;在“当我在上学途中遇到一位老奶奶晕倒了??”中引导队员在帮助他人时如何克服困难;用“文明小使者”活动倡导在家里给父母倒一杯水,洗一次脚、一日游、开一个晚会??;在社区作一次考察(采访、调查)、建一个基地、提一项环保建议、做一件有益的事??;在学校建一个服务岗,交一个好朋友,上一回光荣榜??。通过多样的形式,该校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一事例说明了( ACD )

A、品德的心理结构主要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构成。

B、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产生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直接传授给学生道德知识就行。

C、品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等也往往是相互关联的,学生品德培养要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使学生能动地获得道德认知。

D、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引导往往是交叉和融合的。

E、道德认知是道德的核心成分

2、有位学生在中专一年级时,由于家庭中的某些原因,时有逃学,结果期末考试有两门功课不及格,成绩是班内倒数第三,经常受到班主任的点名批评。当他拿着成绩单要父亲签字时,他父亲一方面考虑到孩子原有学习基础差,另一方面感到自己也有责任,于是在成绩单上写上“失败是成功之母,最怕你灰心丧气。望振作精神,勤学好问,争取各科及格”,并和他一起探讨,规划如何搞好以后的学习。他本以为会挨一顿训,结果没有受到批评,反而得到鼓励,看到父亲提出的要求又不高,感到心情轻松,打消了退学的念头,学习上反而刻苦起来,厌学、逃学现象也消失了,学习成绩也显著提高了。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ABC )

A、家庭环境某些不当教育及其他不良因素是形成学生品行不良的一个重要原因。

B、家庭是学生接受品德教育的启蒙学校。

C、对青少年逃学行为要强调早期预防,并查清逃学原因,帮助其矫正过来。

D、对有逃学行为的学生要给予严厉警告和处罚,这样才能防止发展成反复长期的逃学。

E、对于学生的逃学行为主要需要家庭教育的校正

3、某班A同学在高一时成绩优异,刚进入本班时,很文静,学习很认真,成绩也一直较为优异,而在第二学期的第一次月考中成绩一下滑至班级末几名。班主任一下子难以理解,找他谈话时,他低头不语,没有给出任何的解释。找任课老师了解情况时,任课老师反映他上课精神恍惚,有时索性睡觉。班主任和他的家长进行沟通,而家长也很茫然,表示平时很忙,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最后从他朋友的口中得知他在寒假时迷恋上一种叫CS的网络游戏,一直沉迷于其中,学习压力大,觉得累,游戏让他有了快感,就身陷其中了。而且平时父母工作忙,没什么时间管他,有时常留他一人在家,他都是通宵上网,节假日也基本是在上网。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 ABD )

A、家长如果只重视满足子女的物质需要,而忽视对子女的品德教育和心理需求的关心,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品行不良行为。

B、矫正学生迷恋网络游戏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配合。

C、网络游戏可以给学生带来快感,减轻学习压力,玩一玩没关系。

D、对学生在校的一些反常的表现(如成绩突然下降很多等),教师和家长应配合及时发觉、查清真实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引导和教育。

E、网络成瘾是现在学生比较普遍的现象,不需过于关注

4、意大利某城市有个名叫海因茨的人,他的妻子得了癌症,危在旦

夕。该市有个药剂师,研制了一种治癌特效药,配制这种药的成本只有200美元,但他要价极高,每剂要价 2000 美元。为了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