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炼钢工艺

课程结构

第一讲 绪论和转炉炼钢用原材料 绪 论

一、转炉炼钢用原材料 本讲小结:

第一讲 绪论和转炉炼钢用原材料

绪 论

1、钢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钢铁工业是国家的基础工业之一,钢铁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和生产能力的主要标志,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钢铁的质量和品种对国民经济其它工业部门产品的质量,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2、钢与生铁的区别

钢与生铁都是以铁元素为主,并含有少量碳、硅、锰、磷、硫等元素的铁碳合金。根据碳元素含量的不同而区分为钢和生铁,一般,含碳量在2%~4.3%的为生铁,含碳量在0.03%~2%为钢,如果含碳量小于0.03%称为纯铁。钢铁中常见元素的含量见表1-1。

表1-1 钢铁中常见元素的含量,%

生铁含碳较高,其性质硬而脆,不能锻造。

钢具有比生铁更好的综台机械性能,如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韧性;若在钢中添加一些合金元素,则可得到特殊性能的钢,如不锈钢、耐热钢、耐酸钢等等。若对钢进行热处理.可在颇大范围内改变同一成分钢的性能。

3.近代炼钢方法及其优缺点

1885年贝塞麦法,即酸性空气底吹转炉炼钢法。 优点:不需要外加热源。

缺点:不能去除磷、硫。此法只适合用低磷、硫的铁水作原料。 1878年托马斯法,即碱性空气底吹转炉炼钢法。 优点:能够脱磷。可用高磷铁水吹炼。

缺点:只适合于处理一定成分的铁水。用空气炼,大量热量消耗于加热空气中的氮,不能大量加入废钢。

1865年平炉炼钢法。

优点:原料的适应性强,冶炼品种广,钢的质量好,熔炼过程容易控制。 缺点:热效率低,冶炼一炉钢时间长,生产率低。 1952年顶吹氧气转炉炼钢 优点: (1)生产率高 (2)原料适应性好

(3)冶炼的钢质量好、品种多 (4)基建投资少、建设速度快 (5)原料消耗少,热效率高、成本低 (6)利于自动化生产和开展综合利用 1968年氧气底吹转炉:

底吹氧与LD相比,具有对熔池搅拌强烈,脱磷能力强,能冶炼超低碳钢,铁和锰地氧化损失较少,炉内反应平稳,减少钢渣喷溅,脱氧、脱磷效果好,能用高磷生铁吹炼,更接近平衡态等优越性,曾受到很多国家重视。

顶底复合吹炼:在LD及底吹氧气的基础上,出现了顶底复合吹炼转炉炼钢法,既有LD的特点又有底吹转炉的特点,又克服了各自的不足,因此,得到迅速发展。

1904年电炉炼钢法:它以废钢作为主要原料,通过电弧加热获得高温,可控制炉内气氛,特别是适合冶炼合金钢,尤其是高级合金钢和特殊钢,被各国普遍采用,产量稳定增长。近年来,有些国家用大型超高功率电弧炉(容量最大已达400T),生产普通碳素钢,与氧气转炉炼钢相竞争。

钢液炉外精炼:是近代炼钢的新技术,把传统的炼钢工艺分成两步,先在初炼炉(转炉或电炉)内进行熔化和粗精炼,然后把钢液移至钢包或专用容器中进一步精炼。

一、转炉炼钢用原材料

炼钢用原材料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料两类。金属料主要指铁水,废钢和铁合金;非金属材料主要指造渣料,氧化剂,冷却剂和增碳剂等。

1.金属料 (1)铁水

占总装入量的70%~100%,铁水的物理热和化学热是氧气转炉炼钢的唯一热源。所以铁水的温度和化学成分是否合适、稳定,对转炉炼钢获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是十分重要的。

转炉炼钢对铁水的质量要求

①铁水温度要高:要求1250~1300℃(也可以放宽到1200℃)。温度高低对兑入废钢比有影响。 ②铁水化学成分:希望能对铁水进行预处理,成为高碳、低硅、低磷、低硫的铁水。 (2)废钢

废钢分外来废钢和返回废钢二大类。氧气顶吹转炉吹炼时,可以加入多达30%的废钢。作为调整吹炼温度的冷却剂。

(3)铁合金

转炉常用的铁合金:锰铁、硅铁、铝及复合脱氧剂Mn-Si。冶炼合金钢还要用钢种需要的铁合金,如Fe-Cr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