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实验心得体会

篇一:dsp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ms320f2812xdsp原理及应用技术实验心得体会

1. 设置环境时分

为软件设置和硬件设置,根据实验的需要设置,这次实验只是 软件仿真,可以不

设置硬件,但是要为日后的实验做准备,还是要学习和熟悉硬件设置的过程。

2. 在设置硬件时,

不是按实验书上的型号选择,而是应该按照实验设备上的型 号去添加。 3. 不管是硬件还

是软件的设置,都应该将之前设置好的删去,重新添加。设置好的配置中 只能有一项。 4. ccs可以工作

在纯软件仿真环境中,就是由软件在pc机内存中构造一个虚拟的 dsp环境,可以调

试、运行程序。但是一般无法构造dsp中的外设,所以软件仿真通常用于调试纯软件算法和进行效率分析等。

5. 这次实验采用

软件仿真,不需要打开电源箱的电源。

6. 在软件仿真工

作时,无需连接板卡和仿真器等硬件。 7. 执行

write_buff

er一行时。如果按f10执行程序,则程序在mian主函数中运行, 如果按f11,则程

序进入write_buffe函数内部的程序运行。

8. 把str变量

加到观察窗口中,点击变量左边的“+”,观察窗口可以展开结构变 量,就可以看到结

构体变量中的每个元素了。

9. 在实验时,显

示图形出现问题,不能显示,后来在

graphtitle把input的大写 改为input,在对

volume进行编译执行后,就可以看到显示的正弦波图形了。

10. 在修改了实

验2-1的程序后,要重新编译、连接执行程序,并且必须对.out 文件进行重新加载,

因为此时.out文件已经改变了。如果不重新加载,那么修改执行程序后,其结果将不会改变。

11. 再观察结果

时,可将

data和data1的窗口同时打开,这样可以便于比较,观察 结果。

12. 通过这次实

验,对

tms320f2812xdsp软件仿真及调试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因为做 实验的时候都是按

照实验指导书按部就班的,与真正的理解和掌握还是有些距离的。但是这也为我们日后运用这些知识打下了基础,我觉得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不要急于问老师或者同学,先自己想办法分析原因,想办法解决,这样对自身的提高更多吧。通过做实验,把学习的知识利用起来,也对这门课程更加有兴趣了。 员:叶孝璐冯焕芬郑玮仪庞露露

2012年4月10

篇二:dsp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岩学院

实验报告 班级07电本(1)班

学号姓名杨宝辉同组人独立实验日期2010-5-18室温大气压成绩

基础实验 一、实验目的

、实验设备 、实验原理

浮点数的表达和计

算是进行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知识;产生正弦信号是数字信号处理1.一台装有ccs软件的计算机;2.dsp实验箱的tms320f2812主控板;3.dsp硬件仿真器。1.掌握ccs实验环境的使用;2.掌握用c语言编写dsp程序的方法。中经常用到的运算;c语言是现代数字信号处理表达的基础语言和通用语言。写实现程序时需要注意两点:(1)浮点数的范围及存储格式;(2)dsp的c语言与ansic语言的区别。

四、实验步骤

1. 打开ccs并

熟悉其界面; 2. 在ccs环境

中打开本实验的工程

(example_base.pjt),编译并重建.out输出文件,然后通过仿真器把执行代码下载到dsp芯片中; 3.把x0,y0和

z0添加到watch窗口中作为观察对象(选中变量名,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addwatchwindow”命令);

4.选择view->graph->time/frequency…。设置对话框中的参数:其中“startaddress” 为“sin_value”,“acquisitionbuffersize”和“displaydatasize”都设为“100”,并且把“dspdatatype”设为“32-bitfloatingpoint”, 设置好后观察信号序列的波形(sin函数,如图); 5.单击运行;

6.观察三个变量

从初始化到运算结束整个过程中的变化;观察正弦波形从初始化到运算结束整个过程中的变化;

7.修改输入序列

的长度或初始值,重复上述过程。 、实验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加

深了我对dsp的认识,使我对dsp实验的操作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基本掌握了ccs实验环境的使用,并能够使用c语言进行简单的dsp程序设计。

从软件的安装到使

用软件进行程序设计与仿真,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也遇到了不少的坎坷,例如芯片的选择,不能因为麻烦而省略该步骤,否则将会运行出错。 录实验程序:

#includemath.h #includestdio.

h

#definen100 #definepi3.141

59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