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中文题库(附答案)

抵抗三种因素所构成。

2、试述细菌内毒素的化学本质,结构及其主要生物学活性

答案:内毒素(endotoxins)系存在于革兰阴性菌及其他一些微生物(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细胞壁外膜中的脂多糖(lipopolysacharides,LPS)成分,对于维持细菌外膜的屏障功能以及在革兰阴性菌感染的致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1)内毒素存在的部位以及在外膜功能中的作用:革兰阴性菌在胞壁肽聚糖的外侧有一层称为外膜的结构,LPS即存在于这一结构中。由于LPS分子的存在,赋予了外膜特殊的屏障功能。使革兰阴性菌对多种抗生素如青霉素,林可毒素,利福平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具有抵抗作用。

(2)内毒素的化学结构:LPS由亲水性的多糖部分组成。多糖部分由O特异性多糖和非特异性核心多糖组成。核心多糖是内毒素组成成分中较为恒定的部分;类脂A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磷脂,是内毒素的主要毒性成分;O特异性多糖由多个寡聚糖重复单位组成。不同细菌LPS重复单位的数目(决定链的长度)可由0到70个以上不等。O多糖侧链是革兰阴性菌及其内毒素分子中最易变异的表面抗原成分,各种不同种属细菌的O-抗原结构不同。 (3)内毒素的生物学活性:细菌内毒素可表现多种多样的生物学活性。O-特异性多糖及核心寡聚糖除具有免疫原性,还可诱生特异性抗体。表达内毒素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分子基础为类脂A分子,故普遍认为类脂A为内毒素的毒性中心和生物学活性中心。 3、什么是活疫苗 ,什么是死疫苗,比较二者在应用方面的特点

答案:死疫苗即活疫苗,是将细菌、病毒或其衍生物,经过一系列疫苗生产工艺制成失去活力及致病力,但仍保持其免疫原性的疫苗。死疫苗用量较大,免疫有效期相对较短,一般要少量多次接种,注射的局部和全身性副反应较大。死疫苗的优点是易于保存,一般4℃可保存1年左右。

活疫苗即减毒活疫苗,是将细菌或病毒等一系列疫苗生产工艺制成失去致病力,保持免疫原性的疫苗。当活疫苗接种到人体或动物体后,能在一定部位繁殖一段时期,但由于毒力强,不会引起疾病,却能使人体或动物体产生免疫力。活疫苗用量少,免疫效果优于死疫苗,免疫的有效期长至三五年,有时则可终身免疫,做一一般只需接种1-2次。活疫苗的缺点是需冷藏保存、且保存期短。

4、比较细菌内毒素与外毒素区别

答案: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如下表:

内 毒 素 外 毒 素

来源 革兰氏阴性细菌 革兰氏阳性细菌及革兰氏阴性细菌

存在部位 胞壁成分,裂解后释放 胞浆内合成分泌至胞外,细菌溶溃后释放 化学性质 脂多糖 蛋白质

稳定性 160℃2-4小时才能破坏 60-80℃,30分钟破坏

毒性作用 较弱,各菌的毒性效应 较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效应,

大致相同,引起发热,白 引起特殊临床表现

细胞增多,障微循环障碍,

休克 ,DIC等

抗原性 弱,能使机体产生保护性抗 强,能使机体产生抗毒素,可脱毒成为 体,尚未制成类内毒素 类毒素

检测方法 鲎血试验及热源试验 皮内试验、中和试验及动物试验 5、试述细菌的侵袭力及其物质基础

答案:侵袭力:指细菌突破机体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细菌侵袭力与其表面结构和产生的胞外酶有关。

--

(1)细菌致病性与其毒力、侵入机体的途径及数量密切相关:首先,细菌的毒力取决于它们对机体的侵袭力和产生的毒素;其次,细菌的侵袭力是指病原菌突破机体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侵袭力与其表面结构和产生的侵袭性酶有关;细菌的毒素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2类。外毒素是由革兰阳性菌鉴和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物质。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只有裂解或人工方法裂解菌体后再释放出来,可引起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内毒素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2)细菌的侵袭力是指致病菌突破机体的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构成侵袭力的物质基础是菌体表面结构和侵袭性酶。

1菌体表面结构:○菌毛、膜磷壁酸以及荚膜和微荚膜。其中,菌毛和某些革兰阳性菌鉴

的膜磷壁酸为具有粘附作用的细菌结构;细菌的荚膜和微荚膜有抗吞噬细胞吞噬和抗液体中杀菌物质(补体、溶菌酶等)的作用。

2侵袭性酶:○是指某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某些胞外酶,它们可协助细菌抗吞噬或有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等。如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等。

第十章

判断题

1、细菌“株”是分类的最小单元 X

2、GC可用于分析细胞的代谢产物挥发性脂肪酸和胞膜中的脂肪酸,可用于细菌的鉴定。√ 3、一株未知细菌Gram染色为阴性,G+C摩尔百分比测定结果为52%,与大肠杆菌相同,那么,该株未知细菌可以鉴定大肠杆菌 X

4、Woese等根据保守序列核糖体核糖核酸序列测定与比较分析表面,世界上所有生物可以分成四个域,即真核生物域,古生菌域,真细菌域和真菌域 X 5、大多数嗜热军队G-C量高于中温菌 √

填空题

1、微生物系统命名一般采用(双名法)法,由(属名)和(种名加词)组成 2、在《伯杰氏细菌学手册》中,大肠杆菌的分类地位为:(细菌)域,(变形杆菌)门,(γ变形杆菌)纲。(肠杆菌)目,(肠杆菌)科

3、在鉴定菌种的一些现代方法中有(核酸分子杂交)(16SrRNA寡核苷酸编目)(细胞化学成分鉴定)(数值分类法)等

4、微生物分类主要依据是: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性质,生态特性,(营养要求),细胞壁成分红外吸收光谱,(血清学反应),以及某些细菌所产生的脱氢酶辅基的有无等 5、鉴定大肠杆菌所用的IMVPC中Vp是指(乙酰甲基甲醇)实验

中文、拉丁文互译

1、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枯草芽孢杆菌 苏云金芽孢杆菌

Escherichia coli

Staphylococcus aureus Bacillus subtilis

Bacillusc thuringiensis

2、Vibrio choierae Aspergillas niger Samonella typhi Mycobacierium Rhizobium Pseudomonas 霍乱弧菌 黑曲霉

伤寒沙门氏菌 结核杆菌属 根瘤菌 假单胞菌属

简答题

1、简述DNA杂交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微生物鉴定中的作用

答案:DNA-DNA杂交原理:根据双链DNA(dsDNA)分子解链的可逆性和碱基配对的专一性,将不同来源的待测DNA在体外分别加热使其解链成单链DNA(ssDNA),然后在合适条件下再混合,使其复性并形成杂合的ds-DNA,然后再测定其间的杂交百分率。例如固相杂交法,把待测菌株的dsDNA先解链,把它固定在硝酸纤维素滤膜等固相支持物上;将已同位素标记并酶切的参照菌株dsDNA解链后,在适宜条件下,让他们在膜上复性,重新配对形成dsDNA;然后取出固相膜,洗去未结合的标记DNA片段,测定膜上杂合DNA强度。以参照菌株自身复性和dsDNA的放射性强度为100%,计算两菌株间的同源性。 在分类学上,核酸杂交法是测定核酸分子同源程度和不同物种间亲缘关系的有效手段,在现代细菌分类学中作为区分种的重要遗传学指标:同源性超过70%的菌株被认为是一个菌种;20%~30%同源性是同属关系的最低值。

2、 为什么选择16Sr RNA作为原核生物进化指证

1原核生物16SrDNA的碱基序列都是十分保守,记录着生物进化的真实痕迹,有化答案:○

216SrDNA普遍存在于所有原核生物细胞中;3含量较高,易于提取;○4分子石分子之称;○○

5编码rDNA的基因十分稳定;○6与执行相同功能的真核生量适中,信息量大,易于分析;○

物的18SrDNA比较,可以分析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进化距离。

3、 什么是三原界系统,各原界包括哪些生物类型,促成三原界系统提出的古细菌有何特点

答案:20世纪70年代,Woese等人对不同生物16S和18SrRNA的寡核苷酸进行同源性比较,提出了三原界学说,后来称之为三域学说,即细菌域、古生菌域和真核生物域,域是一个比界更高的界级分类单元。古菌域包括嗜泉古菌界、广域古菌界和初生古菌界;细菌域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和各种除古菌外的其他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域包括真菌原生生物、动物和植物古细菌是一类很特殊的细菌,多生活在极端的生态环境中,如高温、低温、高碱度高渗、高压、高辐射、极端厌氧等曾被称为“第三生命”细胞壁含有假肽霉糖,糖蛋白或蛋白质,细胞膜中有特殊的醚键,并存在有独特的单分子层膜或单、双分子层混合膜,此外,嗜盐菌具有独特的紫膜,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光介导ATP合成。

4、微生物分类单元有哪些,基本分类单元是什么 答案:微生物的主要分类单位,依次为界(kingdom)、门(phylum或division)、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