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业务理论考试 -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试卷[1][1]

得分 评分人 五、 学科新课程理论与实践(共40分)

1.品德与生活(或品德与社会)课程总目标是什么?(8分)

2.品德与生活(或品德与社会)的基本理念是什么?(8分)

3.评析《长江三峡》教学实录片断。(10分)

师:课下,同学们已搜集了关于长江尤其是三峡的一些图文资料。现在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选出你们认为最有价值的两至三份材料在全班交流。(学生组内交流筛选,准备汇报)

生: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是世界第三大河。 生(补充):它发源于青藏高原,浩浩荡荡,最后流入东海。 师:对,要“知新”先“温故”,你们小组很会学习。(播放课件,屏幕出示中国地形图)长江的源头,位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它的正源沱沱河,发源于唐古拉山主峰,随后滚滚东流,浩浩荡荡,最后汇入海潮无垠的东海。(屏幕依次闪烁)

生:我知道长江三峡的起点是白帝城,终点是南津关,分为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个峡谷。

师(继续播放课件):你们组课前预习了课文,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是呀,长江流经四川盆地东部边缘时,江流好像一把利斧,开山劈岭,横切巫山山脉,在万山丛中奔流而下,形成著名的长江三峡。它全长193千米,分为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屏幕依次闪烁,显示长江三峡的位置)

生(展示文字资料及图片):长江三峡有很多历史古迹,有张飞庙、昭君祠。 生:还有屈原祠、悬棺。

师:你们真了不起,知道得真多。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上网查到的。

生:我是在电视上看到的。

师:不错,上网、看电视、查资料都是很好的学习方式,看来同学们真会学习。

师:长江三峡是大自然的杰作,就像一幅绵延不尽的山水画卷,但三个峡谷又有着各不相同的特点。好了,不多说了,同学们亲自去饱览美景吧!

评析:

(播放录像,并伴解读)

师:欣赏了壮美秀丽的三峡风光,你最喜欢哪个峡谷?为什么? (小组讨论准备作答)

生:我喜欢巫峡,因为巫峡的神女峰很美。

生:我喜欢瞿塘峡,因为那里瀑布多,比如“白龙过江”。 生:我也喜欢巫峡,因为那里云雾缭绕,像神仙住的地方。 生:我喜欢西陵峡,那里水流很急,坐在橡皮艇上,真过瘾! ……

师:三峡浑然天成的自然风光令我们心旷神怡,而沿江两岸的古迹更如一颗颗明珠,为三峡丰富的历史文化增添了色彩。

(欣赏图片:张飞庙、陆游洞、昭君故里、屈原祠、千年之谜——悬棺,还有三峡的起点——白帝城,更有许多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遗迹)

评析:

4.以“乘坐公共汽车”主题为例,请你制定本主题学习的活动目标。你准备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简要的说说你的设计意图。(14分) 活动目标:

设计意图: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每题2分,共10分。

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3.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4.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 5.知识、生活经验

二、每题2分,共10分。

1、×,2、×,3、√,4、×,5、 √

三、每题5分,共20分。

1.新课改中要求教师角色应当如何转变?

由传统的知识传说者向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 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向学生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 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向动态的研究者、学习者转变 2.在下课程理念下,如何使用教材? 领会教材的精神,做到心中有数 关注现实生活,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创造力来分析教材,挖掘教材,超越教材,发发展教材。 3.有人认为接受学习已经过时了,对此,你有何看法? 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由接受和发现两种。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使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转变学习方式就是改变这种状态。探究学习过程离不开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4.过去,我们认为,评价只有分等级的作用,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具有哪些功能? 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或目标导向、激励、教育、监督、反馈、调控等功能 四、每题10分,共20分。

1.(1)师生关系应是平等、民主的

(2)知识的获得不应单纯由教师传授,应充分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经历知

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在自主探究重学习。

(3)课程内容应体现生活性、实践性。 2.(1)面对现状,不惊奇,不慌乱,不追究,不批评,而是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让焦点从恶作剧的身上发散开来,尽量避免这一学生再成为焦点,从而使学生的注意中心再回到教师所安排的方向。

(2)对于学习方面的意外情况,由学生发难引起的偶发事件,教师可以抓住这种教学的难点或有创见的部分,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若由于教师自身疏忽造成的不良影响,一般态度温和的承认事实,并改正过来,就能顺其自然的过渡到原教学的轨

道上来。

(3) 对于第三类偶发事件,一般都采用“热处理”。即教师针对某一突发事件,趁热打铁,正面教育。再巧妙地转入正题。但应注意不要因此浪费太多的时间,更不得言辞激烈,因为这与教室内同学无关,点到为止。 五、共40分。 1.8分。

品德与生活: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品德与社会: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2.8分。

品德与生活:

(1)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2)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3)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4)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品德与社会:

(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2)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3)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3.10分。

(1)评析的大体内容是:探究先行,以学定教;资料展示,资源共享;恰当评价,促进学习。

(2)评析的大体内容是:信息补充,加大容量;壮美景观,艺术熏陶。 4.14分。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1、知道上下车排队,上车买票。 2、懂得给老弱病残让座。 3、知道注意安全。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辨别是非能力。 2、训练学生自理自律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

设计意图:最好采用情境剧模拟表演实践活动的形式。把课堂布置成车箱的环境。使学生切实的融入乘车的体验中。随机地解决乘车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在模拟实践中探索、感悟和发现。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