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业务理论考试 -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试卷[1][1]

7、《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目的是:激励( );促进( )的发展,提高( )质量;促进教师的( ),提高( )能力。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理念?

2、《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 是什么?

3、《品德与生活》课程,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这里三条轴线指的是什么?四个方面又指什么?

4、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总目标?

三、案例分析(20分)

下面是小学《品德与社会》(三上)第十课《父母的疼爱》的教学设计,请你谈谈每一环节作者的设计意图。

一、教学设计背景

心中有他人,是道德发展的根基;心中有父母、有家人是这种发展的第一环节。《父母的疼爱》是苏教版第五册第三单元“我的成长与家庭”的第二课,重点就是引导学生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疼爱;懂得感激父母,关心、孝敬父母。《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回归生活”是《品德与社会》最根本的理念,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融入多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生活,感受父母的疼爱,提升心灵的体验。我们努力使教学过程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从而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真正的活力,让家庭成为孕育孩子责任性的起点和开端。在活动中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促使获得经验,增加动手操作,情感体验的机会,从而使学生过上有道德的社会。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和疼爱,萌发对父母的感激、尊敬和孝敬之情。

2、知识目标: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

3、能力目标:学习通过观察、体验、思考、发现和理解生活中蕴含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疼爱。 四、教学准备 1、有关课件图片。

2、实物:茶杯、报纸、围裙、毛衣等 3、心行的彩色卡纸 五、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激发情感

1、同学们,当老师看着你们一张张充满活力的笑脸,你知道,我想起了谁呢?

2、作为母亲,我想起了我的女儿,想到了生她时的场面,想起了她迈出第一步时的情景,想起了第一次喊我妈妈时的那一瞬间;作为女儿,我想起了我的父母,想起了父母对我的爱,想起了他们布满皱纹的脸,想起了他们蹒跚的步履。其实,作为父母,他们并不要求儿女给予多少的回报,但父母对儿女的疼爱(出示课件)却是无止境的。(板题、读题)

3、有那么一首歌,就表达了父母对儿女的疼爱,让许许多多的人为之感动,让我们一起来静静地聆听这首歌。(课件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背景滚动爸爸妈妈和孩子亲热的爱意浓浓的画面) 设计意图:

二、亲情故事——感受疼爱

1、听着这熟悉而又深情的歌曲,看着这亲切又动人的画面,你想要说些什么?

2、是呀,世上最温暖的爱是父母的爱,世上最甜蜜的爱是父母的爱,世上最伟大的爱是父母的爱。歌声勾起了我们的美好回忆,让我们想到了无限关爱我们的父母。那你们的爸爸妈妈是怎样爱你们的呢?你们肯定有许多故事想要告诉小伙伴,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把故事先讲给身边的同学听听。待会儿,我们开个小小故事会,一起来分享你爸爸妈妈疼爱你的故事。

3、小组内交流父母疼爱自己的事例。 4、各组代表讲述自己的亲情故事。

5、小结:其实在生活中,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岂止这些!当我们享受生命的快乐时,父母陪着我们欢笑;当我们经历生命的磨难时,父母宁愿一切的痛苦由他们来承受,无怨无悔……这是世界上一种多么崇高,多么伟大的爱呀! 设计意图:

三、家庭剧场——体验疼爱

1、听着同学们深情的讲述,老师的脑海中浮现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感动的场景,有兴趣将你们的故事编成小剧本来我们的“家庭剧场”表演吗?

2、四人小组先一起交流,选一个最感人的故事编成小剧本进行排练。 3、同学们表演得很投入。谁愿意到咱们的“家庭剧场”来展示?我们这里还准备了道具供你选用。(出示实物:爸爸用的茶杯、报纸等,妈妈用的围裙、毛衣等,孩子用的篮球、吃的食物、喝的饮料等)

4、表演,师根据表演情况引导学生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疼爱。 设计意图

四、亲情朗诵——情感升华

1、我们的父母无时不想着我们,无处不牵挂着我们,有一篇优美的文章动情地讲述了母亲的爱,真挚地表达了孩子对父母的感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2、师配乐朗诵《妈妈的爱》。

3、所有的感谢我们汇成一句话,全体学生朗诵名人名言 。 设计意图

五、爱心行动——亲情绽放 1、走近父母

我们的爸爸妈妈是世上最好的爸爸妈妈,父母对我们的爱无限,那我们对自己的父母了解多少呢?(学生展示“我知道”的内容)

2、我能为父母做什么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