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复习资料
布在低涡的中心区和低涡移向的右前方。
(2) 低涡天气有日变化,一般夜间或清晨比白天坏些。
(3) 西南涡发展东移时,雨区也扩大东移,降水强度增加,同时引起地面锋面气旋的发生发展,大风、低云、恶劣能见度等也随之出现。
东北冷涡:指我国东北附近地区具有一定强度(闭合等高线多于两根)、能维持3-4天、且有深厚冷空气(厚度至少达300-400百帕)高空的气旋性涡旋,出现时间以5-6月为最多,8月和3、4月为最少。 东北冷涡的天气——具有不稳定的特点
冬季:持续性低温天气,出现冰晶结构低云,可以有很大的阵雪 夏季:对流性不稳定,常造成雷阵雨天气
15、低空急流的定义、产生背景、位置、形成机制和与暴雨的关系。天气尺度系统对暴雨的影响。(中尺度不考)
低空急流:是与夏季强降水相联系的、位于600-900百帕之间的水平动量相对集中的气流带。日常工作中常把850或700百帕等压面上,风速≥12米/秒的西南风极大风速带称为低空急流。 低空急流的位置:
① 低层:850或700百帕位于副高西侧或北侧,它的左侧经常有低空切变线和低涡活动。
② 高层:200百帕位于高空西风急流入口区的右侧或南亚高压东部脊线附近。 LLJ的形成和维持机制: ??V0 (1)经向垂直反环流与LLJ的形成和维持:高空急流入口区的右侧, ? ? ? ?
高空辐散,低层气压降低,偏北气流沿南亚高压东侧吹至JE的北侧辐合下沉。由于高空辐散,低层减压,副高北侧气压梯度加大,辐合上升并有西南涡生成,同时气压梯度力做功使气流加速,西南风增同时经向垂直反环流形成。 ?V????0 经向垂直正环流与LLJ的形成:若高层有南支槽,槽前有 ?
高空辐散,辐散气流向北流动,气压力做功使西南风加强,从而加强高空西风急流,并在高空西风急流的北侧(即急流入口区的左侧)下沉,向南流,汇入暴雨区的上升气流,构成一个经向垂直正环流。 低空急流与暴雨
(1)低空急流的出现有利于暴雨的形成 ① 输送水汽,水平水汽通量辐合
② 输送暖湿气流,导致大气产生不稳定层结 ③ 产生上升运动
(2)暴雨产生于低空急流的左前方(200公里)
(3)低空急流与暴雨相互作用——经向垂直环流与暴雨的相互作用 天气尺度系统对暴雨的作用:
1 制约形成暴雨的中尺度系统的活动
(1)可提供中尺度天气系统生成的条件或环境场
(2)天气尺度的上升运动是中尺度系统发生的触发条件(促成不稳定能量释放的触发条件)
(3)对中尺度系统起组织和增强作用
(4)决定中小尺度移动的方向(中小尺度系统生成后,一般沿对流层中层(700或500百帕)气流移动)
2 造成暴雨区的水汽集中: 低空大范围的水平辐合场,可造成水汽辐合,使暴
- 9 -
《中国天气》复习资料
雨区水汽有集中的趋势,为暴雨的发生提供充足的水汽条件大尺度辐合场中的上升运动使湿层增厚。
3 在天气尺度系统中上下不同性质的平流造成位势不稳定层结
4 天气尺度系统中风速垂直切变有利于中小尺度系统的发生和维持
第四章对流性天气过程
1、对流性天气的概念。雷暴的概念。一般雷暴、雷暴群、雷暴天气。物理量改变。
对流性天气:由大气中的对流不稳定层结造成的,并伴有阵雨、大风、冰雹、龙卷等天气现象。
雷暴:积雨云中所发生的雷电交作的激烈放电现象,同时指产生这种天气现象的天气系统。
雷暴天气:是由旺盛积雨云所引起的伴有闪电、雷鸣和强阵雨的局地风暴。 一般雷暴:通常把只伴有阵雨的雷暴称为“一般雷暴”。
雷暴群或带:有许多雷暴单体随机聚集成群或带(各单体处于不同阶段),每个单体都具有独立的云内环流,都经历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消散阶段,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