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
三、默写(6分)
6.(6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②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③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2)请在吴均的《山中杂诗》和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古诗词文默写能力。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空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解答】答案:
(1)①择其善者而从之
②举杯消愁愁更愁 (“消”不要写成“销”)
③东篱把酒黄昏后(注意“篱”的“竹字头”不要写成“草字头”)
(2)《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注意诗中“窥”和“檐”的写法)
《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注意“杳”和“笠”的正确书写)
【点评】解答此题,平时积累是关键,即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背诵,通过抓重点字词多练写,多积累。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7.(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也说颜值
①过去,我们夸奖一个人长相英俊、风度潇洒,喜欢用“一表人才”。现在,网友
17
们又发明了一个热词:颜值。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颜值”呢?
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貌从未被大家忘记,“貌比潘安”的赞誉流传至今。但潘安被称赞并不单单因为他的相貌,他的德行、他的才华、他对妻子的专情才是他被后人记住的关键所在。所以,颜值高固然是优势,但仅有高颜值是远远不够的。 ③颜值高,让人易于在社会生活中占得先机。在人类的进化史中,真的难以彻底剔除人性中的“爱美”基因。放眼当今世界,相貌甚至被当成了一种商品或一个消费符号。在职场、社交场以及婚恋场上,颇值高的人都比颜值低的人更加如鱼得水;而那些颜值不高的人,却不太容易在第一时间得到别人的垂青。于是,很多人吐槽说:对这个看脸的世界失望了!
④如果仔细研究人类发展史,颜值不高的人,对这个世界大可不必失望。就长远发展来说,一个人更重要的是拥有德行和才华。
⑤貌因德而美。外表是皮囊,德行才是核心,若非如此,再好的相貌也没有价值。汪精卫长相英俊,气度不凡,可谓“颜值高”,但这样一位相貌出众的热血青年后来却做了汉奸,至今仍遭到中国人的唾弃。德不配颜,徒有“颜值”之虚名,其“高颜值”反倒成了一个笑话。
⑥才补颜不足。颜值低是一种“先天不足”,才华却是弥补这种“不足”的营养剂。英国人戈登在他的著述中对晚清大臣曾国藩有如此描述:个子中等,身材肥胖,脸上皱纹密布,脸色阴沉,目光迟钝;穿着陈旧,衣服打皱,上面还有斑斑的油迹。可以看出,曾国藩的外貌并不“漂亮”,可谓“颜值不高”,但他却在大风大浪中凭借过人才华,成就一番事业,名留青史,令人敬仰。
⑦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现在也有流行语“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终于人品”。无论是一个人如何风华绝代,最后沉淀下来值得祢道的只有两样﹣﹣德行和才华,然后才可能说,这个人还有“颜值”
(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18
① 欣赏一个人首先是德行和才华,其次才是颜值 ② 才补颜不足 ③ 总结中心论点
(2)第⑥自然段引用英国人戈登在著述中的文字后,原稿还引用了如下资料,但作者修改文章时将其删除,请分析删除理由。
曾国藩自己也说:“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 (3)如果要给这篇文章换一个更生动并更能体现作者意图的标题,下面哪一个选项最为恰当?请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A.有“值”不在“颜”高 B.德才兼备,无“颜”何妨 C.“颜”外之意
【分析】这篇议论文开头用“颜值”词语的含义引出论题,接着举了汪精卫的例子进行反面论证,然后阐述了古往今来的经典著作,鲜有对一个人的相貌与才华作对等的判断,并举了举了正面的曾国藩有德行和成就却无“颜值”的例子进行论证,再科研结果进行论证,最后强化中心论点。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文章的论证过程。要细读文段,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要结合每一段的内容,然后根据提示填空即可。本文①②段用“颜值”词语的含义引出论题,第③段首先提出了中国传统对人的判断是不把人的相貌与才华作对等的中国传统对人的判断是不把人的相貌与才华作对等的观点,第④﹣⑥段再举了正面的曾国藩有德行和成就却无“颜值”的例子,然后又用科学研究(科研文章)做进一步的佐证用科学研究(科研文章)做进一步的佐证,最后第⑧段再次强调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2)本题考查论据的作用。结合第六段内容可知,这段是论证“才补颜不足”这一论点的,“曾国藩自己也说:′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这句话的意思是:性格特点是反应缓慢,行动拘执,读书速度慢。自己性
19
格鲁钝,别人一目二三行,自己怎么快也不能看完一行。证明曾国藩性格特点是反应缓慢,行动拘执,不能证明“才补颜不足”。因此应该删去。
(3)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的分析能力。结合文章主旨对文章的标题进行分析与理解。
A.有“值”不在“颜”高,表明“值”最重要,处首位,“颜高”处次要地位。符合本文的主要内容:对人的判断首先是德行和才华,其次才是颜值。
B.德才兼备,无“颜”何妨。突出了德才兼备的内容,认为没有“颜”也没关系。不符合文章主要内容:欣赏一个人首先是德行和才华,其次才是颜值。 C.“颜”外之意,突出了“颜”的深层含义,缺少“德才”的阿容。不符合文章主要内容:欣赏一个人首先是德行和才华,其次才是颜值。 故选:A。 答案:
(1)①欣赏一个人首先是德行和才华,其次才是颜值;②才补颜不足;③总结中心论点
(2)①曾国藩自己也说:“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这句话的意思是:性格特点是反应缓慢,行动拘执,读书速度慢。自己性格鲁钝,别人一目二三行,自己怎么快也不能看完一行。 ②原稿引用这一资料,证明曾国藩性格特点是反应缓慢,行动拘执,读书速度慢,判断比一般人要慢。③文段的分论点是:“才补颜不足”。如果引用这一资料,则不能证明分论点。因此应该删去。
(3)A,理由:有“值”不在“颜”高,表明“值”最重要,处首位,“颜高”处次要地位。符合本文的主要内容:对人的判断首先是德行和才华,其次才是颜值。 【点评】议论文论证思路分析是中考常考考点,答题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作者首先提出了XX的观点;(2)接着运用过渡、引出XX事实论据或XX道理论据,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论证了论点;(3)论证部分,先引用XX的事例,或引用XX的名言进一步论证论点;(4)最后总结,得出XX的结论。 五、作文
8.(60分)试卷上,我们填写答案:生活中,我们常常在寻求答案。答案有正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