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可用加总所有部门最终产品的方法计算GDP。易知A、B、C三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分别为2800美元、500美元和3000美元,加总即得GDP数额为6300美元。
(3)国民收入额为:6300美元- 500美元 = 5800美元 6.从表13-3资料中找出:(1)国民收入;(2)国内生产净值;(3)国内生产总值;(4)个人收入;(5)个人可支配收入;(6)个人储蓄(单位:万美元)。
13-3表
指标 数量
356.资本消耗补偿
4
1866 雇员酬金 .6
264. 企业利息支付 9
266. 间接税 3
个人租金收入 34.1
164. 公司利润 8
非公司企业主收120. 入 8 红利 66.4
253.解:(1)国民收入= 雇员酬金 + 企业利息社会保险税 9 支付+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402.收入
个人所得税 1 =1866.6+264.9+34.1+164.8+120.8
消费者支付的利=2451.2万美元 64.4 息 (2)国内生产净值 = 国民收入+ 间接税
105.=2451.2 + 266.3 政府支付的利息 1 =2717.5万美元
政府和企业的转374.(3)国内生产总值 = 国内生产净值+资本移支付 5 消耗补偿
1991=2717.5+356.4
个人消费支出 .9 =3073.9万美元
(4)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红利-社会保险税+政府支付的利息+政府和企业的转移支付
=2451.2–164.8+66.4-253.9+105.1+374.5 =2578.5万美元
(5)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
=2578.5-402.1=2176.4万美元
(6)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者支付的利息-个人消费支出
=2176.4-64.4-1991.9=120.1万美元
7.假定一国有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如表13-4(单位:万美元)。 试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
表13-4
- 5 -
国内生产总值 总投资 净投资 消费 政府购买 政府预算盈余 4 800 800 300 3 000 960 30 解:(1)国内生产净值= 国内生产
总值 -(总投资-净投资)
= 4800 -(800 - 300)= 4300万美元 (2)净出口 = 国内生产总值-总投资-消费-政府购买
= 4800 - 800 - 3000 - 960 = 40万美元
(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政府购买+政府预算盈余 = 960 + 30 = 990万美元
(4)个人可支配收入= 国内生产净值-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 4300 - 990 = 3310万美元
(5)个人储蓄 = 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 = 3310 - 3000 = 310万美元 8.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都是万元),试计算:(1)个人储蓄;(2)投资;(3)政府购买。
解:(1)个人储蓄 = 个人可支配收入 - 消费 = 4100 -3800 = 300万元 (2)投资 = 个人储蓄 + 政府储蓄 + 国外部门的储蓄
=300 +(-200)+ 100 = 200万元
(3)政府购买 = 国内生产总值 - 消费 - 投资 - 净出口
=5000 - 3800 - 200 -(- 100)= 1100万元
四、分析讨论1.怎样理解“产出等于收入”和“产出等于支出”? 答:(1)产出等与收入。所谓产出,就是当年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总市值,在这个总市值的价值构成中,一部分是要素成本(如利息、工资、租金等),一部分是非要素成本(如间接税、折旧等),它们最后分别成为家庭的收入、企业的收入和政府的收入。因为最终产品的总价格就等于要素成本和非要素成本之和,故产出等于收入。
(2)产出等于支出。所谓支出,是指各部门针对本国最终产品发生的支出。由于把因为无人购买或因购买力不足而积压在仓库里的存货视为企业自己将其“买下”的投资行为,故产出也必等于支出。
(3)产出、收入和支出,分别是从生产、分配和流通三个环节对同一堆最终经济成果的衡量,若不考虑统计误差的因素,三者必然是相等的,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的GDP也必然是相等的。
2.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 (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3)购买普通股票;(4)购买一块地产。 答:(1)政府转移支付只是收入的单方面转移,并不伴随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交换。故此项不应计入GDP。
(2)因为购买的是用过的卡车,该卡车的价值已经计入其生产年份的GDP了。故此项不应计入GDP。
(3)购买普通股票只是产权在不同个体间的转移,是个人的一种投资方式。但这和计入GDP的“投资支出”不是一回事,后者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等)的支出。故此项也不应计入GDP。
(4)地产不是最终产品。故此项也不应计入GDP。
3.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DP、NDP、NI、PI和DPI这五个总量指标中哪个总量有
- 6 -
影响?
答: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将会使PI和DPI减少,而其他几个总量指标则不会受影响。原因是:社会保险税是GDP、NDP和NI当中的一个部分,社会保险税的增加意味着其他部分的减少,各部分的总和即GDP、NDP和NI是不变的。但在由NI得到PI时,需要将社会保险税从NI中扣除。故其他条件不变,社会保险税增加,PI将减少;由于DPI由PI扣除个人税而得,DPI亦会相应减少。
4.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不意味着计划的储蓄总等于计划的投资? 答:(1)储蓄——投资恒等式的含义。储蓄与投资恒等,是从国民收入会计角度看的恒等,是“事后的、实际的”投资和储蓄的恒等。设有一个二部门经济,其国民收入为1000亿元,从收入的使用看,用于消费的为800亿元,则未被消费的200亿元既为储蓄;从支出的结构看消费仍为800亿元,未被消费的200亿元此时被视为投资。这里的投资和储蓄是事后的、实际的指标,其中可能包含有非合意的部分,因此就必然有储蓄与投资的恒等。
(2)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的含义。 计划储蓄与计划投资的相等是基于储蓄主体和投资主体意愿的相等,是“计划的、事前的、合意的”投资和储蓄的相等。由于储蓄主体与投资主体并不一定相同,投资动机与储蓄动机亦存有差异,因而计划投资与计划储蓄的相等就只能是偶然的。只有当非合意的投资、非合意的储蓄为零,即实际的投资、实际的储蓄让投资主体、储蓄主体都满意时,计划投资才等于计划储蓄。
5.当你改变到附近酒店就餐的打算转而与朋友们举行温馨轻松的家庭宴会的时候,当你决定不去看电影而是在书房看书消磨你的周末的时候,甚至当你只是为了欣赏人行道旁繁茂的花草决定不乘公交车而步行回家的时候——你有没有想到你正使这个国家的GDP减少?你可能会惊奇地说:这实在是再普通不过的事啊!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这样让我更舒服、快乐,这与GDP又有什么关系?然而统计专家们知道——并且也许会一本正经的告知你:你真的在改变GDP并影响经济的增长率啊!
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问题?让政治领导人和经济学家们牵肠挂肚的GDP真的值得受到它现在正受到的关注吗?
答:GDP当然是重要的。但GDP不能代表一切。GDP是用当期价格计算的一个经济社会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市场价值,因此,上面提到的“你”的三种举动确实会使GDP有所降低。但是,只要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是其个人利益的最好守护者,当他作出某个决定时,这个决定在当时对他总是最适宜的,我们就有理由确信:较低的GDP并不必然地对应较低的福利水平。公允地说,GDP决定着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所享有的福利的绝大部分,但作为衡量社会福利的尺度,仍然存有许多缺陷。GDP中包含了许多和个人幸福无关的因素,而许多对人们的福利水平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又没有在其中得到反映。比如,象地下经济的绝大部分,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的生产以及闲暇等促进福利增长的因素没有反映在里面,而另外一些使福利水平下降的因素,如没有得到补偿的污染,自然资本的大量消耗,现代都市生活的不舒适等,却未从中扣除。此外,用以计算GDP的市场价格反映的是产品或劳务的边际效用水平,因此不能够精确地反映一个经济社会的总福利的情况;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GDP具有不同的物质内容,因此等量的GDP带给人的福利也不一定是相同的。所以,GDP不是一个衡量经济福利的完整的尺度,它的数量并不能精确地表示福利的多和少。政治领导人和经济学家们也许应更多地关注一下“经济净福利( NEW )”这个指标,这个指标是由GDP加上或减去前面所列的各种导致福利增多或降低的诸多因素后得到的。 第二部分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理论背景: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的分析是在所谓“萧条经济”的背景下展开的。在“萧条经济”的条件下,需求决定供给(凯恩斯定律),总需求是制约经济规模的短边因素,因此经济社会能够以不变的价格水平提供与总需求相当的供给量。本章的另外一个重要假设是“投资外生”。由于假定企业投资是自主的,即不随利率和产量变动,因此我们不必过早地讨论投资的决定问题,对国民收入决定问题的分析也就可以局限在产品市场的简
- 7 -
单背景下。
2.均衡国民收入满足的条件:这是本章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在本章,均衡国民收入的条件就是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一般地,这个条件可以表述为“总需求(更精确地讲,是合意的总支出)等于总供给”,在不同的经济状况下又有不同的具体形式:
两部门经济:i=s (或 y=c+i) 三部门经济:i+g=s+t (或 y=c+i+g)
四部门经济:i+g+x=s+t+m (或 y=c+i+g+x-m)
可以看出,这三种情况下的均衡条件在形式上是很有规律的:左边的三个等式,等号的左边都是“总注入”,右边都是“总漏出”;括号内与之等价的三个等式,等号左边的y代表“总供给”,右边各项的和则代表“总需求”或“合意的总支出”。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总注入”等于“总漏出”,同时也是“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经济浴缸”里的水位就总是不变的,即宏观经济是均衡的,此时的收入(产出)也就是均衡的收入(产出)。
3.消费理论: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即:人们的消费决定于现期的、绝对的、实际的收入水平,收入越多,消费也越多,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增加得快(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在实际分析中,通常假设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函数形式为:c =α+βyd,式中,c为消费,α为自发消费,β为边际消费倾向,yd为可支配收入。根据可支配收入收入、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关系,又可得储蓄函数:s = -α+(1-β)yd,式中,s代表储蓄,1-β代表边际储蓄倾向。
以上两种函数是今后经常要用到的,读者务必要掌握精熟。此外,读者还要对其它消费理论如相对收入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永久收入理论有所了解,这些理论在分析实际经济问题时都是很有用的。
4.收入—支出模型及均衡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即45o线模型)是本章分析国民收入决定问题的核心模型,其实质是“总需求(或合意的总支出)等于总供给”这一均衡条件的几何表达。在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基础上,将消费、投资或储蓄代入前所述之均衡国民收入的条件,不难得到国民收入的数值;或者,在收入—支出模型中找到总支出曲线与45o线的交点,同样可以确定均衡收入的水平。读者需注意,在均衡国民收入的表达式里,各个指标是如何对国民收入水平产生影响的。
5.乘数论:在凯恩斯的就业理论中,乘数理论具有重要地位。在非充分就业的背景下,投资、政府购买及其他一些变量的变化将会导致国民收入出现多倍的变动,这个倍数就是乘数。读者应清楚各类乘数的取值,同时还要明确乘数发挥作用的限制条件。
基本概念:
1.萨伊定律:法国经济学家萨伊于1803年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提出了供给会自动创造出需求的观点。他认为:任何生产活动创造出参与该产品生产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收入一部分作为消费,一部分作为储蓄。任何储蓄起来的收入又可以为了赚取利润而作为投资,这样储蓄与投资总是相等的。供给为了获得收入,而供给最终创造了需求。
2.有效需求:凯恩斯把总需求函数和总供给函数的交点处的需求量称为有效需求,并认为有效需求决定了国民收入和就业量。经济学中通常把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看作有效需求。
3.消费函数:在决定人们消费的众多因素中,假定除收入外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则人们的消费支出是其收入的函数,消费随收入变化而变化,记作:C=C(Y)。
4.消费倾向:又称平均消费倾向(APC),指人们的消费支出在其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5.边际消费倾向:收入每增加一单位时消费的增加量。边际消费倾向数值为消费函数的斜率,通常记作MPC。
6.储蓄函数: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中,假定其他影响储蓄的因素不发生变化,储蓄被视为是收入的函数,这就是储蓄函数。
7.平均储蓄倾向:储蓄金额占收入的比重。
8.边际储蓄倾向:收入每增加一单位时储蓄的增加量。边际储蓄倾向表示为储蓄函数的斜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