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柘城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

(2)由于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y,所以(+1)+y+(﹣2)×3=0,解得y=+5,所以硝酸的化学式中标出氮元素的化合价H

O3.

(3)根据硝酸见光易分解的性质可知:实验室里保存硝酸时应注意避免光照,常温保存. 故答案为:(1)O2;(2)H

O3;(3)避免光照,常温保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12分) 17.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2H2+O2(2)水通电分解 2H2O2H2O ;

2H2↑+O2↑ ;

(3)锌与稀硫酸反应 Zn+H2SO4=ZnSO4+H2↑ .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进行分析; (2)根据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进行分析; (3)根据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进行分析.

2H2+O2【解答】解:(1)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

2H2O;

2H2↑+O2↑;

(3)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故答案为:(1)2H2+O2(2)2H2O

2H2↑+O2↑;

2H2O;

(3)Zn+H2SO4=ZnSO4+H2↑.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然后找出反应物、生成物,最后结合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

18.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该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通常可采用三种方法,它们分别是 升高温度 、 增加溶质 、 蒸发溶剂 .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极少数数物质可以采用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的方法,使其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结合溶解度曲线进行分析.

【解答】解:大多数物质可以采用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的方法,使其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由曲线可知,该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故答案为:升高温度、增加溶质、蒸发溶剂.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对不饱和溶液向饱和溶液的转换.

19.通过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你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用BC组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 ;

(2)若用F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气体CO2,应当 a 端通入.

(3)检验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b插入盛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微热圆底烧瓶,若烧杯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冷却后,b有水柱生成即可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收集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

(3)根据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原理就是封闭式的物体在内壁受压的情况下,是否有漏气现象,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

(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F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气体CO2,应当a端通入; (3)装置B的气密性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b插入盛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微热b有水柱生成即可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圆底烧瓶,若烧杯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冷却后,故答案为:(1)2H2O2(2)a;

(3)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b插入盛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微热圆底烧瓶,若烧杯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冷却后,b有水柱生成即可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四、综合题(共11分)

20.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2H2O+O2↑;

(1)常溫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 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在常温下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 ;

(2)图②单质与图③单质物理性质不相同的原因是 碳原子排列方式 ; (3)C为+4价,C1为﹣1价,由C和C1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CCl4 ;

(4)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⑤所示的转化关系.X是有毒气体,Y 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X的化学式为 CO ;

②Y与石灰水及应生成Z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

③气体X、Y中所含元素相同, 但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其原因是 两者的分子结构不同 ;(5)实验室若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若要制取44克二氧化碳气体.计算:要含碳酸钙80%的大理石多少克?

【考点】碳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鉴别、推断;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1)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含义回答,根据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分析回答;

(2)根据常见的碳单质的结构分析回答,金刚石的碳原子的排列是空间网状结构,石墨的碳原子的排列是层状结构,C60的碳原子的排列是由60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根据变化的实质、结构决定性质以及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3)根据化合价原则,由化合价会写出化学式;

(4)根据X是有毒且不溶于水的气体,所以X就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点燃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Y就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石灰水会生成碳酸钙和水,Z和盐酸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Z就是碳酸钙,将推出的物质验证并分析问题即可;

(5)可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碳酸钙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列出比例式进行求解碳酸钙的质量,然后利用质量分数求出大理石的质量.

【解答】解:(1)由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可知,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碳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其变化;

(2)由碳单质的结构可知,图②的碳原子的排列是空间网状结构,具有这种结构的单质的名称是金刚石;图③的碳原子的排列是层状结构,具有这种结构的单质的名称是石墨;图④由60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具有这种结构的单质的化学式是C60;石墨和金刚石二者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决定了物理性质不同;

(3)由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知,C为+4价,Cl为﹣1价,由C和Cl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Cl4.

(4)①X是有毒且不溶于水的气体,所以X就是一氧化碳(CO)氧化碳和氧气点燃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Y就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石灰水会生成碳酸钙和水,Z和盐酸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Z就是碳酸钙,经过验证各种物质都满足要求;

②Y转化为Z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方程式为:CO2+Ca(OH)

2=CaCO3↓+H2O;

③从推导可知X是一氧化碳,Y是二氧化碳,都含有碳、氧两种原子,但两者的分子结构不同,所以其性质也不同;

(5)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44g

解得:x=100g x=100g

需要大理石的质量是:

=125g;

故答案为:(1)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在常温下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2)碳原子排列方式;(3)CCl4;(4)①CO;②CO2+Ca(OH)2=CaCO3↓+H2O;③两者的分子结构不同;(5)125g.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