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答题技巧(1)

七年级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答题技巧(1)

一、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春天的心

①早春的一个中午,煦风微送,晴空万里。阳光,正让人有些惊喜地倾泻而下,暖暖地照在每个人的身上。

②公园里,一大片迎春花正在率先辉映着和风暖阳的呼唤,一面夸张地宣扬身姿,一面吐放着鹅黄娇嫰的花朵,把一根根缠绵的枝条尽情地往四下里仲展,向春天的深处伸展。 ③我忍不住了,就用手里的摄像机,记录这早春的时刻。

④不知什么时候,竟涌过来一大帮十几岁的孩子,他们一来到这片迎春花前面,立刻像兴奋的小鸟儿,一下子就钻进了迎春花丛中。有的使劲儿唤着花朵,有的把脸埋进了迎春花的枝条里面,他们完全陶醉了。

⑤冷不丁地,一个男孩子跑到我面前,对我说道:“叔叔,你能不能为我们录一段像?”看到他脸上的期待,我点了点头,准备为他们录像。可就在这时,却见一个女孩子走到他面前,小声地说了几句话,随后,就见那个男孩子皱着眉头想了想,又和其他几个孩子悄悄地说着什么。然后,那个男孩子大声对其他孩子说道:“叔叔摄像机里面的电不多了,为了能够快些录完,咱们就来一种新颖的方式,围着迎春花跳着跑一圈儿怎么样?”他的话刚说完,刚才那个女孩子就和另外几个孩子热烈响应起来。于是,那帮十几岁的孩子就排成一队,手牵着手,围着那片迎春花,整齐而有节奏地微微弯下身体、并起双脚跳着跑。 ⑥我一边给他们摄像,一边纳闷儿:这些孩子怎么了?我并没有跟他们说摄像机里电不多了呀,况且,就算是要快些摄完的话,他们围着迎春花跑一圈儿就可以了,可为什么要并着双腿跳呢?

⑦当我为那些孩子摄完像,并将录像带交给他们后,他们向我致了谢,一起向公园里别的地方走去。可是,这个时候,我却突然发现他们当中的一个女孩子,走路竟然一跛一跛的。她,是个残废孩子。

⑧我一下子就明白过来:原来,刚才那些孩子之所以要并起双脚,围着迎春花跳着跑,是为她,是为了让她和他们一样,在这如画的春天里留下一个完美的记忆。

⑨那一刻,看着那些孩子离去的身影,我忽然感到:其实,这早春里最美的景色并不是那些迎春花,而是这些灿烂纯真的孩子,他们就是春天的心—一就是那轮春天的太阳,明亮、温暖,向四周散发着光芒。

(选自《读者》,有改动)

(1)读完全文,你感受到作者所说的“春天的心”是一颗怎样的“心”? (2)文章第①②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文中有许多词语的运用都非常具有表现力,请你对第④段划线句中的“钻”字进行赏析。

(4)第⑤段中,你认为那个小女孩向小男孩说了什么?那个小男孩皱眉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春天的心是一颗纯真的心,是一颗仁爱的心。(言之成理即可)

(2)文章第①②段景物描写既写出了温暖、美丽、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早春景色,又用景

物描写来衬托下文孩子们春天般的美好心灵。

(3)“钻”这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孩子们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也表现出了孩子们的活泼可爱。(言之成理即可)

(4)小女孩提醒小男孩,摄像时不能伤害那个有残疾的女孩的心。小男孩皱眉是在想主意,活动的形式既要让大家一起开心地玩,又要不露声色让那个有残疾的小女孩留下对春天的美好记忆。 (此题要根据情境进行想象)

【解析】【分析】(1)文章叙写了一群孩子为了不让有残疾的孩子心灵受到伤害,决定用跳的方式围绕着迎春花转圈而拍摄下美好的影像,表现了孩子天真烂漫和有爱心。本题可结合“在这如画的春天里留下一个完美的记忆”和“这早春里最美的景色并不是那些迎春花,而是这些灿烂纯真的孩子,他们就是春天的心”来理解分析作答。

(2)文章①②段描写了天气和景物,既写出了温暖、美丽的早春景色,烘托了温暖的氛围。为下文叙写孩子们的美好心灵做铺垫;用美好的景色来衬托孩子们春天般的美好心灵。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3)语句“不知什么时候,竟涌过来一大帮十几岁的孩子,他们一来到这片迎春花前面,立刻像兴奋的小鸟儿,一下子就钻进了迎春花丛中”中的“钻”字,准确而传神地写出了孩子们对迎春花、春天的喜爱之情,也写出了孩子们的天真、活泼和可爱。据此理解分析作答。(4)从文章中的“我一下子就明白过来:原来,刚才那些孩子之所以要并起双脚,围着迎春花跳着跑,是为她,是为了让她和他们一样,在这如画的春天里留下一个完美的记忆”可知,小女孩应该是提醒小男孩,摄像时不能伤害那个有残疾的女孩的心,要给残疾的女孩留下一个美好的影像;小男孩皱眉是其在想主意的外在表现——用什么方式既要让大家一起开心地玩,又不露声色地让那个残疾女孩留下对春天的美好记忆。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⑴本题考查文章题目的含义,作者在最后一段直接写了出来,抓住重点句子的理解分析。

⑵本题考查了学生文章开头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

⑶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能力。一方面要理解词语的本义,另一方面结合具体语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理解词语所起的表达作用。

⑷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根据下文的情节,可以猜测到小女孩儿向小男孩说的话及那个小男孩皱眉的原因。

故答案为:(1)春天的心是一颗纯真的心,是一颗仁爱的心。(言之成理即可)

(2)文章第①②段景物描写既写出了温暖、美丽、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早春景色,又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下文孩子们春天般的美好心灵。

(3)“钻”这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孩子们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也表现出了孩子们的活泼可爱。(言之成理即可)

(4)小女孩提醒小男孩,摄像时不能伤害那个有残疾的女孩的心。小男孩皱眉是在想主意,活动的形式既要让大家一起开心地玩,又要不露声色让那个有残疾的小女孩留下对春天的美好记忆。 (此题要根据情境进行想象)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章题目的含义,作者在最后一段直接写了出来,抓住重点句子的理解分析。

⑵本题考查了学生文章开头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

⑶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能力。一方面要理解词语的本义,另一方面结合具体语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理解词语所起的表达作用。

⑷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根据下文的情节,可以猜测到小女孩儿向小男孩说的话及那个小男孩皱眉的原因。

2.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乐的日子。

不料有一天,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忽然打起仗来了。这一仗打得非常激烈,从天上一直打到人间,战争的结果,火神胜利了,水神失败了。

失败的水神共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间了,就一头向不周山撞去。这一撞不打紧,他自己倒没有撞死,却闯出了天大的祸事。

原来那不周山,本来是矗立在西北的一根撑天的柱子,经共工这么一撞,把撑天的柱子撞断了,大地的一角也被他碰坏了,世界因此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大灾难。

看吧,半边天空崩塌下来,天上露出些丑陋的大窟窿,地面上也破裂成了纵一道横一道黑黝黝的深坑。山林烧起了熊熊大火,洪水从地底喷涌而来,波浪滔天,使大地成了海洋。同时,从燃着大火的山林里又窜出各种恶鸟猛兽,到处害人,人们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

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受到这么可怕的大灾难,痛心极了,她没法处罚那个捣乱的共工,只得辛辛苦苦地修补残破的天地。

补天这工作真是巨大而艰难呀!可是人类的母亲女娲,为了她心爱的孩子们,一点也不怕艰难和困苦,独自勇敢担负起了这个重担。

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她怕补好的天空再崩塌,便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脚,用来立在大地的四方,代替天柱,把天空像帐篷似的撑起来。柱子很结实,天再没有崩塌下去的危险了。 那时,地上有一条凶恶的黑龙在作怪,女娲便去杀了这条黑龙,同时又赶走各种恶鸟猛兽,使人类不再受禽兽的伤害。

剩下来的只有洪水的祸患没有平息,女娲又把河边的芦草烧成灰,堆积起来,塞住了很大的洪水。

这时候,池水又澄澈得能照见她的影儿,大地也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依着顺序循环,去了又来,该热就热,该冷就冷,一点也不出乱子,神通广大的女娲让人类又能快乐地生活了。

(1)请你给文章拟一个标题。(不超过4个字) (2)天是谁弄破的?他为什么把天弄破了? (3)女娲是怎样补天的?

(4)这段文章所写的内容是真实的吗?它反映了古代人民的什么愿望? (5)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女娲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 (1)女娲补天

(2)水神共工;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仗,水神被打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上,就一头撞向作为撑天的柱子的不周山,柱子被撞断了,天就破了。

(3)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4)不是真实的;它反映了古代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 (5)有爱心,她给了她的孩子伟大的母爱,意志顽强。

【解析】【分析】(1)本文内容主要写共工撞倒不周山之后,女娲补天的故事,所以可拟写为“女娲补天”。

(2)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通读文本内容,在第二至四段中可找到答案,天是水神共工弄破的,因为他和火神祝融打仗,被打败后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上,就一头撞向作为撑天的不周山,因此天就破了。

(3)文中描述的句子是:“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4)本文为创世神话,神话是民间文学的一种。远古时代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包括神鬼的故事和神(鬼)化的英雄传说。其产生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它是一种精神寄托、人类的向往和宗教的实化展现,对后世的文学艺术有深远的影响。根据这一文体知识可知本文的内容是不真实的,它主要反映了古代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

(5)本题考查人物精神的概括。女娲在看到天地发生变化后,不辞辛苦的补天,目的是为了让她所创造的人类能过上快乐的生活,可见她是一个有爱心,且意志顽强的人,她身上的这种高贵的精神正是我们应学习的。 故答案为:(1)女娲补天

(2)水神共工;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仗,水神被打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上,就一头撞向作为撑天的柱子的不周山,柱子被撞断了,天就破了。

(3)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4)不是真实的;它反映了古代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 (5)有爱心,她给了她的孩子伟大的母爱,意志顽强。

【点评】⑴本题考查标题的拟写。文章的标题一般是内容的概括,或是点明主旨的关键词句;

⑵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分析、提取这类题,做题时,应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恰当取舍,避免有所偏颇或答非所问;

⑶文段中有对女娲补天过程的描述,找出后用原句作答或是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都可以; ⑷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本文的文体,远古时代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包括神鬼的故事和神(鬼)化的英雄传说。其产生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它是一种精神寄托、人类的向往和宗教的实化展现,对后世的文学艺术有深远的影响;

⑸本题的考点是人物形象描写与分析。 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