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7-2020) - 图文

扬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7-2020)(规划文本)

文本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总 论 .................................................................................................. 1 规划目标 .............................................................................................. 2 交通发展战略 ...................................................................................... 3 对外交通规划 ...................................................................................... 5 物流发展规划 ...................................................................................... 8 道路网络规划 ..................................................................................... 11 慢行交通规划 .................................................................................... 15 公交规划文本 .................................................................................... 17 静态交通规划 .................................................................................... 21 客运枢纽规划 .................................................................................... 25

第十一章 近期建设规划 .................................................................................... 27 第十二章 附则 .................................................................................................... 31

扬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7-2020)(规划文本)

图 件 目 录

图01 城市区位图 图02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 图03 市域公路网现状图 图04 市域公路网规划图 图05 市域铁路网现状图 图06 市域铁路网规划图 图07 市域航道网现状图 图08 市域航道网规划图

图09 市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整合图 图10 一体两翼综合交通系统规划整合图图11 疏港交通规划图 图12 主城区现状用地图 图13 主城区规划用地图 图14 主城区空间发展结构图 图15 主城区干道网现状图 图16 主城区干道网规划图 图17 主城区快速路节点控制图 图18 主城区现状公交线路图 图19 主城区大容量公共系统规划图

图20 主城区公交枢纽规划图 图21 主城区公交停车保养场规划图 图22 主城区公交首末站规划图 图23 主城区公共停车场布局规划图 图24 主城区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图 图25 老城区步行交通系统规划图 图26 老城区步行交通系统规划图 图27 市域物流园区规划图 图28 主城区货运通道规划图 图29 主城区道路网络近期建设规划图 图30 主城区近期公交优先规划图 图31 主城区近期公共停车场规划图 图32 远景一体两翼规划用地概念图 图33 远景一体两翼快速路网规划概念图图34 远景一体两翼轨道线网规划概念图图35 主城区旅游交通网络规划概念图

1

扬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7-2020)(规划文本)

第一章 总 论

第1条 规划目的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扬州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经济和交通一体化发展,促进扬州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编制《扬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7-202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 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

2、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1995

3、 《关于加强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苏建规[2005]193号),2005 4、 《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2003 5、 《江苏省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导则》,2005

6、 《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汇编(2006-2010)》,2006 7、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2006 8、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建规[1994]533号),1994 9、 其他上位相关规划

第3条 指导思想

1、 遵循科学发展观,发展与保护并重,构建支撑城市个性,体现符合扬州形态特征、

资源条件、城市特色的发展战略与交通模式。

2、 坚持交通与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理念,预留弹性,以交通引导城市

开发、支持产业和城市经济发展。

3、 坚持以人为本,引入绿色交通理念,倡导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综合交通体

系。

4、 坚持统筹区域交通协调发展,整合共性,统筹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 5、 加强规划的协调性与可操作性。

第4条 规划范围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和主城区两个层次。市域范围为扬州市行政辖区范围,包括扬州市区、仪征市、江都市、高邮市和宝应市,总面积约6638平方公里;主城区范围为润扬大桥北接线、西北绕城公路、廖家沟-大运河以及长江围合而成的范围,总面积约252平方公里。

第5条 规划年限

基年:2006年; 近期:2010年; 远期:2020年; 远景:展望x年。

1

扬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7-2020)(规划文本)

第二章 规划目标

第6条 交通发展愿景

根据未来扬州市城市发展目标、职能和城市性质的定位,规划扬州市交通发展愿景为: ——构建一个支撑一体两翼协调发展、历史传承与现代运输交相辉映的和谐交通体系!

第7条 远期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构建新交通系统,面向城市空间拓展和港口发展要求,构筑内外畅达、集约高效、融入区域一体化的综合客货运输体系,以满足城市自身不断增长的客货运输需求和不断提高的运输服务质量要求,同时引导城市交通走上结构和谐、生态集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目标特征

(1)内外畅达:建成多方式协调发展、高度发达、利于承接区域经济圈辐射和辐射苏北的区域交通系统,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2)结构和谐: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组织有序的道路交通设施与运行系统; (3)生态集约:选择和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交通体系,促进生态城市建设。

第8条 近期发展目标

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城市交通网络优化升级,港城交通更为快速便捷,交通运行顺畅有序,交通结构和交通出行环境明显改善。

第9条 规划指标

表1 远期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指标

目 标 主要规划指标 ? 以人为本,构建“31335”通达指标:扬州与长三角中心城市3小时通达;市域范围内1小时可以通达各主要城镇;一体两翼沿江发展区30分钟通达;内外 主城区内85%单程出行时耗控制在30分钟以内;主城区居民5分钟到达公畅达 交车站。 ? 主城区主次干道网密度达到2.5-3.0km/km2,道路网(含支路)面积率达到15-20%。 ? 主城区干道网高峰小时路段平均车速不低于25km/h。 ? 构建公交导向、步行优先,各种交通方式平衡发展、相互尊重、有机相融的交通结构。其中公共交通和步行交通分担率将分别达到24-26%和22-24%。 ? 路网结构合理,间距适当,利于交通运行组织。 结构 ? 道路交通设计人性化,保障慢行交通的舒适与安全。 和谐 ? 规划轨道交通、BRT及公交专用道实施到位。 ? 建立涉及到民生的公交票价、出租车票价等听证制度,保证公交优先的低票价政策。 ? 万车交通事故率低于10起/万车/年。 ? 万车交通事故死亡率低于3人/万车/年。 集约 ? 单位车辆每百公里能源消耗下降20%以上。 生态 ? 主城区公交300m站点覆盖率达到70%以上。 ? 道路两侧大气CO/NOx浓度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噪声Leq低于60dB。

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