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宏观经济学所关心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它研究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行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行,涉及的内容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总产量、就业水平和其他经济总量的决定。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问题: 1) 实现充分就业的问题
2) 防止和抑制通货膨胀的问题 3) 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问题 4) 经济增长问题
5)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问题 6) 宏观经济政策及其效果问题
2.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微观经济学是关于单个厂商、消费者个人或家庭经济活动的研究,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则是经济总体情况与趋势。二者是个别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很多情况下,微观经济变量加在一起,就可以构成相应的宏观经济变量,众多同类微观经济问题的总合也可能构成宏观经济问题。有些情况下却不能把个别的经济变量简单加总起来,直接等同于整体经济变量。在有些场合,经济总量和经济个量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规律性。
3.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
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2) 经济理性主义的假定 3) 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4) 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 5) 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
6) 事前变量分析与事后变量分析
4.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些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
理论联系实际,尤其在分析中国经济现象时,一定要注意中国国情。不要盲目崇拜西方经济理论,这些理论建立的基础是西方几百年的西方式的市场经济,其中有许多不适用中国实际的方面。不要滥用西方经济学;不要盲目相信中国的某些经济学家的一些言论。(仅供参考)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1.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为什么总收入总是等于总支出?
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而进入市场的每一笔交易都有两方:买者和卖者。某个买者的支出是某个卖者的收入,同一笔交易对经济的收入和支出做出了相同的贡献。因此,对一个经济整体而言,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和用于购买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的总支出是相同的,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2.下列项目是否应计入GDP?为什么?
(1)政府转移支付支出
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收入从一些人或一些组织转移到另一些人或另一些组织,并没有用于交换现期生产的物品和劳务。转移支付改变了家庭的收入,但并没有反映经济的生产。由于GDP要衡量来自物品和劳务生产的收入和用于这些物品和劳务生产的支出,所以,转移支付不应计入GDP。
(2)购买一套二手房
GDP衡量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价值,二手货的出售不能包括在内。 (3)购买股票与债券
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产权转移,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因而不属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活动,也不能计入GDP。
(4)购买一块地产
土地不是最终产品,购买土地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不是投资活动,不能计入GDP。
3.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为什么只计算对最终产品而不计算对中间产品的支出?
中间产品在生产最终产品的过程中被消耗掉。在测度GDP时只包括最终产品的价值,不包括中间产品的价值。因为,中间产品的价值已经包括在最终产品的价值中了,如果把中间产品的价值加在一起测度GDP,就会出现重复计算。
4.试述GDP、GNP、NDP、NI、PI和DPI之间的关系。
GNP+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GDP=NDP+折旧 NI=NDP-间接税
=工资+利息+租金+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公司利润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利息调整 DPI=PI-个人所得税
5.在统计中,社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