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课题材料全集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调查问卷(前测)

同学们,数学是我们亲密的伙伴,每天我们都要学习它。下面是一些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问题,希望你们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给老师提供有益的帮助。 1.你愿意老师向你发问吗?( )

A 非常愿意 B 勉强愿意 C 无所谓 D有时愿意 E不太愿意 F 很不愿意

2.你愿意老师什么时候向你发问?( ) A 我举手时 B 我自信的抬头时 C我犹豫时

3.课堂提问这种教学形式会帮助你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能力吗? ( ) A非常有帮助 B 比较有帮助 C不清楚 D帮助不大 E 完全没有帮助

4.老师提出的问题很简单,大多数同学都会,你愿意举手作答吗? ( )

A非常愿意 B比较愿意 C看情况再说 D不太愿意 E极不愿意 5.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你不知该如何作答,这种情况常见吗? ( ) A很常见 B有时有 C不清楚 D不太常见 E没有过 6.如果你作出的答案完全错误,老师批评了你,你还愿意继续回答问题吗?( )A非常愿意 B比较愿意 C 看情况再说 D不太愿意 E极不愿意

7.老师提出问题后,立即就叫你起来回答,这种情况常见吗?( ) A没有过 B不太常见 C 不清楚 D有时有 E很常见 8.如果老师的问题你回答对了,老师如何评价?( ) A大加夸奖 B稍微夸奖 C重复一遍正确答案 D不作评价

9.如果你对问题的回答是错误的或者是不全面的,老师对你如何评价?

25

( )

A启发引导你得出正确答案 B不作评价,叫下一个同学回答 C稍微批评 D大加批评

26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调查问卷结果

分析报告

为进一步推进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提高数学教学工作的效率,我面向我班学生开展了此次问卷调查的活动。希望通过调查,能够比较全面和客观地了解我校学生对数学教学的感受,如学生爱上什么样的数学课,学生了解多少数学课外知识等,也向广大学生征求推进趣味性教学的意见。问卷共包含九道题目,全部为单项选择题。 本次问卷调查在六年级随机抽取了40名同学参与调查,问卷由学生独立填写,不要求署名。问卷于当日收回。回收率为100%。之后我对问卷进行了认真的逐项统计,并进行了结果分析。 数据统计结果和分析

1、你愿意老师向你发问吗?

分析:调查结果:10%非常愿意,70%有时愿意,20%不愿意。通过这一项调查,我发现学生对老师提问还是比较喜欢的,这可能因为小学知识很容易使孩子的成就感得到满足,从而也能得到家长的赞赏,这样周而复始,孩子渐渐的就喜欢上了数学,可以说此时的孩子喜欢数学只是表象,孩子真正喜欢的是来自于家长的赞赏,因此,做为老师此时的任务就是不断增加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使表象的喜欢转化成内心的喜欢。

2、你愿意老师什么时候向你发问?

分析:调查结果:60%我举手时,25%我自信的抬头时,15%我犹豫时。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孩子对上课回答问题还是比较喜欢,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3、课堂提问这种教学形式会帮助你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能力吗?

27

分析:调查结果:20%非常有帮助,65%比较有帮助,15%不清楚。由此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课堂提问对孩子们的影响,孩子被提问的越多,就对数学越感兴趣。这一结果同时也提醒老师也要多在课堂上提问学生,为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打牢基础。

4、老师提出的问题很简单,大多数同学都会,你愿意举手作答吗?

分析:调查结果:40%非常愿意,50%看情况再说,10%极不同意。从百分比上我们可以看到,了解数学家的故事 可以有多种渠道,课外读物、媒体、网络、老师的讲述等,因此不知道的也就很少了。 5、数学课堂中,自己动手活动的时间:

分析:调查结果:40%充分,40%较充分,20%不充分。在课堂上老师留给学生动手活动的时间是一样的,之所以孩子给出的结果不一样,是因为孩子自身在数学上的发展不一样,也就是说学生的个体差异是确实存在的,老师应该正视这一点,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6、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怎么样?

分析:调查结果:5%很多,30%不太多,65%不多。本题的结果又呈现出很高的一致性,95%的学生认为教师布置的作业不是太多,甚至根本就不多,这说明孩子对数学是比较感兴趣的,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学生乐在其中,就不会感到做作业也是一种负担,是一种压力。

7、你认为只有在数学课上才能学到数学知识吗?

分析:调查结果:60%是,40%不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说明知识的来源并非只有一个渠道,数学也不例外,但是,对于思想单纯的小学生来说,还是大部分学生认为,学知识就要在课本上学。 8、你认为现在上数学课感觉如何?

28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