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原理课后答案-王建昕-帅石金-清华大学出版社

1-186135Q-1四冲程柴油机的冲程s=140mm,在发动机转速n=2200r/min时的机械效率为?m =0.75,有效输出功率Pe=154kW,有效燃料消耗率为be=217g/(kW·h)。已知柴油机低热值为Hu=42500kJ/kg。求此时发动机的pme、Ttq、Pm、?et和Wi各值。 解:

1-19一台6缸四冲程柴油机(缸径D=102mm;冲程s=125mm),在全负荷时的台架测量结果如下:21.22 s内消耗燃料体积200 cm3,燃料密度0.83 kg/dm3;30.1 s内消耗空气体积5m3;环境空气压力0.1 MPa;环境空气温度300 K;有效转矩424 N·m;发动机转速2650 r/min;机械损失平均压力0.1758 MPa;柴油低热值42500 kJ/kg。计算该测试条件下: (1)燃料体积流量和质量流量; (2)空气体积流量和质量流量; (3)有效功率Pe;

(4)有效燃料消耗率be和有效热效率?et; (5)指示燃料消耗率bi和指示热效率?it。 解:

Pv?RT100000?8.314?300???1.16kg/m3(1)燃料体积流量:200/21.22?3600?33.9L/h燃料质量流量:0.83?33.9=28.1kg/h(2)空气体积流量:5/30.1?3600?598m3/h空气质量流量:1.16?598=693.7kg/h(3)Pe?Tn?424?2650?3.14?2/60?117.6kW(4)be?B28.1?1000??1000?238.9g/kWhPe117.636000003600000??0.355beHu238.9?4250030?Pe30?4?117.6??0.8875MpainVs6?2650?1

?et?(5)pme??m?0.8875?0.8350.8875?0.1758bi?be??m?0.835?238.9?199.4g/kWh?it??et/?m?0.355/0.835?0.425

1-20一台排量为4.6 L的四冲程V8汽油机采用了断缸技术,当功率需求减小时,切换成2.3

5

L排量的V4工作模式。该发动机在转速为1750 r/min时,采用V8工作模式,此时发动机的充量系数为0.51,机械效率为0.75,空燃比为14.5,发出的有效功率是32.4 kW。发动机在更高的转速下切换成V4工作模式时,充量系数为0.86,机械效率为0.87,空燃比为18.2。假定不同转速下的指示热效率相同,且燃烧效率为100%,空气是在20℃和0.1MPa的条件下吸入气缸的。计算:

(1)1750 r/min时,V8工作模式的进气质量流量(kg/s); (2)1750 r/min时,V8工作模式的燃料消耗质量流量(kg/s); (3)1750 r/min时,V8工作模式的有效燃料消耗率(g/(kW·h));

(4)V4工作模式发出与V8工作模式相同有效功率所需的转速(r/min); (5) 上述V4工作模式时发动机的有效燃料消耗率(g/(kW·h))。 解:

(1)根据pv=nRT,有以下关系式

(2)

(3)

(4)

因为只是热效率相等,所以:

(5)be*0.75/0.87=268g/kW.h

第二章

2-1 缸内工质是从哪几个方面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及其燃烧模式的? 解:(1) 工质的各种热力参数—质

(2) 燃料热值(可燃混合气的热值)—量

6

(3) 燃料的理化特性—不同工作方式 (4) 燃料的组份—燃烧和排放

2-2 什么是发动机的常规燃料和代用燃料?代用燃料是如何分类的?为什么要加强代用燃料的研究和应用?

解:常规燃料:汽油、柴油。

代用燃料:除石油汽油、柴油以外的烃类/醇类/醚类/酯类/氢气等燃料;分类详见表2-1。 加强代用燃料研究主要出于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考虑。

2-3 醇、醚和酯类燃料都是含氧燃料,它们的分子结构各有什么特点?分别列出1~2种常用的醇、醚和酯类代用燃料及其燃烧模式。

解:醇类是烃类物质中的氢被羟基取代的产物。常见醇类燃料有甲醇和乙醇。因其辛烷值较高,一般为点燃;

醚类物质是两个烃基通过氧原子连接起来的化合物。常见醚类燃料为二甲醚,其十六烷值较高,一般为压燃;

酯类物质是烃类物质中的氢被羧基取代的产物。常见酯类燃料为生物柴油,其十六烷值较高,一般为压燃。

2-4 分子结构相同的烃燃料,其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多少对发动机的性能有何影响?原因何在?

解:C越多,化学稳定性差,着火温度低,易自燃;但物理稳定性好,不易气化。因为高C烃结构庞大冗长,易于裂解;但相对分子量较大,不易气化。

2-5成分相同但分子结构不同的烃燃料对发动机的性能有何影响?原因何在? 解:(1)链与环— 环化学稳定性好,不易自燃;

(2)直链与支链(或正烷与异烷)—支链(异烷)的化学稳定性好,抗爆好(如正庚烷C7H16和异辛烷C8H18的辛烷值分别为0和100);

(3)单键和多键—多键非饱和烃不易断链,不易自燃,但安定性差,贮存中易氧化结胶(如烯烃)。

2-6 为什么对压燃式柴油机是优良的燃料,对点燃式汽油机则一般是不良的燃料?综合考虑发动机的动力、经济性和排放要求,理想的汽油和柴油应由何种结构和成分的烃燃料组成?

解:因为柴油机燃料一般有较高的十六烷值以便压燃,高十六烷值意味着容易自燃,如果应用在点燃式汽油机上,会引起严重的爆震,造成发动机性能及寿命下降。汽油机使用的燃料要求有较高的辛烷值,以抑制爆震产生。另外柴油燃料一般不易气化,不利于火焰传播,会造成排放升高。从何考虑发动机的各种性能,理想的柴油机燃料应由碳原子数为16左右的直链烷烃构成,而汽油机燃料应由碳原子数为8左右的异构烷烃或环烷烃构成。

2-7 正十六烷与α-甲基萘的十六烷值分别为多少?为什么两者的着火特性有显著差别? 解:十六烷值CN = 100,自燃性很好; α-甲基萘 CN = 0,自燃性很差。其着火特性与C原子数密切相关。

2-8 测定辛烷值时,为什么有的燃料的辛烷值会大于100?为什么有的燃料的RON>MON,

7

而有的燃料却是RON

解:说明抗爆性优于异辛烷,若待测燃料比参比燃料更敏感,则RON>MON;反之,RON

2-9 汽油燃料蒸发曲线中,10%,50%,90%馏程的意义是什么?它们对发动机的性能有何影响?燃烧一种终馏点很高的汽油会出现什么结果?

解:10%馏程(T10) — 燃料中含有轻馏分的大概数量,反映汽油机的冷起动性。

50%馏程(T50) — 燃料的平均蒸发性能,反映汽油机的工作稳定性。 90%馏程(T90) — 燃料中的重质馏分含量,反映汽油机燃烧完全性。 EP高,易积碳,加剧磨损,烧机油。

2-10 什么是燃料的饱和蒸气压?汽油饱和蒸气压的过高和过低分别会对发动机性能带来什么影响?

解:饱和蒸气压:在规定条件下燃油和燃油蒸气达到平衡状态时,燃油蒸气的压力。

蒸气压过低,发动机冷起动性能差,混合气形成速度慢,不利于燃烧。

蒸气压过高,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易产生蒸发损失,着火的危险性大;也容易在燃油供给系统中形成“气阻Choking”。

2-11 芳烃和烯烃是理想的高辛烷值汽油组分,为什么在汽油标准中却要限制它们的含量? 解:(1)烯烃是汽油提高辛烷值的理想成分。但是由于烯烃有热不稳定性,导致它易形成胶质,并沉积在进气系统中,影响燃烧效果,增加排放。活泼烯烃蒸发排放到大气中会产生光化学反应,进而引起光化学污染。

(2)芳烃通常是汽油的高辛烷值组分,具有高能量密度。但是,芳烃会导致发动机产生沉积物,增加尾气排放,包括CO2。

2-12 为什么随着燃料品质等级的提高,燃料中硫的含量呈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

解:硫天然存在于原油中。硫可明显地降低催化转化器中催化剂的功效,同时在高温条件下对氧传感器造成不良影响。高硫燃油会使车载诊断系统(OBD)失灵,使催化转化器监控装置发送错误的诊断码,并向司机发出错误的故障信号。

2-13 常规汽油机和柴油机在混合气形成、着火和负荷调节三方面有何差异?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1)混合气形成方式不同:

汽油—易气化,缸外低压喷射蒸发,与空气形成预制均质混合气

柴油—难气化,缸内高压喷雾成细小液滴,与空气形成非均质(分层)混合气 (2)着火及燃烧方式不同:

汽油—难自燃,易点燃(SI),用高压电火花点燃预混燃烧,火焰传播。可在?a =1的条件下完全燃烧

柴油—难点燃,易压燃(CI),扩散燃烧,即边喷-边混-边燃,为了完全燃烧,必须?a >1.2 (3)负荷调节方式不同:

汽油机—预混合,?a基本保持不变,量调节

8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