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发芽》实验设计

《种子发芽》实验设计

教材与学情分析:

《种子发芽》这一课是鄂教版四年级下期第一单元第2课。“种子发芽”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活动中教师要给足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研究的准备,培养学生对生命现象长期观察的素养。它仅靠课堂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适当的根据需要把某些研究延伸到了课外。 教学目标:

1、了解设计实验,知道种子在条件适宜时就会发芽,新的生命就会开始生长。

2、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学习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3、了解种子的各个部分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培养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观察蚕豆种子的构造与各部分的作用,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经历设计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的过程,形成对比实验的科学思维。

教学准备:若干粒蚕豆种子、两张标签、若干纸巾、两个干净的塑料种植杯、实验计划表、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活动:请吃蚕豆,你知道刚才老师给你吃的是什么,看见过没加工之前的样子?

(2)、你知道蚕豆它属于种子还是果实?出示蚕豆植株,认识蚕豆种子。观察种子的结构。

(3)、你知道蚕豆种子要经过怎样的生长过程才能变成豆苗呢?

(要经过生根、发芽,长高长大生长过程,从中我们知道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板:种子发芽) (4)、给你一颗蚕豆种子你能让它发芽吗?蚕豆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呢?

2、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师:需要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摘录板书:土壤、浇水、温度、阳光、空气等)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1、铺设疑点。

师:这是一颗完好的蚕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我们不能随意猜测,要有科学的论断呢?怎样的实验办法可行呢?

板:实验方法。 2、教师讲解。

师:像这样实验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它条件相同,只改变对照组其中某一个条件,我们把这种实验方法称为对比实验。(板:对比实验) (1)选择蚕豆发芽是否需要土壤作实验。

(2)学生猜想结果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3)师生互谈。

师:如果两组的蚕豆都发芽了,说明(生:蚕豆发芽不需要土)。如果实验组发芽,对照组没有发芽,说明(生:蚕豆种子发芽需要土)

(4)小结:在实验求证时,要做到公平。 3、出示实验计划表。

师生共同研究完成这张实验计划表,(板:制表过程)屏幕出示实验计划表并完成。 4、分组汇报交流。

师:蚕豆发芽必须哪些条件呢?你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研究问题,完成一张实验计划。(教师发给每人每份实验计划表)

三、观图了解实验过程。 1、分析及分解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盒;

(2)把纸巾折成同实验盒的格子一样大小的厚块,嵌入格子里;

(3)往纸巾上滴水;

(4)用手按出一个小洞种进蚕豆。 2、实验注意事项:

(1)每个盒内要有3粒以上的蚕豆; (2)给盒子标好编号。

四、布置实践作业和下节课内容提示。

1、鼓励学生回家认真完成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2、教师指导学生说清楚实验方法和过程。

3、教师指导学生要明确观察什么,要预测蚕豆种子发芽变化的过程,并且猜测蚕豆发芽变化的时间。

4、教师采取多种形式的检查和督促学生做好这个实验。 5、发给每人每份实验记录表。可对学生按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表。(例如水组、光组、土壤组等)

五、板书设计。 种 子 发 芽

土壤 浇水 温度 阳光 空气 实验方法:对比实验 实验计划表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