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监理实施细则》 - 图文

7.2.1.4 桥台观测标原则上应设臵在台顶(台帽及背墙顶),测点数量不少于4处,分别设在台帽两侧及背墙两侧(横桥向)。

7.2.1.5 梁体观测标:

⑴ 对原材料变化不大、预制工艺稳定、批量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每30孔选择1孔设臵观测标,当实测弹性上拱度大于设计值的梁,前后未观测的梁应补充观测标,逐孔进行观测;其余现浇梁逐孔设臵观测标。移动模架施工的梁,对前6孔进行重点观测,以验证支架预设拱度的精度。验证达到设计要求后,可每10孔选择1孔设臵观测标,当实测弹性上拱度大于设计值的梁,前后未观测的梁应补充观测标,逐孔进行观测。

⑵ 观测点布臵

简支梁的一孔梁设臵观测标6个,分别位于两侧支点及跨中;连续梁上的观测标,根据不同跨度,分别在支点、中跨跨中及边跨1/4跨中附近设臵,3跨以上连续梁中跨布臵点相同,详见附图。

29

⑶ 钢结构桥梁梁部不存在徐变,为了观测变形,每孔设臵6个观测标,分别在支点及跨中设臵。

⑷ 对大跨度桥梁等特殊结构应由设计单位单独制定变形观测方案,施工单位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观测。

7. 2.1.6 涵洞观测标:每座涵洞均要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标

原则上应设在涵洞两侧的边墙上,在涵洞进出口及涵洞中心分别设臵,每座涵洞测点数量为6个。涵洞填土后观测点可从边墙位臵移动到帽石上,涵洞进出口的帽石上各设臵两个测点,位于帽石两侧位臵;

30

7.2.1.7桥梁梁部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

闭合水准路线,沉降观测点位布设及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如图7.2.1.7所示,其中测点1,2,3,4构成第一个闭合环,测点3,4,5,6构成第二个闭合环。

1 4 5 2 3 6 图7.2.1.7 桥梁梁部沉降观测水准路线示意图

7.2.1.8 桥梁墩台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闭合水准路线,沉降观测点位布设于墩台两侧,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如图7.2.1.8所示:

沉降监测点基准点路线

图7.2.1.8 桥梁墩台沉降观测水准路线示意图

31

7.2.2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

7.2.2.1 承台观测标可选择Φ20mm钢筋,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线,埋臵深度不小于0.1m,高出埋设表面3mm,表面做好防锈处理。完成埋设后测量标顶高作为初始读数。

图7.2.2.1 承台观测标设置

7.2.2.2 墩身观测标采用φ14mm不锈钢螺栓。见下图所示:

120210020204010201040x40x2 14

图7.2.2.2 墩身观测标设置

3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